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2405e+09
1706924050 尹继伦的判断是对的。耶律休哥确实发现了这支巡逻队,可是他并不攻击。消灭这一千人的小部队,耶律休哥一点兴趣也没有,他的目标是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李继隆部。现在发起攻击,打草惊蛇,因小失大。他本来想,这支宋军小分队一定暗自侥幸死里逃生,辽军数万人马向前开进,他们也不敢折回去汇报敌情。
1706924051
1706924052 可是,我们不能不说,这次耶律休哥真的要栽跟头了。
1706924053
1706924054 因为他猜错了。
1706924055
1706924056 尹继伦把部下召来开会,商量要怎么办。他分析说:“契丹人故意放过我们,一定是要袭击运粮队。我们现在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契丹人若偷袭成功,回过头来就会把我们都生擒;若他们偷袭失败,也会拿我们开刀出气解恨。不管怎么样,到时我等都必死无疑。”
1706924057
1706924058 听到尹大人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可是要怎么办呢?尹继伦继续说道:“于今之计,我们只能走一步险棋了。敌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前方的李继隆军,后防肯定很薄弱。我们跟在他们后面,出其不意袭击其后。若是力战而胜,大家都立大功;若是打败了,我等也不失为忠义之辈。这总比任人宰割,稀里糊涂成为刀下之鬼要好吧。”
1706924059
1706924060 看来尹继伦的口才着实不错,把大家说得热血沸腾,激愤从命。要跟踪辽军并不难,这支巡逻队本来就是搞侦察的,况且敌人数万人马行动,不可能没动静。入夜时分,尹继伦率这一千名兄弟,手操短兵刃,一路跟踪了数十里,来到了唐州徐河。耶律休哥为了抢夺先机,契丹人一晚上行军,没有睡觉。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屁股后面还跟有一小股宋军,同时一夜不睡。
1706924061
1706924062 天色未亮,此时契丹大军距离李继隆只有四五里的距离。耶律休哥吩咐下来,先吃饭,吃完饭后天也差不多要亮了,到时便可对李继隆发起总攻。就在辽军吃饭之际,尹继伦把手下一千人排成行阵,出其不意地猛攻辽军的后方,并斩杀一员大将。辽人一下子被打蒙了,不晓得宋军来了多少人,阵脚大乱。
1706924063
1706924064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支敢死队冲进敌营后,就直找耶律休哥的身影。当时耶律休哥也正在吃饭,一见宋军杀来,把小刀、筷子一扔便走。可就在此时,几名敢死队员已经冲上来,在短兵交战中,耶律休哥手臂受伤,而且还伤得不轻,但他毕竟功夫过人,跳上一匹战马,跑了。
1706924065
1706924066 尹继伦的这次进攻,把辽军计划全盘打乱了,不仅未能先发制人,偷袭李继隆军,反倒被李继隆发现了。这时辽兵营兵戈交错,喊杀声震天,李继隆能不发现吗?此时不冲锋,更待何时?李继隆果断下令,全体士兵集合,杀向辽军。耶律休哥真是阴沟里翻船,被尹继伦这一折腾,整个军队乱了套,此时李继隆的精兵又杀过来,辽军大骇,不战自溃,翻身跃马夺路便逃。这一逃没关系,马踩人,人也踩人,被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这时真是恐慌到了极点,以耶律休哥的声望与统御力,在这里也用不上派场了。
1706924067
1706924068 一场精心准备的偷袭战,就这样泡汤了,耶律休哥不由得仰天长叹,天佑大宋,有什么办法呢?只得全线撤退。想全身而退那么容易吗?要知道李继隆可不是平庸之辈,岂能放过打击契丹的良机呢?他纵马大追,直追到徐河,过了河后又追十来里,俘敌无数。这一战,宋军大败耶律休哥,让辽军付出沉重的代价。
1706924069
1706924070 这场战役的胜利,首先归功于尹继伦,战后他被皇帝提拔为长州刺史,同样照样负责边关巡检任务。尹继伦长期巡逻,风吹日晒的,长得比较黑,契丹人送给他一个绰号,叫“黑面大王”,他们还相互告诫说:“可千万别遇到黑面大王啊。”在尚武的契丹人眼中,尹继伦以一千人的微弱兵力,偷袭数万辽军,那真是勇士中的勇士,英雄中的英雄啊。当然,我们也得肯定李继隆的表现,他能当机立断,把握战机的能力是相当强的,若是他优柔寡断,晚片刻发起进攻,尹继伦这支小分队说不定就被消灭了,那到时鹿死谁手,就难以预料了。
1706924071
