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09110
1707009111
[72]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1707009112
1707009113
[73]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1707009114
1707009115
[74]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1707009116
1707009117
[75]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1707009118
1707009119
[76]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1707009120
1707009121
[77]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1707009122
1707009123
[78]班固:《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
1707009124
1707009125
[79]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1707009126
1707009127
[80]司马迁:《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1707009128
1707009129
[81]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1707009130
1707009131
[82]司马迁:《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1707009132
1707009133
[83]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1707009134
1707009135
1707009136
1707009137
1707009139
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 第九章 刘邦建立的统治秩序也是“二世而亡”
1707009140
1707009142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选举登基的皇帝
1707009143
1707009144
汉高帝五年正月,一份请愿书放在了汉王刘邦的案头。
1707009145
1707009146
上书人是当时身份非常尊贵的7个人,分别是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诸侯王。
1707009147
1707009148
诸侯王们共同拥戴与他们同级的汉王刘邦即皇帝位。
1707009149
1707009150
原文见《汉书·高帝纪》:
1707009151
1707009152
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1707009153
1707009154
汉王曰:“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
1707009155
1707009156
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1707009157
1707009158
汉王曰:“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1]
1707009159
[
上一页 ]
[ :1.707009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