打字猴:1.706913392e+09
1706913392 指责无效。
1706913393
1706913394 打服了朝鲜、重创了毛文龙的后金,再无后顾之忧,皇太极的下一个目标:宁远!不过,他特地写了一封信警告袁崇焕,说:“你一面派人来跟我议和,一面又急修城垣,到底是何居心?!上次宁远城冻,掘不能堕,你便自以为得计,遂诈称议和,乘机筑城!这么做,乃是无心和平,一意兵戈之举。纵然你能加固数城,而其他所有城池及田禾,也能尽数都加坚加固吗?”(原文见《满文老档》)
1706913395
1706913396 直到这时,袁崇焕才看清楚了皇太极的阴险嘴脸,叹道:“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准备联合蒙古人,给蒙古人送钱送物,他即攻蒙古人而伐我之交。我准备借朝鲜人替我在后方作为牵制,他攻朝鲜而让我的凭借落空。我准备借和议之机修筑大凌河、锦州以扼其咽喉,其则分入侵朝鲜之兵来阻挠我筑城。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1706913397
1706913398 感慨没有用了,还是先准备好怎么应付后金的新一轮打击吧。
1706913399
1706913400
1706913401
1706913402
1706913403 奏折上的晚明 [:1706909855]
1706913404 奏折上的晚明 三十、宁锦大战:袁崇焕撤职查办的真正原因
1706913405
1706913406 ——宁前兵备袁崇焕题:“若锦失,奴又必以困锦之兵困宁,与中右一路乘胜而下即及关门。彼时罄天下之力与之争于关前,何如及今与之决于宁锦?臣意责令三屯总兵孙祖寿,于蓟镇挑选马步精兵一万五千而任其自择……拼此三万五千人以殉敌,则敌无不克。”(《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1706913407
1706913408 袁崇焕以修建锦州、大凌河、小凌河三城为借口,拒绝发兵救援毛文龙和朝鲜,自称三城修好,就可以收复全辽。结果如何呢?料理了毛文龙和朝鲜,后金军队来了,考验袁崇焕战术理论的时候到了。面对后金军队的围城打援,他急得手足抽筋,口吐白沫,毫无办法。从这儿,只看得到“宁锦大战”,没看到所谓的“宁锦大捷”。又如果说,真有“宁锦大捷”,这大捷是属于劫后余生的毛文龙的吧?!是毛文龙尽出自己有限的兵力袭击昌城、辽阳,迫使皇太极撤军,这才化解了锦州之围,锦州城里的赵率教应该感谢他,袁崇焕也应该感谢他,整个大明王朝都应该感谢他。
1706913409
1706913410 之前,袁崇焕拼命在修挖城池,修城墙,有人问他,你这样修啊修,修出来的都是孤城,如果后金派大军围困这些孤城,那明军该怎么应对?
1706913411
1706913412 袁崇焕颇为自信地说:“逐步而前,更迭进取。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步步活掉,处处坚牢。守关与复地不得分作两截功夫。”(《明熹宗实录》卷八十)
1706913413
1706913414 然而,事到临头,他才发现,自己之前所说,不过是纸上谈兵!
1706913415
1706913416 天启七年五月初六日,皇太极率兵起行,初十傍晚到达广宁,前锋营乘夜进发,攻克明军多处哨所,探清了右屯卫、小凌河、大凌河、锦州等地的所有军情。(《满文老档》)
1706913417
1706913418 十一日,后金军随即发动大规模进攻,皇太极亲率四旗军马进略大凌河一带,“明之大凌河及小凌河驻兵,弃城遁走”(《满文老档》),袁崇焕以牺牲东江和朝鲜为代价所经营的“三城”转瞬间丢失“两城”。
1706913419
1706913420 金兵追杀至锦州城下,四面合围。
1706913421
1706913422 为了打击锦州城内守军的士气,皇太极在锦州城外大肆掳掠人口、牲畜。
1706913423
1706913424 镇守锦州的是总兵赵率教。
1706913425
1706913426 赵率教,字希龙,号明善,祖籍河北蓟阳,高祖父赵升迁居靖虏卫,任指挥佥事。万历十九年(1591年),率教中武进士,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市)都司,后因功多有委用,历任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
1706913427
1706913428 面对气势汹汹的来敌,他并不畏惧,同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力督各营将领沉着应战。
1706913429
1706913430 后金四面扎营,分兵两路,轮番交攻西北二面。一时间,城上城下炮火矢石交下如雨。
1706913431
1706913432 实际上,皇太极鉴于明军火力太猛,并不想一口气地吞下锦州,而是想通过围困锦州来实施“围城打援”的战术,将明发来的援军悉数歼灭于野战中。
1706913433
1706913434 遥想天启初年,努尔哈赤为了拿下一个小小的西平堡,竟然损失了六七千后金士兵的生命,可谓代价惨重。然而,在未攻陷西平堡前,就是这一招简单的“围城打援”,竟将前来救援的几万明军打得落花流水,主将刘渠、祁秉忠、刘征战死,祖大寿仓皇远遁。
1706913435
1706913436 “围城打援”当是后金对付明军的制胜法宝!
1706913437
1706913438 袁崇焕觉察到了皇太极的意图,不由得脊梁骨一阵阵发凉,将所有兵力收缩在宁远一城,至于锦州的生死,只能听天由命了。
1706913439
1706913440 他上书向朝廷解释说:“贼奴围锦州甚为严密,关宁精兵已被贼军拦断两处,贼奴有累胜之势,而我在积弱之余,十年以来战栗畏敌,如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而宁远、松山、杏山、塔山四城为山海关之藩篱,如若宁远有失,则山海关必定震荡,可谓天下安危所系,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远救锦州。”(《明熹宗实录》卷八十四)。
1706913441
[ 上一页 ]  [ :1.70691339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