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28993e+09
1706928993 瓦子兴起于北宋的仁宗和神宗时期,“瓦肆”的意思包含了“来时瓦合,去时瓦解”,说通俗点就是来去自由的意思,没有阶级限制,无论你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都可以随便来随便走,理所当然,瓦子也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地方。在这里,既有做生意卖杂货的,也有经营妓院酒楼的,但更多的是从事文艺演出的。
1706928994
1706928995 瓦子在宋朝的京城极其普遍,除了最大的桑家瓦子之外,京城内规模较大的瓦子还有桑家瓦子以北的中瓦、里瓦,州桥一带的瓦子,州北瓦子,州西瓦子,保康门瓦子,新门瓦子,朱家桥瓦子,以及宋门外瓦子,剩下的一些小规模的瓦子更是多如繁星。
1706928996
1706928997 我们走进瓦子,人来人往的可真不少,前面的一间酒楼已经客满,旁边的那家茶坊也没有了空位,就连杂货店铺里人也多得挤不进去。
1706928998
1706928999 你边走边逛,咦?前面围着一群人都在看什么?怎么还有栅栏隔开的一块块地方,还用幕帐围起来?
1706929000
1706929001 这里就是各个艺术团体正式演出的舞台,称为勾栏。勾栏是瓦子的基础演出单位,又叫作勾肆、构栏、游棚、腰棚、乐棚等,名字可真不少。其实,勾栏的出现一开始只是为了隔离行人,不许人们随便进入,后来发展成为文艺演出的小剧院,而在这之前所有的演出场所都是在露天的露台上。
1706929002
1706929003 一般大的瓦子可以容纳五十多座勾栏,这些勾栏都有各自非常独特的名字,比较有名气的就有内中瓦子、里瓦子、莲花棚、夜叉棚、牡丹棚、象棚等等。象棚以大出名,里面可以容纳数千名观众。
1706929004
1706929005 这些勾栏,有些是固定的,设在瓦子内部,无论是表演时间、地点,甚至连表演的艺人、表演的节目都固定不变,如城内著名的瓦子艺人小张四郎、史惠英等人,都只在一个勾栏里演出,他们的粉丝每天同一时间都到固定的地点一睹偶像的风采。还有一些流动的勾栏,又叫作勾肆、游棚、遥棚、棘盆、露台、乐棚、彩棚、彩楼等,分布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方便京城的百姓随时随地观看娱乐演出。每逢节日期间,就连街道两旁和皇家园林内都搭起了勾栏、露台和彩棚,供人们观赏娱乐表演。而这些平日里跟随勾栏流动演出的艺人被人们称作“路歧人”,他们的表演被称为“打野呵”。
1706929006
1706929007 勾栏里表演的节目也是精彩纷呈,拿来一张演出目录看看,呵,节目还挺丰富的嘛,表演内容有说唱、商谜、合生、嘌唱、小唱、说诨话、歌舞、舞旋、杂扮、杂剧、南戏、傀儡戏、般杂剧、散乐、诸宫调、器乐、鼓板、百戏、相扑、驯兽、魔术、杂技、上竿、趋弄、跳索、筋斗、拗腰、斗鸡、弄虫蚁、透剑门、飞弹丸、乔筋骨、浪子等等,多得数不过来,简直就是一台央视的春节晚会呀!
1706929008
1706929009 你排队等着进场,终于轮到你了,两个彪形大汉却把你拦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你还没有给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勾栏没有白看的节目。
1706929010
1706929011 你掏出两百钱,总算放你进场了,里面还像模像样的嘛,虽然勾栏的大小不一,但内部的设施都很齐全。首先会有一个木质的小戏台,是专供演员演出的地方,两侧有栅栏幕帐遮挡,戏台距地面一人来高,被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前台三面设有矮栏,后台是戏房,演员可以在这里化妆、换衣服或休息,顶棚还有苇箔遮挡,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演出。
1706929012
1706929013 观众席是阶梯形的,围绕戏台呈三面环绕状,你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演出马上开始,戏台走上来一个人,问过身边的人才知道,这是准备表演“说话”节目呢!
