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6397e+09
1706963970
1706963971 元善见听到外面一阵甲胄走动的哗哗声,还夹杂着听不甚清楚的喝骂声,还没等元善见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一身戎装的高洋站在了阶下。
1706963972
1706963973 随同高洋进殿的,还有二百多名全副武装的精锐甲兵,怒目对视元善见,这些人左手按住刀鞘,右手按住刀柄,似乎只要高洋一声令下,他们就冲会向去,把元善见剁成肉泥。元善见远远望去,在殿外,黑压压站着不下上万人的甲兵。据史载,昭阳殿外共有八千名甲兵。
1706963974
1706963975 这就是京畿大都督朝见皇帝的礼节?高澄在世时,也从来没摆过这个谱!元善见不知道高洋要做什么,但他已经明显感觉到了一股彻入骨髓的寒意。他在默默注视着高洋,这个在他心目中一无是处的傻子。
1706963976
1706963977 高洋并没有和元善见谈话的意思,只是给身边的朝仪官递个眼色,朝仪官会意,趋步上前,跪在阶下,以高洋的口吻向元善见说明了高洋的来意:“臣京畿大都督洋,因有家事,需去晋阳,请陛下准行。”
1706963978
1706963979 朝议官说完,自行退下。
1706963980
1706963981 高洋冷冰冰地看着元善见,元善见也在看着他,就在二人的目光碰撞的那一瞬间,高洋立刻扭过了头。高洋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极不情愿的给元善见行了君臣大礼,然后转身离去。二百名铁甲武士跟在高洋身后,慢慢走出了昭阳殿。只留下元善见,呆呆地坐在榻上,看着高洋消失在眼前……
1706963982
1706963983 元善见还在咀嚼着刚才与高洋眼神碰撞的内容,他似乎读懂了高洋的内心世界。直到今天,元善见才悲哀的发现,高洋的傻,完全是装出来的,高家老二是个比高澄还要难缠的狠角。
1706963984
1706963985 高洋早已经离开,元善见还在呆坐着,自言自语:“素以为大将军死,可还于帝家,今日见此人,似乎又不会容我,我死无余日矣!”
1706963986
1706963987 元善见泪流满面……
1706963988
1706963989 邺城外,秋高气爽,雁声阵阵,落叶飘零,一片金黄的颜色。官道上,高洋骑着骏马,挥鞭急驰。在高洋的马后,跟着数千名铁甲骑兵。路边,几个肩扛锄头的老农,看着远去的马队,窃窃私语。
1706963990
1706963991 高洋留下了太尉高岳、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吏部尚书杨愔留守邺都,监视元善见。其他一线高官勋旧皆随高洋北上晋阳。
1706963992
1706963993 高洋去晋阳的目的,前面已经讲了,一是为了掌握兵权,二是为了镇服那些平时瞧不起高洋的元老旧臣。高洋来到晋阳后,立刻派人四处发帖子,请留居晋阳的各派大佬赴会。
1706963994
1706963995 听说那个傻头傻脑、说话白痴、老婆被大哥奸污连个屁也不敢放的侯尼于来到了晋阳,许多大佬不屑一顾。高洋即将成为高家第三位统治者,但这又如何?元善见还是皇帝呢,又有谁把元善见当盘菜?
1706963996
1706963997 接到帖子,大佬们懒洋洋的来到大殿上,准备吃顿免费大餐。有些人平时也不太见面,难得见一回,互相称兄道弟,大声聊着一些不堪入耳的黄色笑话。高洋已经坐在了殿上,殿下面,依然嘈杂一片。
1706963998
1706963999 高洋知道这些人是故意给自己难堪的,是时候露两手绝活了,不然来干嘛的?
1706964000
1706964001 高洋轻咳两声,示意大家安静,他有话要说。等众人稍稍安静后,高洋操着流利的鲜卑语,和大家讲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从大将军被刺,到平定六贼逆乱,高洋神色飞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最后,高洋告诉众人:“大将军薨逝,国家诚危亡之秋也!望各位贤辅与我齐心,共治天下,以福及万民。有违国法者,斩!”
1706964002
1706964003 众人楞在当场,互相对视,似乎都在问对方:这是以前那个傻子侯尼于么?高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知道自己已经初步征服了这些老家伙。高洋趁热打铁,利用这个机会和老臣们联络一下私人感情。高洋含笑走下阶来,坐在老臣们旁边,和叔伯大爷们聊天,问寒问暖,把老臣们感动的鼻涕横流。
1706964004
1706964005 接下来,高洋需要做的,就是展现自己处理政事的决断和能力,这才是能让老家伙们臣服的不二法门。高洋坐在殿上处理公务,某地有灾情,蠲免赋税;有人有冤情,明察洗冤。高洋走笔如飞,不停的签发文件。高洋众人已经看的痴了。《北史·齐纪二》称:“帝(高洋)推诚接下,务从宽厚。事有不便者,咸蠲省焉,群情始服。”
1706964006
1706964007 这才是真正的高洋!
1706964008
1706964009 经过几个月的精彩表演,高洋已经彻底征服了那些居功自傲的老臣。大家都叹服大都督的英武明睿,心悦诚伏地跪在高洋脚下,接受大都督的指挥。高洋坐在晋阳宫的大殿下,享受着征服的快感,他远望殿外的湛蓝天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知道,属于高洋的时代,即将到来。
1706964010
1706964011 天下,尽在高洋双手掌握之中,是时候改朝换代了。从自高欢控制东魏,到高洋接班,已经过去了十六年,积高欢和高澄两代之功,高家的天下稳如泰山。高欢当年在江湖上浴血拼杀,不就是为了儿孙们建立属于高家的帝国么?登基称帝本来是要由高澄来做的,但高澄命短,只能由高洋领过最后一棒,冲过终点线。
1706964012
1706964013 和之前的“禅让”需要“封公—封王—称帝”三步走的方式不同,高家的政治身份是齐王,所以不需要封公,只需要高洋先履行做齐王的手续就可以了。称王之后,即可以踢掉元善见,挂上一块新招牌。
1706964014
1706964015 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三月十一日,有诏下,晋封大丞相高洋爵为齐王。
1706964016
1706964017 齐王高洋距离皇帝的宝座,只差最后一步。其实像这样的事情,根本不用高洋亲自出面,自有心腹人替他打理。高洋出道以来,在身边搜罗了不少心腹,计有:首席“幕僚长”记室参军高德政、吏部尚书杨愔、度支尚书崔昂、功曹参军祖珽、相府主簿崔瞻、吏部郎中尉瑾、秘书监魏收、中书侍郎崔劼、从事中郎将封孝琬、丞相府仓曹张耀等人。至于高澄的那拨人马,除了崔季舒和赵彦深勉强挤进了高洋的心腹班子,其他人都被踢了出去。
1706964018
1706964019 替高洋四处吹喇叭抬轿子的,是高德政手下两大八卦先生:金紫光禄大夫徐之才和北平太守宋景业。这两位先生最擅长的就是捣弄所谓的图谶,由他们出面,七七八八胡乱算了一通卦,无非就是魏德将尽,齐运将兴,请齐王即皇帝位。
[ 上一页 ]  [ :1.706963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