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62706e+09
1706962706
1706962707 所以有好事者,每逢黄黑大战,都会蹲在地上看热闹,以蚂蚁的胜负来判定东、西魏大战的结果。如果是黑蚂蚁赢了,那么西魏军必胜;如果是黄蚂蚁赢了,则东魏军必胜。
1706962708
1706962709 不知道是巧合,而是冥冥之中有天意,蚂蚁黄黑大战和东、西魏大战的结果完全一致。这个神秘的占卜方式轰动了整个邺城,每次黄黑大战,旁边都挤满了观众,不停的在为黄蚂蚁加油。谁敢为黑蚂蚁加油?要是高欢知道他们公然支持宇文泰,还不吃了他们?
1706962710
1706962711 就在高欢决定大举进攻西魏的同时,黄蚂蚁和黑蚂蚁之战果然如期而至。这场蚂蚁之战的规模是历届之最,双方出动了所有兵源,浩浩荡荡地汇集在邺都的某棵大杨树下。观众们蹲在一边,七嘴八舌的观战,狗们也没闲着,挤在人群中,伸出狗头看热闹。
1706962712
1706962713 不时传来两声销魂的狗叫声……
1706962714
1706962715 发生在公元546年八月,震惊邺都的这场蚂蚁界黄黑大战,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黑蚂蚁笑到了最后,黄蚂蚁全军覆没。
1706962716
1706962717 “……”众人无语。
1706962718
1706962719 黄蚂蚁死了,高欢还能活多久?黄蚂蚁的惨死,是否就意味着东魏军有去无回?许多人都相信这一点,这一定是上天的示警。
1706962720
1706962721 东魏殿中将军曹魏祖就劝高欢不要这么冲动,黑獭不是说灭就能灭掉的。不清楚曹魏祖是否知道蚂蚁黄黑大战的结果,但他也是从占卜角度讲的,此战必不利!必伤大将军!
1706962722
1706962723 高欢不听。
1706962724
1706962725 高欢从来不相信这些花边八卦,他只相信自己,靠天不如靠自己。就算是黄蚂蚁战死是不祥之兆,高欢也要用实际行动,打破这个所谓的谶语。
1706962726
1706962727 高欢率军来到晋阳,停留几天后,数十万东魏军浩浩荡荡南下。前队骑兵高举着大魏旗帜,步兵列阵前行,骑兵在道路两边急驰,所过之处,烟尘滚滚。
1706962728
1706962729 这支沉默的军队,在秋风高爽的九月,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抵达了西魏的前线重镇玉壁。大丞相有令:各部迅速包围玉壁,一只蚂蚁也休想从城中爬出来!
1706962730
1706962731 在高欢的指挥下,数万东魏军立刻开始建立营盘,史称连营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1706962732
1706962733 高欢下马,拔剑,在玉壁城下不停的走动,有违孤号令者,斩!
1706962734
1706962735 高欢站在城下,点名让西魏的玉壁守将出面答话。也许高欢已经知道了,坐镇玉壁的西魏大将已经不是他的老朋友、并州刺史王思政,而是对高欢来说有些陌生的遥领晋州刺史韦孝宽。
1706962736
1706962737 韦孝宽?高欢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
1706962738
1706962739 高欢和西魏人交手十几年,对宇文泰手下那些一线重将耳熟能详,比如贺拔胜、于谨、赵贵、李弼、独孤信、杨忠、蔡佑、耿令贵。但高欢对韦孝宽这个名字,却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1706962740
1706962741 让高欢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韦孝宽这个名字将在高欢轰轰烈烈的人生丰碑上刻下怎样的印记!
1706962742
1706962743 韦孝宽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他的名字本来叫韦叔裕,孝宽是他的字,不过他从小就用孝宽这个名字,叔裕反而没人提了。韦孝宽出身极为显赫,因为韦孝宽是京兆韦氏的成员。
1706962744
1706962745 京兆韦氏,和同样出自京兆的豪门杜氏,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两支顶级士族豪门。京兆杜氏和京兆韦氏是关中地区两家江湖地位最为显赫的家族,这两家的地位有多高?当时流传着一句谚语:“京兆韦杜、离天尺五。”
1706962746
1706962747 虽然京兆韦氏是关中豪门,但在北魏时代,韦氏混的并不如意。《魏书》只有一支京兆韦氏入传,就是太武帝时武都太守韦阆和他的族弟、北魏名将韦珍。韦孝宽这一支韦氏和韦阆、韦珍同宗不同脉,韦孝宽的祖父韦直善做过冯翊、扶风二郡的太守,父亲韦旭担任过雍州大中正,属于北魏官场的准二线人物。
1706962748
1706962749 韦孝宽出道较早,在年仅二十岁的时候,韦孝宽就参加官军征讨反贼萧宝夤的行动,因功拜为统军。韦孝宽虽然能力出众,博猎书史,气宇轩昂,但因为朝中无人,韦孝宽一直没有混出头。直到公元528年,侍中杨侃出镇潼关,韦孝宽才真正迎来了他事业上的春天。
1706962750
1706962751 杨侃特别欣赏这个年轻人,不仅让韦孝宽做了自己的司马,还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韦孝宽。杨侃出身弘农杨氏,是天下第一等的清流豪门,在官场上又是一线要员,做为杨侃的乘龙快婿,韦孝宽自然平步青云。孝庄帝时,韦孝宽被赐为山北县男,虽然爵位不算很高,但凭韦孝宽的能力,万户侯何足道哉!
1706962752
1706962753 弘农杨氏在普泰年间被尔朱世隆、尔朱天光屠杀几尽,但韦孝宽此时任荆州的淅川太守,所以逃动这场塌天灾难。在当时荆州官场,有两位政治新星,人称“联璧”,一个是独孤信,一个就是韦孝宽。
1706962754
1706962755 北魏分裂后,做为荆州刺史贺拔胜治下的官员,韦孝宽自然就挂靠在了宇文泰的名下。宇文泰很欣赏韦孝宽,当他入关西主政时,点名要韦孝宽到他的帐下入参军机。
[ 上一页 ]  [ :1.7069627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