1706929014
1706929015 你大呼上当,白花两百钱了,说话有什么好演的,谁不会呀!
1706929016
1706929017 你又孤陋寡闻了不是?
1706929018
1706929019 “说话”属于说唱类表演的一种,宋人称之为舌辩,和今天的说评书差不多,都是嘴皮子上的功夫。
1706929020
1706929021 说话有四类,一是小说,又称银字儿,故事内容有爱情故事、灵异鬼怪、古今传奇、推理公案等,都是普罗大众最喜欢的题材,尤其是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爱情传说,或是商人一夜暴富之类的内容,每次开讲都场场爆满;第二类是说铁骑儿,相当于新闻播报,主要是讲前线战争的一些事情;三是说经,会请专人讲解一些佛经及参禅悟道;四是讲史,说的都是些前朝争霸以及朝代兴废的故事。讲史一类里,三国和五代的故事最受大众欢迎,也出了不少名家,有一个叫霍四究的人,最擅长讲三国的故事;还有一个叫尹常卖,专讲五代的故事,二人平分秋色,各有粉丝支持者。
1706929022
1706929023 你要是觉得说话表演太单调,那就换个地方去听张山人的说诨话,类似于现代节目的脱口秀,多是即兴表演,语言还要讲究诙谐幽默,常常逗得人捧腹大笑。张山人可不是普通人,什么话都敢说,比周立波还口没遮拦,越是有权势的人越被他拿来编段子,所以京城的老百姓都爱听,估计是想从他这里寻求心理平衡。
1706929024
1706929025 看完节目从勾栏里出来,你的手一直揉着肚子,脸上笑到抽筋,回味起刚才听过的段子,还是笑得合不拢嘴。突然,一阵风刮过来,你原地打了个转儿,一群人呼啦啦从你身边冲了过去,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又有一群人从你身边急火火地冲了过去,你的鞋子还被踩掉了一只。
1706929026
1706929027 这些人怎么了,都赶着去抢钱吗?
1706929028
1706929029 哦,原来是京城第一美女李师师要开个人演唱会呀!那些人都是她的疯狂粉丝!走吧,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1706929030
1706929031 好不容易挤进了大棚,满眼全是人们的后脑勺,最近一段日子,师师姑娘跟徽宗皇帝的绯闻炒作得很厉害,师师姑娘的人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1706929032
1706929033 不过,师师姑娘的知名度也不是全靠绯闻炒作,她不仅是京城内的第一美女,说到实力,那也是京城内首屈一指的小唱名家。
1706929034
1706929035 小唱是宋词配上音乐进行演唱的表演节目,需要歌者浅酌低唱,手执拍板打着节奏,有时候再加上一支箫从旁伴奏,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你不想陶醉都不行。
1706929036
1706929037 瓦子勾栏是京城街头流行歌曲的发源地,经典曲目常常被人们传唱到街头巷尾,因此捧红了一众歌星和词作人,除了李师师外,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也都是当红的歌星,论人气也不比李师师差多少。词作人的代表则有柳永、苏轼、周邦彦等,其中,柳永是专业的词作人,因为歌词写得好,在妓女中人气极高,被争相邀请去家里做客留宿。宋朝有一句流行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填的词是多么家喻户晓。
1706929038
1706929039 听过演唱会,咱们再去听一听大鼓书,宋代称之为嘌唱,名角有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人。艺人们一边敲着小鼓,一边唱着小曲,顺带着讲上一段小故事,保管让你听得有滋有味。
1706929040
1706929041 要是曲艺节目都看腻了,那咱就去看一段大戏,宋朝最具代表的就是杂剧,票房绝对不输给现在任何一部大制作的电影!
1706929042
[ 上一页 ]  [ :1.7069289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