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60396
1706960397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的三月,魏军开到了定州固城(今河北正定北),遇到了如赶庙会一般乱哄哄南下的“燕军”。虽然刘灵助闹的动静比较大,但他却是个银样腊枪头,根本不是做大事的材料。魏军大都督侯渊仅仅率一千精锐骑兵趁夜偷袭刘灵助位于城北的军营,就将“燕军”杀的势如崩山,燕王殿下的人头也被摘了下来,送到洛阳当球踢了。
1706960398
1706960399
镇压了刘灵助,尔朱世隆原来有些脆弱的自信心开始出现奇异的膨胀,他开始崇拜自己,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既然天下将成为尔朱世隆的囊中物,那么,尔朱世隆可以随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对得罪过尔朱家族的汉族士大夫进行残酷报复。
1706960400
1706960401
这次遭到尔朱世隆毒手的是,是北魏的一线汉族豪门——恒农杨氏。恒农杨氏在北魏的代表人物是杨播,杨播的身世非常显赫,他的母亲王夫人是北魏冯太后的姑妈,与拓跋氏为姻亲之交。杨播至入仕到去世,一直处在北魏官场的第一线,在官场上威望甚隆。
1706960402
1706960403
尔朱世隆之所以选择恒农杨氏做为报复目标,原因就在于出身恒农杨氏的侍中杨侃在元子攸设计伏杀尔朱荣的政变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尔朱世隆下手实在过于狠毒,虽然杨侃“对不住”尔朱荣,杀杨侃一个人就可以了,尔朱世隆想将辉煌百年的恒农杨氏连锅端掉!
1706960404
1706960405
由于杨侃已经嗅到了异味,逃出洛阳,返回老家华阴,但最要命的是,洛阳和华阴都在尔朱氏控制之下。尔朱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但在为尔朱荣复仇的这一原则立场上,他们取得了惊人的一致。
1706960406
1706960407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七月初四深夜,控制华阴的尔朱天光将杨侃骗到府上,一刀砍死。
1706960408
1706960409
杨侃的死,拉开了尔朱各派势力对汉族士大夫残酷血洗的大幕。尔朱世隆见时机成熟,上表诬陷杨氏谋反,请诛杨氏满门。元恭当然这是尔朱世隆的政治诬陷,他本来并不同意这么做。但在尔朱世隆的威胁之下,元恭只好违心的下诏杀人。
1706960410
1706960411
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1706960412
1706960413
北方的顶级清流豪门——恒农杨氏的灭族惨案,震惊天下,“时人莫不冤痛之”。尔朱家族对恒农杨氏的血腥报复,激起了汉族士大夫阶层在感情上的强烈反弹,唇亡齿寒的道理再浅显不过。从这个角度讲,恒农杨氏的被血腥屠杀,是尔朱集团在政治上彻底失败的标志性事件。
1706960414
1706960415
尔朱集团在政治上的失败,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他们在屠杀杨氏之后,又开始毫无意义的内讧,互相厮咬起来。特别是尔朱世隆和尔朱兆,他们之间斗的最为凶狠,这些年来,二人为了争权夺利,没少争风吃醋,结下了很深的梁子。
1706960416
1706960417
虽然他们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同盟关系,在尔朱世隆劝皇帝元恭纳尔朱兆的女儿为皇后之后,二人关系稍有缓和,“(兆)并与(世隆)天光、度律更立誓约,复相亲睦。”但这种所谓的同盟关系根本就靠不住,当事人都明白这一点。
1706960418
1706960419
就在尔朱们互相算计的时候,高欢在山东招纳贤才,厉兵秣马,积蓄实力。先不说高欢与尔朱集团在武力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在政治上,尔朱们完败于高欢。高欢在河北期间,“约勒士卒,丝毫之物不听侵犯。每过麦地,欢辄步牵马,远近闻之,皆称高仪同(高欢为开府仪同三司)将兵整肃,益归心焉。”
1706960420
1706960421
