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80417
〔4〕敛藏:把尸体放入棺材埋入墓中。敛:同“殓”。
1706980418
1706980419
〔5〕肌肉:原作“燋煎”,范校据《稗海》本改。
1706980420
1706980421
〔6〕“唯骨”句:“在”字原无,范校据《太平御览》补。
1706980422
1706980423
〔7〕“其俗”句:“法”原作“治”,范校据《稗海》本等改。
1706980424
1706980425
〔8〕差(chài拆去):通“瘥”,病愈。
1706980426
1706980427
〔9〕无他:犹言无害,无恙。
1706980428
1706980429
〔10〕烧器:指锅釜之类烧煮东西的器具。
1706980430
1706980431
〔11〕杵(chǔ楚):捣,戳,这里指叩击。
1706980432
1706980433
〔12〕燋毒:铜烧器中的一种毒质。
1706980434
1706980435
〔13〕便:原作“偏”,范校据士礼居本改。
1706980436
1706980437
1706980438
译文
1706980439
1706980440
交州的少数民族叫俚子,俚子的弓长有好几尺,箭长一尺多,他们用一种燋铜来做箭头,又把毒药涂在箭锋上,射到人立即就死。如不及时殡葬,尸体就会膨胀溃烂,不多久肌肉会全烂光,只剩下骨头在。当地风俗要发誓不把这种制作药箭的方法告诉别人。治疗中毒箭的方法是喝妇女的月经和粪汁,有时也有治愈的。这种箭,只有射到猪狗身上不会造成伤害,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吃粪的缘故。燋铜,本是用来制作烧煮食物的器具的。那个地方唯独年长者能辨别铜烧器的声音,他们用棒子叩击,慢慢地辨听它们的声音,找到带有毒质的,便凿取下来做箭头。
1706980441
1706980442
1706980443
原文
1706980444
1706980445
2·31 景初中〔1〕,苍梧吏到京〔2〕,云:“广州西南接交州数郡,桂林、晋兴、宁浦间人有病将死〔3〕,便有飞虫大如小麦,或云有甲,尝伺病者居舍上〔4〕,候人气绝〔5〕,来食亡者。虽复扑杀有斗斛〔6〕,而来者如风雨,前后相寻续〔7〕,不可断截,肌肉都尽,唯余骨在,便去尽〔8〕。贫家无相缠者,或殡殓不时〔9〕,皆受此弊。有物力者,则以衣服布帛五六重裹亡者。此虫恶梓木气〔10〕,即以板鄣防左右〔11〕,并以作器,此虫便不敢近也。入交界更无,转近郡亦有,但微少耳。”
1706980446
1706980447
1706980448
注释
1706980449
1706980450
〔1〕景初:三国魏明帝曹叡年号,公元237~239年。
1706980451
1706980452
〔2〕苍梧:郡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
1706980453
1706980454
〔3〕晋兴、宁浦:郡名,均在今广西省境内。
1706980455
1706980456
〔4〕“尝伺”句:“尝伺病者”四字原无,“居”原作“在”,范校据《太平寰宇记》补正。
1706980457
1706980458
〔5〕候人气绝:“候”字原无,范校据《太平寰宇记》补。
1706980459
1706980460
〔6〕斛(hú胡):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1706980461
1706980462
〔7〕寻续:连续不断。
1706980463
1706980464
〔8〕便去尽:“便”原作“更”,范校据士礼居刊本改。
1706980465
1706980466
〔9〕殡殓:给尸体穿着下棺叫“殓”,殓而未葬叫“殡”。
[
上一页 ]
[ :1.7069804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