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50826
至于向地方官申请度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还是理论上来说,要考察这个申请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诚意坚,还要求通过一定的文化素质考试,比如需能熟练背诵四部经文等,但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伸手,请拿钱来买!
1706950827
1706950828
出个家还要先交钱?那当然!上面已经说了,出家成功以后,就可以不再向国家交税服役,等于官府损失了一笔从你个人身上的应收资产,那么你当然要事先做出一定经济补偿。除非您是皇二代官二代,面子特别大,地位特别高,或者有其他的本事能让官府开后门给特殊待遇,否则购买“度牒”的这笔钱是免不了的。而且“交钱买许可证”也是全社会通行的规则,明码标价,现钱交易,童叟无欺,您没什么可抱怨的。
1706950829
1706950830
您问一份度牒卖多少钱?这个根据时间、地点和申请人身份不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不便宜,平民百姓要买一份并不容易。唐中宗年间,一个杀生的屠夫想买份度牒出家赎罪,得交三万钱;敦煌吐鲁番地区被吐蕃占领时一份度牒曾经可以换一头牛加一头驴;晚唐时候江南某地曾经为了敛财而大量滥卖度牒,也是“人纳二缗”,一份两千钱左右。
1706950831
1706950832
知道了“度牒”的存在,您就可以事先做准备了,在自己得意得势的时候,先找人出钱买一份这东西存着,准备万一有不测时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工作做得到位,最好能买到“空白度牒”,就是不填名字日期的那种,这玩意儿非常值钱,将来自己用不着,转卖出去也能赚一笔。
1706950833
1706950834
托了人,出了钱,您拿到手里的度牒是什么样的呢?
1706950835
1706950836
如果是承平时代由中央官署祠部下发的正规行货,那么应该是背面都很精美的绫绢卷轴,用匣子袋子盛放着。您抽出卷轴来展开看,布面上写着类似如下的文字:
1706950837
1706950838
敕××州×××县府牒
1706950839
1706950840
××乡(这里填您穿越上身的那妹子的父亲的姓名,如:百姓唐九九/秀才唐九九。)
1706950841
1706950842
女(这里填您自己的名字,如:阿穿。)
1706950843
1706950844
年(这里填您出家时的年龄数字,如:十八。)
1706950845
1706950846
牒得前件人状称,有女(阿穿),生之乐善,闻佛声而五体俱欢,长慕幽宗,听梵响而六情顿喜。(这两句也可以换别的文词,如“姿容顺丽,窈窕柔仪,思慕空门,如蜂念蜜”,总之是说出家人跟佛祖有缘。)
1706950847
1706950848
今为(这里填允许出家的事由,如:“先皇忌日/为国荐福”等),广会斋筵,既愿出家,任从剃削者,故牒。
1706950849
1706950850
×××年×月×日 牒
1706950851
1706950852
(批准出家的官员在这里签职务姓名,如: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示。)
1706950853
1706950854
一堆文字后面再盖几个官印,大致是负责的部门逐级层层盖印以示批准有效。这么值钱的许可证,您看完了就收好吧,有需要时拿出来跑进寺里去求和尚尼姑们剃度收容,没准儿能救命呢。
1706950855
1706950856
对一般的百姓来说,买到空白度牒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更常见的是好不容易凑钱买了普通的度牒,让办事小吏给填好姓名日期,连在哪个寺庙出家都不能自己选择,而是由官府根据目前情况统筹安排,哪个寺院缺人就把新度出家人分配到哪个寺院。事实上,单独给一个出家人批准发放度牒的事也不多见,官府一般都是选择寺庙做大法事大斋会传戒的日子,提前公布,一次性发放(出售)一批度牒,然后这批出家人就在法事斋会上一起剃度受戒了。
1706950857
1706950858
很好,当您手持度牒,再次跑进尼姑庵里去找老尼姑拜师求出家,她验证度牒无误,就可以为您落发了吗?还早着呢。
1706950859
1706950860
无论是男人想削发为僧,还是女子想落发为尼,都还要符合一定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706950861
1706950862
1.必须是一个能够自主的自由人。父母健在的要征求父母同意,官员要先辞职,奴仆要被主人放免为良人,已婚的要离婚,信过其他宗教的要坚决划清界限等。
1706950863
1706950864
2.必须是七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健康人。有外表残疾、严重传染病、精神病和被阉的人不能出家。
1706950865
1706950866
3.犯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修为很高的大德高僧)、破和合僧(破坏僧众团结)、对佛祖大不敬这五种重罪的不能出家。
1706950867
1706950868
问清楚您符合以上条件,又再三确认您真的一心一意要出家,甘愿此后一辈子都过光头僧服的清苦生活,老尼姑就可以······举行仪式给你剃度了?才不是,她会先让您准备合乎规格的僧衣、僧鞋、僧帽、托钵、拜具、佛经等一大堆东西,另外还要再——交钱!
1706950869
1706950870
您问什么还要交钱?买度牒的时候不是已经出了一次血了吗?对呀对呀,那笔钱是交给俗世官府的,作为以后你不再给朝廷交税的补偿,而这一笔“戒金”或称“攒单银”是交给寺院的,以后这里要为您提供住宿和饭食,提前先收一点预付金有什么不妥?同时这还是考察您皈依佛门之心诚与不诚、坚与不坚的重要方法,连阿堵物都不肯舍弃些,还出什么家呀。
1706950871
1706950872
“戒金”交多少才够?这也是变动很大的一件事,家里有钱就多交,家里穷些就少交,实在没钱还可以交粮食、布匹代替,穷到啥都没有的请出门右转去丐帮谢谢······呃,倒可以提供一个勤工俭戒的办法,您可以在受戒剃度之前先住寺里一阵,每天起早贪黑地挑水、种地、清扫佛堂,干种种又苦又累又脏的活,能坚持几个月的话,“戒金”可以给您打对折半价收讫,想全免是基本不可能的。
1706950873
1706950874
这样一边干活一边凑物资,到了每年春秋各举行一次的传戒大会(也就是上面度牒里所说的“广会斋筵”)的时候,经过庙里的老师父、师太们考察,认为您表现良好,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终于准备给您和一起出家的同伴剃度传戒了。
1706950875
[
上一页 ]
[ :1.70695082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