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25547
1706925548
更令志士寒心的是,朝廷已派出宇文虚中为祈请使前往金国议和。国难当头,朝廷不思恢复,反倒处处示弱于敌,徒令爱国者伤心失望。从太行山退守滑州的王彦再也不能沉默了,他独自前去谒见宋高宗及执政大臣黄潜善、汪伯彦,力陈两河忠义之士延颈以望王师,愿朝廷顺应民意,大举北伐。说到动情处,王彦言辞激愤,涕泪满襟。可是他的努力徒劳无功,反倒令黄、汪二人反感,两人遂请高宗下旨罢免王彦。王彦心灰意冷,遂称疾致仕。
1706925549
1706925550
继李纲罢相后,宗泽去世、王彦离去,主战派遭到严重的打击。不仅收复两河失地的计划遥遥无期,狞猛枭鸷的金人又岂能错失鲸吞蚕食的良机呢?
1706925551
1706925552
在宗泽留守东京期间,金兵由于无法拔除开封这一颗中原大地上的钉子,便打算转移战略方向,先攻取西夏,而后再集中力量攻掠南宋。但宗泽去世的消息传来后,金太宗便改了主意,决定先灭掉南宋,而后再摆平西夏。
1706925553
1706925554
南宋帝国,又一次面临着生死考验。
1706925555
1706925556
1706925557
1706925558
1706925560
宋朝原来是这样:历史中国·960-1279 三三 高宗南渡:一路狂奔的皇帝
1706925561
1706925562
自宋高宗即位以来,一直奉行投降议和政策,可问题是金人无意媾和。一方虎视眈眈,一方却毫无作战准备。战争结果,可想而知。金太宗计划兵分两路出击,一路以大将娄室统领,进攻陕西,另一路以宗翰统领,大举南侵。
1706925563
1706925564
先来看看西线战事。
1706925565
1706925566
建炎二年(1128)十一月,娄室攻陷延安府,宋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州、府州、丰州共三州九寨之地降金。在进攻晋宁军时,金兵遭到宋将徐徽言的顽强抵抗,直到次年二月粮尽援绝,晋宁才被金兵攻破。紧接着、鄜州、坊州、巩州三地又落入金人手中。至此,秦陇一带,几乎完全被金兵所占领。
1706925567
1706925568
再看看东线战事。
1706925569
1706925570
宗翰挥师南下后,势如破竹,连续攻陷濮州、开德府(河南濮阳)、相州(河南安阳),目标直指东京开封。顶替宗泽出任东京留守的杜充慌乱之下,竟然决黄河水入清河,以阻滞金兵的攻势。开封城暂时保住了,只是不知有多少无辜之平民,死于这场人为的洪水中了。
1706925571
1706925572
在金兵面前,南宋军队似乎是一群不会打仗的士兵,屡战屡败。十二月,金兵攻克大宋重镇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与山东济南府,济南知府刘豫缴械投降。金兵南下速度之快,远远超出宋高宗的预料。
1706925573
1706925574
宗翰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绕过开封,沿着济南府从东线长驱南下。应该说,这个战略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开封府集结着南宋的重兵集团,若是在金人绕道南下时,截其粮道,断其归路,那么金兵将面临着全线溃败的危险。可是宗翰早觑准了,杜充决不是宗泽这样的英雄人物,他绝不敢轻举妄动。
1706925575
1706925576
金兵沿济南府南下,席卷东部,如入无人之境。
1706925577
1706925578
在宗翰在猛攻下,徐州失守。正好此时朝廷派遣韩世忠率一支军队救援前线,宗翰探知消息后,回兵迎战韩世忠,韩世忠不敌,退保盐城。击败韩世忠后,宗翰长驱直入,攻取彭城,并走小路直趋淮东,入泗州(安徽泗县东北)。
1706925579
1706925580
这下子宋高宗有点慌了,急忙派江淮制置使刘光世率兵守淮。岂料这时早已是人心惶惶,皇帝与执政大臣都没有抗战的勇气,士兵们谁想卖命呢?金兵还未到,刘光世手下的这些士兵便跑的跑、逃的逃,还没交战就溃不成军了。很快,金国铁骑杀至楚州,守将朱琳投降,紧接着,宗翰乘胜南进,攻破天长军(安徽天长),前锋距离宋高宗所在的扬州只有数十里!
1706925581
1706925582
这时的宋高宗,还在扬州临时宫殿里醉生梦死呢,当他听说金兵已杀至扬州,吓得魂不附体,都顾不上问明情况,便拉来马匹,驰往城外,随行人员只有王渊、张俊等几人。到了瓜洲后,找来一艘小舟,渡江到了对岸的镇江府。
1706925583
1706925584
此时扬州乱成一团,谁也没料到金兵来得这么快。
1706925585
1706925586
执政大臣黄潜善、汪伯彦本来还气定神闲地在庙里听高僧说法,听罢刚想用餐,岂料有人来报,金兵已杀到,圣上已南渡了。两人面如土色,来不及吃饭便策马南逃了。朝中官员、后宫妃嫔都相继出逃,百姓们也争先逃命,混乱到了极点,踩踏而死者,不计其数。
1706925587
1706925588
到了镇江后,宋高宗惊魂未定,与诸臣商讨何去何从。吏部尚书吕颐浩认为皇上不能再逃了,就待在镇江,声援江北抗金。这显然不合皇帝胃口,这时近臣王渊说,金兵若打过来,镇江是守不住的,不如逃往杭州。
1706925589
1706925590
不消说,宋高宗采纳了王渊的建议,一路逃到杭州去了。
1706925591
1706925592
当初宗泽连上二十四道奏疏,请求宋高宗返回开封,宋高宗不干,就是担心开封城离敌人太近,朝不保夕。岂料远远躲到扬州后,仍然不安全,临时首都也被端了,君臣们一个个斯文扫地,落荒而逃。作为一个皇帝,却不能守土捍疆,总得对臣民们有个交代吧。不得已之下,宋高宗煞有其事地下了一道“罪己诏”,大赦天下,求直言,召回被放逐的罪臣,只有一人除外:李纲。
1706925593
1706925594
为什么李纲独不被赦免呢?
1706925595
1706925596
别看宋高宗表面上下诏罪己,实际上他内心还是打着投降的算盘。大家都知道,李纲是坚决的主战派,若是宋高宗起用李纲,与金国就无法和谈了。宋高宗又派人持着当年张邦昌与金人约和的文件,到金营去议和了。正好此时宗翰觉得孤军深入太久,心里也不踏实,遂把扬州抢掠一番后,放把火烧了,然后扬长而去。
[
上一页 ]
[ :1.7069255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