1706924072 被视为战神的耶律休哥生平第一次败得这么惨,这对契丹也是一大心理打击。萧太后心里也明白,此时契丹并没有打败大宋的实力。连年的战争,对于宋、辽两国都吃不消,虽然谁也没有主动提出议和,但战争实际上告一段落了。从这一年(公元989年)一直到宋太宗去世(公元997年),宋辽之间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战事。
1706924073
1706924074 北方战争的压力减轻了,可是在帝国西南,一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却悄悄酝酿着。
1706924075
1706924076
1706924077
1706924078
1706924079 宋朝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960-1279 [:1706922611]
1706924080 宋朝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960-1279 十六 盛世危机:王小波、李顺起义
1706924081
1706924082 淳化四年(993),太宗皇帝的统治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帝国看上去风平浪静,谁也没有预见到,一场大风浪就要到来了。
1706924083
1706924084 之所以没人预料得到,是因为风浪来临之前,仅仅只是微波荡漾罢了。这一年二月的某天,西南的一座名为青城的小县城,气氛与往日不同。一大群人聚在一起,手上挥舞着菜刀锄头棍棒,聚精会神地听着台上一个人的演说,当那人说到“吾疾贫富不均,今与汝均之”时,台下这些人热情之火焰被点燃了,个个热血沸腾。
1706924085
1706924086 他们是要干什么呢?造反!
1706924087
1706924088 在台上喊出“均贫富”口的这个人,叫王小波,是青城县人,他为什么要造反,其他人为什么要跟着他造反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1706924089
1706924090 青城县位于四川,在大宋帝国统治之前,属于后蜀。我们前面说过,当年宋军平定后蜀时,在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蜀地人民奋起反抗,在全师雄的领导下,与宋军浴血奋战,但最后失败了(请参阅前文)。武装反抗失败后,不屈不挠的蜀地人民又上访,到京城告御状,宋太祖不得不处分了一些宋军将领,以平民愤。但是,处分太轻,这也导致一种现象,被朝廷派到四川当官的人,总想方设法捞点好处。在王小波起义前,朝廷曾派秘书丞张枢到四川巡视,他一口气就挖出官员贪赃枉法者一百多人,可见这里腐败到什么程度。
1706924091
1706924092 大家都知道,四川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按理说,百姓生活水平不低,干吗要造反呢?其实不然。其一,宋朝平定后蜀,把大量的金银财宝搜刮一空,要么运往京城,要么中饱私囊;其二,赋税太重;其三,政府在四川设置“博买务”,就是垄断布帛买卖,商旅不得私下交易,后来又垄断茶叶。
1706924093
1706924094 话说这个王小波,原本是个贩夫走卒,做茶叶生意为生。打从政府实施茶叶、布帛专卖后,大量以此为生的蜀民陷入生存危机中,没活路啊,怎么办呢?蜀民有闹革命的传统,你大宋朝廷不是好东西,派来的地方官不是好东西,我反了!就这样,王小波纠集一批失意落魄的贫民,操起棍棒菜刀锄头,打出“均贫富”的口号,造反了。
1706924095
1706924096 起初,造反军规模很小,一百人罢了。可是王小波点燃了蜀民的愤恨之火,许多穷苦百姓一听说有人闹革命,还均贫富,这诱惑力太大了,纷纷前来投奔,造反军的规模迅速膨胀。王小波颇有眼光,他心里盘计着,若想更多人参加造反军,就得杀掉几个百姓深恶痛绝的官。杀谁呢?他想到一个人:彭山县令齐元振。
1706924097
1706924098 这齐元振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人神共愤呢?他是贪官、恶吏,但这并不是他区别于别人之处,他的厉害之处,在于阴险狡诈。我前面说过,朝廷曾派张枢到四川,张枢一下子抓了百来个贪官,但是,贪官名单上并没有齐元振。齐元振不仅没上贪官名单,反而被张枢列在清官名单的第一位,上面还标注他“清白强干”。这就是齐元振,贪婪、残暴,却没让朝廷抓住任何把柄,还博得好名声。可是百姓的眼睛比皇帝特使的眼睛明亮,朝廷不能惩罚恶人,就让人民群众来惩罚吧。
1706924099
[ 上一页 ]  [ :1.7069240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