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19675e+09
1706919675
1706919676 皇帝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商讨这件事,最后形成如下决议:三关之地是大宋固有的领土,没有商谈余地,但可以考虑每年给辽国一些金钱援助。
1706919677
1706919678 为了避免被辽人抓住把柄,皇帝特别吩咐,关于钱财救济之事,不必写在正式的国书上,只让曹利用口头暗示即可。
1706919679
1706919680 皇帝又特别告诫曹利用,割地之事绝不能跟他们谈。曹利用发誓说:“他们若决意贪求,臣绝不活着回来。”他趁机请示皇帝,假如与辽人谈判岁币之事,多少数目可以接受?皇帝回答说:“迫不得已,一百万也可以。”
1706919681
1706919682 曹利用退出宫来,又被寇准叫住,寇准说:“虽然有旨答应百万,若超过三十万,我便杀你头!”
1706919683
1706919684 曹利用与韩杞回到辽军大营后,辽国君臣非常失望,他们不想空手而归,所以再次提出索取关南旧地的要求。曹利用黑着脸表示,割土之事没有任何商谈的余地。他不等辽人恼怒,话锋一转,抛出了一枚糖果说:“北朝既然兴师动众而来,假如希望南朝每年资助些军旅之资,还是可以商量的。”
1706919685
1706919686 萧太后说:“后晋感激我们,送给我们关南之地,后又被周世宗夺去,今天应该还给我们。”
1706919687
1706919688 曹利用回答:“后晋人把地送给你们,周世宗又把地夺回,与我们大宋朝无关。你们每年索要点军费补助,尚不知皇帝是否同意,割地的要求,我根本不敢向皇帝报告。”
1706919689
1706919690 辽国的政事舍人高正冲上前,情绪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率领军队来到这里,本意就是谋取关南之地,假如达不到目的,怎么跟我国人民交代?”
1706919691
1706919692 曹利用针锋相对,说:“我奉命来此,也是为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不过一死了之,而北朝将会因为恣意妄求而遭殃,不仅关南之地得不到,而且兵连祸结,恐怕没有止息了。”
1706919693
1706919694 萧太后与辽主见宋朝的底线强硬,只得让步,答应每年获得财币也可。曹利用松了口气,他推测辽军前有坚城阻挡,后有宋朝十几万大军的威胁,已经失去了耐心。
1706919695
1706919696 双方就岁币的具体数目展开谈判,经过讨价还价,最终确定的数目为: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1706919697
1706919698 辽主让王继忠来见曹利用,说:“南北议和,实是一件美事。辽主年轻,愿以兄长之礼侍奉南朝。”他交给曹利用一封密奏,请求宋帝派亲近使臣带誓书到辽营。
1706919699
1706919700 辽国派右监门大将军姚柬之随曹利用回澶州。曹利用单独去见皇帝,皇帝正在行宫中吃饭,不方便马上召见,就派内侍询问答应给辽国的岁币数目,曹利用说:“这是机密,需向皇帝当面奏闻。”
1706919701
1706919702 皇帝心急,又派一个内侍出来,说:“姑且先说一个大概数目吧。”
1706919703
1706919704 曹利用还是不肯说,只是伸出三个手指头贴在面颊上。内侍入内对皇帝说:“他把三个手指头放在面颊上,该不是三百万吧?”
1706919705
1706919706 皇帝闻言吃了一惊,禁不住脱口而出,说:“太多!”过了一会儿,缓过劲儿来,又自言自语宽慰说:“总算了却一桩事,也罢。”
1706919707
1706919708 当时,行宫的进深比较浅,曹利用听到了皇帝失声说的话,他非常惊恐,进门后连声称罪,说:“微臣答应的银两与绢帛太多了。”
1706919709
1706919710 皇帝问:“到底是多少?”
1706919711
1706919712 曹利用回答:“三十万。”
1706919713
1706919714 皇帝大喜过望,对曹利用赞赏有加,封他为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并赐给他一所位于京师的宅第。
1706919715
1706919716 公元1004年腊月初七,宋朝派西京左藏库使李继昌携带誓书前往辽营,双方正式签订了和平条约。
1706919717
1706919718 一千年前的中国 [:1706917276]
1706919719 应诏入京
1706919720
1706919721 朝廷封给曹利用的忠州刺史,只是个荣誉官衔,东上阁门使才是他的实职。东上阁门使隶属于阁门司,主要负责皇帝朝会、宴饮时的礼仪秩序与外国使节的接待等,为皇帝的贴身侍从官。
1706919722
1706919723 曹利用在京城的工作岗位上平平稳稳干了近三年,只要有辽国的使节前来访问,基本上都由他出面接待。
1706919724
[ 上一页 ]  [ :1.70691967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