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0416e+09
1707004160 柳丘齐侯戎赐:三队将入汉,定三秦,以都尉破项籍军,为将军。(《史记》作“二队将”——“都尉”——“将军”)
1707004161
1707004162 终陵齐侯华毋害:以越将从起留。(“越将”)
1707004163
1707004164 厌次侯爰类:以慎将元年从起留,入汉,以都尉守广武,功侯。(“慎将”——“都尉”)
1707004165
1707004166 清简侯室中同:以弩将初起,从入汉,以都尉击项羽、代。(“弩将”——“都尉”)
1707004167
1707004168 彭简侯秦同:以弩将入汉,以都尉击项羽、代。(“弩将”——“都尉”)
1707004169
1707004170 祝阿孝侯高色:以上队将入汉,以将军击魏太原、井陉。(《史记》作“十队将”——“将军”)
1707004171
1707004172 煮枣端侯革朱:以越连敖从起薛,别以越将入汉,击诸侯,以都尉侯。(“越连敖”——“越将”——“都尉”)[62]
1707004173
1707004174 整理一下,包括:
1707004175
1707004176 (1)兵种:“刺客将”“弩将”;
1707004177
1707004178 (2)编制:“二队将”“十队将”;
1707004179
1707004180 (3)民族:“越将”“慎将”“楼烦将”“越户将”“越队将”;
1707004181
1707004182 (4)特殊:“西城户将”“城将”。
1707004183
1707004184 这些“将”的共同点就是,都低于“都尉”,更低于“将军”,却分别出如此多的“类别”,都说明刘邦集团的军事编制中,上述之“将”,虽然冠以“将”之名,却并非“将军”级的人物,而是低于“二千石”秩级“都尉”的“军吏”。
1707004185
1707004186 具体来说,“二队将”应是“车兵”的“卒长”,统“二队”、10车,而称“二队将”;“十队将”应是“屯兵”的“二五百主”,统“十队”、即10官步兵,共1000人,而称“十队将”,只不过不是常规编制。[63]
1707004187
1707004188 而与此略同的,还有“弩将”“刺客将”“城将”“越将”“慎将”和“楼烦将”,也就是区分不同兵种的“将”,即“五官”“大率”“队将”级别,如“弩将”“刺客将”,统领人数应为100人,而“越”为族名,有“越骑”知名,“慎”“楼烦”均为族名,“楼烦将”以能骑善射知名,编制人数应与“骑将”略同。
1707004189
1707004190 曲成侯虫达以“西城户将”的职务率37人在砀郡随刘邦起兵,到了霸上担任“执金吾”(不是日后“中尉”改成的九卿官),应为“执戟”“执盾”“执矛”“执铍”这些近侍同列或首领,才转任“二队将”,也就是到了“一线部队”,管理10车。
1707004191
1707004192 也就是说,“户将”(门将)、“越队将”应该都是“五官”“五百”“队将”一级的100人编制。称“将”,是因为他们起家的“来源”特殊,属于相对特例。
1707004193
1707004194 与之相对的,是曲周景侯郦商、棘蒲刚侯陈武这样领兵4000人、2500人投靠的人物,他们的职务都是真“将军”,也才是真正的领军“将领”。
1707004195
1707004196 综上所述,以“秩级”回溯,“越将”“慎将”“弩将”“楼烦将”“二队将”等,应均为“卒长”“五官”“五百”同级,“二队将”升迁为都尉,而“十队将”升迁为将军,可见二者确实存在差距。
1707004197
1707004198 另外还有一个序列则是“骑兵”编组,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1707004199
1707004200 信武肃侯靳歙:以中涓从起宛朐,入汉,以骑都尉定三秦,击项籍,别定江汉。(“中涓”——“骑都尉”)
1707004201
1707004202 清河定侯王吸:以中涓从起丰,至霸上,为骑郎将,入汉,以将军击项籍。(“中涓”——“骑郎将”——“将军”)
1707004203
1707004204 阳陵景侯傅宽:以舍人从起横阳,至霸上,为骑将,入汉,定三秦,属淮阴,定齐,为齐丞相。(“舍人”——“骑将”——“齐丞相”)
1707004205
1707004206 广严侯召欧:以中涓从起沛,至霸上,为连敖,入汉,以骑将定燕、赵。(“中涓”——“连敖”——“骑将”)
1707004207
1707004208 武疆严侯严不职:以舍人从起沛,至霸上,以骑将入汉,还击项籍,属丞相宁,功侯。用将军击黥布。(“舍人”——“骑将”——“将军”)
1707004209
[ 上一页 ]  [ :1.707004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