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984772
〔3〕扇:通“煽”,炽盛。赫:赤色鲜明的样子,形容火势盛。
1706984773
1706984774
〔4〕“若无”句:“经涉”上原有“之”字,据《指海》本删。全句指钻出石壁、走过火烧处而安然无恙。按:本条内容《指海》本校勘均据《列子·黄帝》。
1706984775
1706984776
〔5〕“奚物为石”六句:“奚物为石”及“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一段文字原无,据《指海》本补。而:你。向:刚才。
1706984777
1706984778
〔6〕魏文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子夏:卜氏,名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是孔子的学生,被魏文侯尊为老师。下文的“商”即子夏自称。
1706984779
1706984780
〔7〕和者:得纯和之气的人。同于物:身心与外物融合一致。“阂”原作“阅”,据《列子》改。伤阂:伤害阻隔。
1706984781
1706984782
〔8〕刳(kū枯)心:剔除思虑。“去”原作“知”,据《指海》本改。去智:摒弃智慧。
1706984783
1706984784
〔9〕“虽试”二句:《列子》作“虽然,试语之有暇矣”,疑当据《列子》补正。试语之有暇:试着说说还是可以的,意为只能说说但还做不到。
1706984785
1706984786
〔10〕不悦:《四库全书》本及《列子》均作“大悦”。
1706984787
1706984788
1706984789
译文
1706984790
1706984791
赵襄子带领十万人马在中山国打猎,践踏草丛,焚烧树林,炽烈的火势烜赫百里。忽然有个人从悬崖的石壁中钻出来,随着烟火上下飘浮,好像没有穿过石壁涉历火焰似的。赵襄子以为是鬼,慢慢察看,原来是人。赵襄子就问他凭什么道术能居住在石壁当中,凭什么道术能钻进大火之中,那人说:“什么东西叫做石壁?什么东西叫做火?”襄子说:“刚才你所出来的地方叫石壁,刚才你所涉历的东西就是火。”那人说:“我不知道。”魏文侯听说这件事,问子夏:“他究竟是什么人?”子夏回答说:“我从孔夫子那里听说,保全中和之气的人,身心与外物完全融合在一起,任何外物都不能伤害他,阻碍他,在金石里奔走以及在水火中踩踏统统办得到。”文侯又问:“您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子夏答道:“剔净思欲,摒弃智慧,保全中和之气,我还办不到。尽管如此,试着谈谈这些道理还是可以胜任的。”文侯又问:“那么孔夫子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子夏回答:“夫子能做得到,但他不这样做。”魏文侯听了很不高兴。
1706984792
1706984793
1706984794
原文
1706984795
1706984796
8·18 更羸谓魏王曰〔1〕:“臣能射,为虚发而下鸟〔2〕。”王曰:“然则射可至于此乎?”曰:“可。”〔3〕间有鸟从东方来〔4〕,羸虚发而下之也。
1706984797
1706984798
1706984799
注释
1706984800
1706984801
〔1〕更羸(léi雷):战国魏人,善射。
1706984802
1706984803
〔2〕虚发:不搭上箭而拉弓。
1706984804
1706984805
〔3〕“然则”二句:“然则”句原作“然可于此乎”,“曰可”的“可”字原无,范校据《战国策·楚策》补正。
1706984806
1706984807
〔4〕“间有”句:“间”原作“闻”,“东方”的“方”字原无,范校据《战国策》补正。
1706984808
1706984809
1706984810
译文
1706984811
1706984812
更羸对魏王说:“我擅长射箭,能拉空弓把鸟打下来。”魏王说:“你的射箭本领果真能达到这个地步吗?”更羸说:“行。”不一会有鸟从东方飞来,更羸不搭上箭而拉弓,果然把鸟打下来了。
1706984813
1706984814
1706984815
原文
1706984816
1706984817
8·19 澹台子羽子溺水死〔1〕,弟子欲收而葬之〔2〕,灭明曰:“此命也,与蝼蚁何亲?与鱼鳖何雠〔3〕?”遂不使葬〔4〕。
1706984818
1706984819
1706984820
注释
1706984821
[
上一页 ]
[ :1.70698477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