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96465e+09
1706964650
1706964651 在宇文泰手下,也潜伏着一个“当代司马错”,就是大将军尉迟迥。尉迟迥是鲜卑人,字薄居罗,他的身份非常显赫,尉迟迥的舅舅是宇文泰,岳父是魏文帝元宝炬,双重帝婿。
1706964652
1706964653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三月,宇文泰召集高层开会,商议是否攻蜀。大多数与会者表示反对,纷纷在座中发难,宇文泰一脸铁青。宇文泰本人是坚决攻蜀的,在座的高层中,唯一支持宇文泰的,就是他的外甥尉迟迥。
1706964654
1706964655 尉迟迥针对反对派的责难,进行了驳斥:“诸公言必称蜀兵马盛,岂不知,此时萧纪和萧绎已经彻底翻脸,萧纪率蜀中精锐沿江东下,蜀中空虚,王师如风雨直下,一战而得之。”宇文泰对尉迟迥的回答非常满意,并问尉迟迥具体的用兵方略。
1706964656
1706964657 尉迟迥提出的战略是偷袭,具体一点就是:“蜀人倚仗多山之地利,不相信我们会做第二个邓艾。我们可以出精甲锐骑,不分昼夜,倍道兼行。蜀中已无重兵,蜀人闻我至,必丧胆屈降。”
1706964658
1706964659 宇文泰大笑。尉迟迥所言,就是宇文泰想说的。既然尉迟迥这么支持自己,宇文泰决定把攻蜀的首功交给尉迟迥,让那帮说闲话不腰疼的大爷们干瞪眼。
1706964660
1706964661 宇文泰令下:尉迟迥为南征军主帅,督六部南下。六部分别是:元珍、乙弗亚、侯吕陵始、叱奴兴、綦连雄、宇文升,合计总兵力两万两千人,其中步兵一万两千人,骑兵一万人。兵员虽然不多,但对付内部空虚无强兵的西川,这些人足够了。
1706964662
1706964663 既然是偷袭,就要先取西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只要拿下成都,端掉萧纪的根据地,基本可以宣告战争结束。魏军的南下线路是:从长安出发,沿渭河南岸西行,抵达大散关,折头向南,趋固道、走白马关、直插晋寿,然后进攻成都北边的第一个险隘重镇——剑阁(今四川剑门关),这是所有从关中入蜀路线中最近的。
1706964664
1706964665 魏军此次南下,可以说根本没有像样的对手,上次被达奚武暴打的潼州刺史杨乾运勉强算是个人物。但就是这个杨乾运,因为对萧纪让他当小小的潼州刺史不满,被侄子杨略说动了,暗中和宇文泰眉来眼去。表面上,杨乾运吃大梁的俸禄,实际上早就从宇文泰那里领工资了,宇文泰允诺,等杨乾运正式归队后,就封他为梁州刺史。
1706964666
1706964667 坐镇剑阁的正是杨略,这仗还怎么打?
