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40065e+09
1706940065 另一方面,干才型精力充沛,野心勃勃,急于进取,【74】除了行政能力外,还具有卓越的才能。他们有主动性,支持激进的政策变革,推行新政也不遗余力,其原因或在于新政提供了晋升的捷径,或在于与自身的政治主张或倾向一致。许多王安石的亲密盟友属于此类。传统史学上甚至没有大致对应此类型的讲法。它或许可以说是我们所知的“能吏”“干吏”“善吏事”或“长于吏事”,以及其他类似表述的混合。
1706940066
1706940067 渎职型官僚无原则,无道德,对官职有强烈的兴趣,但是将之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事业,因此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权势来营求私人的物质利益。他们的价值取向,在前引邓绾的话中可见:“笑骂从汝笑骂,好官须我为之。”在王安石时代,渎职型官僚分为两类:贪污型(corrupt)和弄权型(manipulative)。贪污型运用他们凭借职务之便而拥有的权力以自肥。他们对变法反映出不满,因为变法试图改善政府的行政管理,消除侵吞公款和其他的贪污行为。但是他们不反对在政府最高层已开始出现弊政的后变法时期。传统史学将他们称作“贪官”或“污吏”。
1706940068
1706940069 弄权型比贪污更糟。与干才型相似,他们富于野心,急于进取。他们通过非常规手段和不道德的手腕,首先努力获得超越职位正常权限的个人权力,进而大肆贪污,通常规模巨大。表面上他们遵守变法的政策,【75】因为改革措施给了处理财政问题的职位更大的权力。在后变法时期,他们权势显赫,也声名狼藉。传统的说法不只是用贪污来描述他们,还有“弄权”“擅权”之类。
1706940070
1706940071 分类至此结束,所有类型都有定义。大多数类型易于理解,但有两种,即仕进干才型和渎职弄权型,还需要通过对比和具体说明以进一步区分清楚。王安石盟友们的个案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这里选择了四位:曾布、吕惠卿、章惇和蔡确,最后一位不可与后变法时期声名狼藉的蔡京混淆。他们各自的行为特点取自各人传记材料(63),并罗列在表1之中。
1706940072
1706940073 表1 王安石盟友中干才型官僚的特征(64)
1706940074
1706940075 曾布
1706940076
1706940077 吕惠卿
1706940078
1706940079 章惇
1706940080
1706940081 蔡确
1706940082
1706940083 特征
1706940084
1706940085 卓越行政能力
1706940086
1706940087 X
1706940088
1706940089 X
1706940090
1706940091 X
1706940092
1706940093 X
1706940094
1706940095 善于运用政治手腕
1706940096
1706940097 X
1706940098
1706940099 X
1706940100
1706940101 X
1706940102
1706940103 X
1706940104
1706940105 善于处理公文
1706940106
1706940107 X
1706940108
1706940109 X
1706940110
1706940111 X
1706940112
1706940113
1706940114
[ 上一页 ]  [ :1.7069400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