高欢在河北根基日益稳固。其实尔朱氏对高欢向来是非常厚待的,比如在普泰元年(公元531年)的四月,尔朱世隆就以皇帝元恭的名义,封高欢为大都督、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承认了高欢在河北的统治。但高欢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男人。小富即安,这不是高欢的人生追求,男人在世,就应该用不断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伟大。
1706960422
1706960423
高欢要想统一天下,尔朱家族四大势力是高欢必须要吃掉的,而且速度一定要快,否则就有可能替别人做嫁衣裳。自己种树,别人摘果子,这样的傻事,高欢从来不做。
1706960424
1706960425
论整体实力,高欢已经有了叫板尔朱集团的本钱,关键在于机遇。尔朱集团内部虽然问题成堆,互相绊马腿,但此时的高欢并没有完全的把握战胜他们。之所以说高欢对此信心不足,不在于尔朱氏的实力有多么强大,而在于高欢对自己手下这些鲜卑人是否忠诚于自己,心存疑虑。
1706960426
1706960427
像高欢这样聪明绝顶的人物,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如果连这种事也办不了,那就不是高欢了。为了巩固手下将士对自己的忠诚,高欢上演了一出极精彩漂亮的苦肉计,成功地争取到了鲜卑人的支持。
1706960428
1706960429
高欢这次可以进谋略教科书的苦肉计,分为以下几步:
1706960430
1706960431
第一步,高欢以尔朱兆的名义写了一封征兵帖,然后高欢拿着所谓的征兵帖在营中四处造谣,说尔朱兆准备调弟兄们回河东,分给契胡人当奴隶。同时把弟兄们当成契胡人的炮灰,去征讨步落稽部落。鲜卑人当年在契胡人手下吃尽了苦头,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去送死,“众皆忧惧”。
1706960432
1706960433
第二步,高欢假装不敢违抗尔朱兆的命令,抽调了一万人的精锐人马,准备遣返北上。临出发前,高欢泪流满面的给弟兄们饯行,胡说什么此次一别,永难再见,把气氛搞的异常悲惨。鲜卑人哪知道高欢这是在演戏,众人号啕痛哭,声震天地。
1706960434
1706960435
接下来,高欢要火上烧油,煽动鲜卑人对契胡人的仇恨。高欢流着泪告诉大家:“我们兄弟都是落难之人,好容易逃出虎口,如今却让兄弟们回去送死,贺六浑心如刀割!但大王之命又不能违抗,奈何!奈何!”说完,高欢失声痛哭,场面非常感人。
1706960436
1706960437
第三步,高欢把问题抛给了傻乎乎的鲜卑人,无数鲜卑人操着鲜卑语,怒吼着回答:“羯奴不让我们活,我们就和他拼了!今日之事,唯有反耳!”高欢要的就是这个答案,他差点没笑出声来。
1706960438
1706960439
前三步走的非常漂亮,高欢紧接着跟进第四步,就是确定自己在这群鲜卑流浪集团中的领袖地位。高欢示意大家安静:“今日之事,不反又能如何!但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来当我们的老大?”
1706960440
1706960441
高欢一直就是这支鲜卑流浪军团的领导者,他在军中威望极高,除了高欢,也不可能有第二个人选。高欢这么做,只是想给自己挣一个正式的名分,这年头谁愿意做小三?
1706960442
1706960443
第五步,高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这支野马一样的流浪军团戴上一只紧箍咒,颁布自己的军法制度。否则一盘散沙,早晚会被人吃掉。这支由六镇鲜卑组成的军队,所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他们如何和汉人相处。
1706960444
1706960445
自孝文汉化后,六镇鲜卑与汉人(包括南迁鲜卑)的利益之争日趋激烈,所以高欢在起事之后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高欢知道,他打天下要靠六镇鲜卑,但要以后要坐稳天下,还是要靠汉人,特别是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他身边就有不少汉族士人,汉族士人的利益必须得到有效保障。
[
上一页 ]
[ :1.7069603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