1706964668
1706964669 魏军先锋部队侯吕陵始所部刚到剑阁,杨略就让出剑阁关,带着两千弟兄大幅后撤至安州(今四川剑阁)。驻守安州的乐广是杨乾运的心腹,问题越来越简单,乐广随后打开城门,热烈欢迎大魏王师。
1706964670
1706964671 尉迟迥一定庆幸自己当初坚决要求伐蜀,现在占了一个大便宜。他哪里是在打仗?分明是在和平接收。四月十三日,尉迟迥的主力部队抵达潼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绵阳,即三国时著名的涪关。“西魏潼州刺史”杨乾运带着弟兄们载歌载舞地把尉迟迥迎到城中,热烈慰问南下的西魏军将士们。
1706964672
1706964673 潼州是成都以北地位最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可以说拿下潼州后,西魏军进入成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尉迟迥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潼州,确保与关中西部的联络通畅,自己率魏军主力以极限的速度向成都方向挺进。
1706964674
1706964675 由于蜀军主力都被萧纪带走了,成都的兵员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一万人,而且多是二线兵力。西魏军很快就杀到了成都城下,一万步兵并不算多,但西魏还有一万骑兵,这些骑兵的作用显然不是攻城,而是对付随时增援成都的蜀军援兵。
1706964676
1706964677 听说宇文泰偷袭成都,还在咬牙切齿要和七哥萧绎一决胜负的萧纪惊出了一身冷汗。萧纪出兵东下,是打着消灭反贼侯景的旗号,但此时侯景已经彻底完蛋了,萧纪也没什么合适的理由赖在东边了。加上西魏军南下成都,蜀军将领认为应该撤军回成都,保住根据地才是良策。
1706964678
1706964679 萧纪眼馋江东的繁华,如果现在撤军,以后也许就没机会拿下江东了。萧纪对此次西魏军南下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他赌尉迟迥攻城不下,自行撤军。萧纪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继续东进,只是派前南梁州刺史谯淹率一部分兵力火速驰援成都。谯淹的人马应该不是很多,西魏军仅出动了元珍和乙弗亚一支轻骑兵,就异常轻松的打败了这支梁军,谯淹投降。
1706964680
1706964681 此时距离西魏军围困成都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天,萧纪东征时,几乎带走了成都所有的粮食储备,现在的成都“仓库空竭”,蜀军吃不饱饭,哪还有什么战斗力?驻守成都的梁益州刺史萧捴几次率军出兵找尉迟迥练摊,都被打败。
1706964682
1706964683 萧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于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八月初八日,萧捴带着成都文武官员,来到尉迟迥的大营,举行了投降仪式。自从公元374年,前秦军占领成都以来,尉迟迥所率领的西魏军是第一支进入成都的北方军队。南朝政权在西川长达一百八十年的统治,在这一天正式划上句号。
1706964684
1706964685 鲜卑人成为西川的新任统治者,但他们骨子里的好杀性格,在孝文汉化后,再一次显露出来。宇文泰、达奚武等人渴望屠城报复,以及入蜀后,西魏军将领打算拒绝萧捴的投降,可以证明这一点。
1706964686
1706964687 尉迟迥也是鲜卑人,不过他懂得民心的重要性。虽然他按鲜卑旧例,把奴婢以及财物都分配了有功诸将,但他严禁部下侵民,“吏民皆复其业”。该得到的,你们都得到了的,剩下的,都是国家的。
1706964688
1706964689 尉迟迥是西魏第二代军人中的佼佼者,宇文泰非常欣赏这个外甥,在攻克成都之后,宇文泰就封尉迟迥为益州刺史,全面主持西川军政。尉迟迥的权力非常大,宇文泰给外甥自剑阁以南十二州的人事任免权,让尉迟迥放开手脚,尽快稳定住益州局面。
1706964690
1706964691 尉迟迥没有辜负舅舅的期望,在任益州刺史期间,尉迟迥“明赏罚,布恩威,绥缉新邦,经略未附,夷夏怀而归之。”士绅百姓并不在乎由谁来统治,只要新统治者能保证他们的基本利益不受侵犯,他们就会安心的接受统治。
1706964692
1706964693 接下来,宇文泰开始走南下的第三步棋,就是攻占江陵。
1706964694
1706964695 在尉迟迥进入成都之前的一个月,“大梁皇帝”萧纪就在和七哥萧绎的战争中败下阵来,不仅连江陵的城墙也没摸着,连仅有的一条老命也无偿送给七哥了。
1706964696
1706964697 梁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七月,梁军樊猛、任约、谢答仁各部对蜀军发起了总攻,蜀军此时已经斗志涣散,老家都被鲜卑人给端掉了,谁还有心思在外作战?还有就是萧纪为人吝啬,他有许多金饼,却舍不得拿出来分给将士们。这样的铁公鸡,只有傻子才愿意为他卖命!
1706964698
1706964699 是役,梁军大胜,蜀军溃不成列,仅挤在长江里淹死的蜀军就有八千多人。萧纪光棍一般的站在樊猛面前,企图用金饼收买樊猛,放他一条生路。樊猛大笑:“杀了你,金子也是我的,那留你还有什么用?”樊猛一刀下去,萧八爷呜呼毙命。
[ 上一页 ]  [ :1.7069646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