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25053
1706925054
方腊的部队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被打得溃不成军,只得回到老巢帮源洞。这时义军还有二十万之众,被围困在山区之中。帮源洞一带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义军据险而守,与官兵打游击。来自中央及边疆的官兵对地形不熟悉,找不到一条大军可以开进的路,故而久攻不下。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宋军将领打开局面。这名将领此时还是个小人物,只是一名裨将,但日后却成为一代名将,他就是韩世忠。
1706925055
1706925056
韩世忠是怎么找到路的呢?他率领一支小分队,沿着溪谷潜行,在半路上时,遇到了一个山村匹妇,向她打听山路。在得知秘密通道后,他立即悄悄潜入,突袭方腊的指挥部,竟然侥幸得手,杀数十人,擒方腊。在方腊被擒后,义军群龙无首,终无法突围,遭到官军的血洗,共有七万人死难。
1706925057
1706925058
方腊从起义到失败,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时间不长,地域也不算广阔,死于战乱的人口却高达两百万以上,可谓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与方腊起义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武装起义,这场起义尽管规模远不如前者,却因为《水浒传》一书而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妇孺皆知的一段英雄传奇。
1706925059
1706925060
事实上,宋江起义在正史上的记载十分简略。正是因为简略,反倒给人予无尽的遐想,故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梁山泊英雄的传奇故事,而且说得活灵活现,特别是《水浒传》这部小说问世后,梁山泊英雄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1706925061
1706925062
根据宋代的一些笔记资料,《水浒传》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而且也有相应的浑号。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浪子燕青、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等,都是真实人物。小说虽是文学作品,但也包含基本史实,更重要的是,民间传说实际上写出民众的心声。正如小说所述,起义的原因乃是“官逼民反”,属于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起义军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这些都可视为平民百姓对起义军的无限同情以及对腐败官府的深切痛恨。
1706925063
1706925064
宋江起义是以郓州(山东东平)梁山泊为中心,主要首领有三十六人,时间与方腊起义差不多同时。在起义军最盛时,横行于河朔,转掠十郡,官府出动数万人马“围剿”,却收效甚微。当时朝廷正倾其力量镇压方腊起义,亳州知州侯蒙建议说:“宋江的才能必有过人之处,不如赦免其罪,招抚其部以讨伐方腊。”
1706925065
1706925066
徽宗皇帝同意侯蒙的建议,并委任他负责招安工作,但侯蒙尚未赴任便发病而死,招抚计划遭到挫折。与此同时,梁山泊英雄好汉们从沂州(山东临沂)攻略淮阳军(江苏邳县西),后又转攻海州(江苏连云港)、楚州(江苏淮南)。朝廷只得派遣海州知州张叔夜前往镇压。
1706925067
1706925068
张叔夜颇为通晓兵事,为了探知义军底细,便派遣间谍潜入其中,掌握了义军的一举一动。当时宋江等人频繁活动于海滨一带,有大数十数艘,打家劫舍,满载而归。张叔夜便招募敢死队一千多人,埋伏在险要之处,自己率领轻兵引诱义军上岸作战。宋江不知是计,穷追猛打,结果一直闯到设伏区。此时两边伏兵杀出,张叔夜乘势反戈一击,义军大败。就在这个时候,官兵已派一支奇兵偷袭义军船只,十数艘大船被焚毁殆尽。义军已无退路,张叔夜借机打出招安的旗子,宋江已是进退两难,遂举部投降。
1706925069
1706925070
宋江被招安后还参加了“剿灭”方腊的战争,后来他的名字便从史书上消失了。有史学家认为,宋江很可能是死于童贯之手。
1706925071
1706925072
