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55741
1706955742
宣后废废帝诏又曰:“张安国蕞尔凶狡,穷为小盗,仍遣使人蒋裕,钩出上京,即置行台,分选凶党。贼皎妻吕,春徒为戮,纳自奚官,藏诸永巷,使其结引亲旧,规图戕祸。荡主侯法喜等,大傅麾下,恒游府朝,啖以深利,谋兴肘腋。适又荡主孙泰等,潜相连结,大有交通,兵力殊强,指期挻乱。皇家有庆,历数遐长,天诱其衷,同然开发。”《世祖沈皇后传》云:后忧闷,计无所出,乃密赂宦者蒋裕,令诱建安人张安国,(建安,见第八章第一节。)使据郡反,冀因此以图高宗。安国事觉,并为高宗所诛。时后左右近侍,颇知其事,后恐连逮党与,并杀之。案建安距京邑大远,势不相及,故《通鉴》疑其事而不取,见《考异》。窃疑当时欲使安国据以建义者,实非建安郡,《后传》之文,非史氏言之不审,则传写或有佚夺也。(使据郡反一语,使据之下,容有夺文。)此次外钩盗党,内结武夫,实为废帝亲党最后之一举,其计亦败,事乃无可为矣。光大二年,十一月,以大皇大后令,废帝为临海郡王。(大建二年,四月薨,时年十九。)顼立,是为高宗孝宣皇帝。刘师知等之矫诏出高宗也,始兴王伯茂劝成之。师知等诛后,高宗恐伯茂扇动朝廷,令入居禁中,专与废帝游处。蒋裕与韩子高等谋反,伯茂并阴预其事。(案既入居禁中,复何能为?此语亦必诬也。)既废帝为临海王,其日,又下令降伯茂为温麻侯。时六门之外有别馆,以为诸王冠婚之所,名曰婚第,至是,命伯茂出居之,于路遇盗,殒于军中。世祖第三子鄱阳王伯山,本为南徐州刺史,高宗不欲令处边,光大元年,徙为东扬州。废帝后父王固,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奶媪往来禁中,颇宣密旨。事泄。比将伏诛,高宗以固本无兵权,且居处清洁,止免所居官,禁锢。《废帝纪》曰:帝仁弱,无人君之器,世祖忧虑不堪继业,既居冢嫡,废立事重,是以依违积载。及疾将大渐,召高宗谓曰:“吾欲遵泰伯之事。”高宗初未达旨,后寤,乃拜伏涕泣固辞。其后宣大后依诏废帝焉。《孔奂传》:奂为五兵尚书,世祖不豫,台阁众事,并令到仲举共奂决之。及世祖疾笃,奂与高宗及仲举,并吏部舍人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等,入侍医药。世祖尝谓奂等曰:“今三方鼎峙,生民未乂,四海事重,宜须长君。朕欲近则晋成,远隆殷法,卿等须遵此意。”奂流涕歔欷而对曰:“皇大子春秋鼎盛,圣德日跻,安成王介弟之尊,足为周旦,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诚,不敢闻诏。”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天康元年,乃用奂为大子詹事。此等则皆高宗之党所造作之言语也。
1706955743
1706955744
1706955745
1706955746
1706955747
陈废帝像
1706955748
1706955749
陈废帝(554—570),即陈伯宗,南朝陈的第三代皇帝。566年,陈伯宗即帝位,由于年幼,政局被叔父陈顼所掌握。568年,陈顼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
1706955750
1706955751
欧阳頠之至广州也,王琳据有中流,頠自海道及东岭,奉使不绝。时頠弟盛为交州刺史,次弟邃为衡州刺史,合门显贵,名振南土。又南致铜鼓、生口,献奉珍异,前后委积,颇有助于军国焉。天嘉四年,薨,子纥嗣。大建元年,征纥为左卫将军。其部下多劝之反。遂举兵攻衡州,(始兴之衡州。)刺史钱道戢告变。遣章昭达讨纥。(《纪》在十月。)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纥出顿洭口。(洭水、溱水合口,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败之,禽纥,送于京师。(《纪》大建二年二月。)以沈恪为广州刺史。四年,征还。萧引者,思话曾孙,侯景之乱,与弟彤及宗亲百余人奔岭表。时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章昭达平番禺,始北还。大建十二年,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而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颇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然至后主至德二年,卒以临池县侯方庆为广州刺史,(方庆,南康愍王昙朗之子。)袭靖诛之。章昭达子大宝,为丰州刺史,(胡三省曰:陈丰州治闽县。案闽,隋县,今福建闽侯县。)在州贪纵。三年,后主以大仆卿李晕代之。大宝袭杀晕;举兵反。(《纪》在三月,《传》云四月。)遣将杨通寇建安。建安内史吴慧觉据郡城距之。通累攻不克。官军稍近,人情离异,大宝计穷,乃与通俱逃。台军主陈景祥追禽之。于路死。传首,夷三族。
1706955752
1706955753
【1】 史事:神武与侯景约,为书加微点说不足信。
1706955754
1706955755
【2】 史事:西魏不援侯景。王思政之没。
1706955756
1706955757
【3】 史事:谓梁武纳侯景由朱异不足信。
1706955758
1706955759
【4】 宗教:莫匆匆云云似谶。
1706955760
1706955761
【5】 史事:台城之围,何以不能解。
1706955762
1706955763
【6】 史事:陈武用降将。侯瑱、鲁悉达不降齐。
1706955764
1706955765
【7】 器用:侯景床上垂脚坐。
1706955766
1706955767
【8】 风俗:代北残暴之风,江南淫靡之俗,合成梁末大灾。
1706955768
1706955769
【9】 史事:王僧辩不肯作成济,不足信。
1706955770
1706955771
【10】 阶级:于谨陷江陵,梁人十余万为奴婢。
1706955772
1706955773
【11】 史事:元帝失策不在不迁,而在信敌不备及不能坚守。
1706955774
1706955775
【12】 史事:史记杜龛事之诬,龛,僧辩婿。
1706955776
1706955777
【13】 史事:王僧辩见通敌否可疑。
1706955778
1706955779
【14】 史事:谓齐人请赎萧轨、东方老等之诬。
1706955780
1706955781
【15】 史事:陈武得国正,功大于宋武。公忠体国,度量大。
1706955782
1706955783
【16】 史事:纪梁敬帝见贼之诬。
1706955784
1706955785
【17】 史籍:《北齐书·慕容俨传》、《周书·贺若敦传》为极端诬罔之例。
1706955786
1706955787
【18】 史事:王琳不受陈武之征,盖欲自擅,誉琳之缪。
1706955788
1706955789
【19】 封建:南北朝时土豪为郡县世袭者,如陈羽与子宝应其一例也。
1706955790
[
上一页 ]
[ :1.7069557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