梁山泊起义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但是梁山英雄好汉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对后世文化、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之后的历代农民起义,乃至像近世的天地会、哥老会等秘密会社,都可以看到梁山泊故事的影子。与此同时,梁山泊好汉们的形象也在传说中变得更加丰满,他们那义薄云天的气概,成为民间豪杰形象的标竿,成为侠义精神的象征。
1706925073
1706925074
1706925075
1706925076
1706925078
宋朝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960-1279 二八 与虎谋皮:海上之盟始末
1706925079
1706925080
就在大宋君臣们醉生梦死之际,境外形势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1706925081
1706925082
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一股强大的势力正在兴起,女真人在其酋长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正悄悄地改变着东北方的政治版图。女真是一个民风强悍的民族,长期归附于契丹辽国。此时辽国皇帝为天祚帝,乃是一个荒淫失道的暴君,对女真采取高压、奴役的统治政策,女真人的反抗之火已是一触即发了。
1706925083
1706925084
自从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和平固然是好,可是有代价。作为一个大国,宋不得不每年向辽国缴纳岁币,这不仅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有损国家尊严。故而一百多年来,收复燕云失地、摆脱屈辱的外交地位,一直是大宋帝国的梦想。宋徽宗虽然是一个书画皇帝,但同样抱着收复燕云的梦想。
1706925085
1706925086
宋徽宗有梦想,却缺乏野心。
1706925087
1706925088
有一个人,有野心,却是个太监。
1706925089
1706925090
他就是徽宗一朝权倾朝野的童贯。童贯虽是宦官,却颇通军事,带过兵,打过仗。政和元年(1111),童贯向皇帝提了一个建议,认为辽国可图,请派遣使者入辽国,以侦察其国情。宋徽宗同意了,便派端明殿学士郑允中为正使,童贯为副使,出使大辽。此行童贯携带了大量奇珍异宝,实际上就是在辽国搞间谍活动,刺探各种情报。您还别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居然打探到不少内情。
1706925091
1706925092
童贯此行最大的一个成果,是认识了一位辽国破落贵族,此人名为马植,本来也算是辽国之一大族,只是行为不端,搞得声名狼藉,在国内混不下去。马植偷偷拜会童贯,自称有取燕云之计。这个马植毕竟是贵族出身,对辽国政局十分熟悉,更知晓其弱点。童贯听了马植的话后,暗自称奇,便偷偷把他带回大宋,推荐给了宋徽宗。
1706925093
1706925094
马植向皇帝提出灭辽计划,其核心是:辽国气数已尽,女真正在崛起,大宋应从登州、莱州渡海,与女真人取得联系,与之约定联合发动进攻,势必可瓜分辽国。他最后对宋徽宗说:“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之旧疆,以治伐乱,必能克服。”
1706925095
1706925096
这一番话,令宋徽宗备受鼓舞,开始打起联合女真共同打击契丹的如意算盘。只是这个计划一旦付出实施,势必将使宋辽两国平静百年之久的边关战火重燃,故而遭到朝臣们的极力反对,不得不暂停。
1706925097
1706925098
在童贯出使辽国后第二年(1112),女真与契丹的关系急转直下。这一年,辽国天祚帝到混同江钓鱼,包括女真在内的各蛮族部落酋长纷纷前来朝拜。天祚帝设宴款待,酒席过半时,辽帝劲头上来了,命令各部落酋长跳舞助兴。
1706925099
1706925100
大家想想,在宴会上献舞的原不过都是些地位低贱的戏子歌伎,让堂堂酋长跳舞,这着实有侮辱之意。其他部落酋长不敢抗命,只得硬着头皮手舞足蹈一番,可是有一人却坚决拒绝了,此人正是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阿骨打的理由很简单:我不会跳舞。天祚帝正在兴头上,见有人胆敢抗命,心里十分愤怒,遂一而再地要求阿骨打“献技”,但阿骨打一身铮铮铁骨,终不屈服。
1706925101
1706925102
这次事件后,天祚帝发现了一个事实:阿骨打心有异志,脑袋长有反骨。他原本想找个借口杀了阿骨打,可是就凭宴会上不跳舞这个理由杀人,显然不能令人心服口服。精明、倔强的阿骨打当然也看出辽帝目露杀机,他步步小心谨慎,每当辽帝召见时,他总是谎称生病,以免入朝后成为瓮中之鳖。
[
上一页 ]
[ :1.7069250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