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14994e+09
1707014994
1707014995 张仪的时代,天下形势明朗化。东部的齐国与西部的秦国崛起为两大超级强国;三晋没落,夹在两大强国之间;楚、燕两国各据南北,没有雄心壮志。
1707014996
1707014997 秦国欲席卷中原,势必要与三晋战斗到底。
1707014998
1707014999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谋略与外交,是军事的上乘之道。张仪深谙此理,他祭出“连横”法宝,在外交上积极拉拢齐国与楚国,打击魏、赵、韩三国。
1707015000
1707015001 公元前324年,张仪与齐、楚两国外交大臣会晤于齧桑(江苏沛县西南),商讨合作事宜。一旦三国结盟,魏、赵、韩将陷入西、东、南三面的环形包围圈,到时就相当被动。但我们不要忘了,三晋是纵横家的大本营,人才还是有的,挺身而出的,正是张仪的老对手公孙衍。
1707015002
1707015003 公孙衍被张仪挤出秦国后,回到魏国,这位纵横大师着实本领不同一般,很快取得魏惠王的信任。针对张仪“三国结盟”的企图,公孙衍精心策划“五国合纵”,五国就是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以合纵战略对抗张仪的连横战略。
1707015004
1707015005 棋逢对手,公孙衍这一招,实在大大出乎张仪的意料。
1707015006
1707015007 一计不成,张仪再生一计。
1707015008
1707015009 不久后,一个消息震动天下:张仪被秦惠王免去相国之职!
1707015010
1707015011 天下无双的权谋大师张仪,难不成就这样丢了饭碗吗?
1707015012
1707015013 当然不是了。
1707015014
1707015015 张仪与秦惠王合演了一出双簧戏,一个愿挨,一个愿打。目的何在呢?张仪的目的是回到魏国,拆毁公孙衍苦心建立起来的“五国合纵”。他自告奋勇充当冤大头,只是为找一个返回魏国的理由。
1707015016
1707015017 魏惠王没那么讨厌张仪,因为张仪曾保住他的面子。对张仪的回归,他是欢迎的,希望这位纵横大师能给魏国带来新气象,重振雄风。
1707015018
1707015019 张仪对人性十分洞悉,知道魏惠王要什么。魏惠王打了几十年的仗,越打国家越衰弱,越打土地面积越小,他太需要胜利了。既然需要胜利,就不应该与强国为敌,而应该与弱国为敌才对。
1707015020
1707015021 他对魏惠王说,魏国不应与秦为敌,应与秦国联手进攻实力较弱的韩国,魏国出兵攻南阳,秦国出兵攻三川,韩国势必要割地求降。
1707015022
1707015023 魏惠王听罢眼睛不由得一亮。丢失了那么多土地后,他真的很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补偿。他对张仪提出的计策大加赞赏,甚至授予相位。张仪果然好本事,摇身一变,从秦国宰相变成魏国宰相。只是有一件事,魏惠王是始料不及的,张仪自始自终,都是秦国的奸细!
1707015024
1707015025 张仪的阴谋差一点得逞。
1707015026
1707015027 他可以忽悠魏惠王,却瞒不过一个人的法眼。
1707015028
1707015029 此人正是他的对手、纵横术的另一大师公孙衍。
1707015030
1707015031 公孙衍在秦国栽在张仪手上,回到魏国后,张仪又尾随而至,真乃不是冤家不碰头。张仪一来,又抢走了风头,轻松爬上相位。公孙衍苦心经营起来的五国合纵,眼看就要断送在张仪手中了。不行,绝不能让张仪得逞。
1707015032
1707015033 谋士之间的决斗,不是动手动脚,而是智力上的搏斗。
1707015034
1707015035 如何整垮张仪呢?公孙衍老谋深算,既然张仪的目的是发兵侵略韩国,那他就先下手为强,游说韩国出让一部分权益给魏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又可保全五国合纵联盟。问题是韩国如何肯吃亏呢?
1707015036
1707015037 关键要说服韩国执政的韩公叔。公孙衍前往拜访韩公叔,告知张仪的阴谋,并说:“只要魏国与秦国联手侵韩,韩国必定要丧权失地。”韩公叔听得冷汗直流,这如何是好?公孙衍不急不慢地答道:“您为什么不把一些政事交给我来处理呢?如果我不用战争手段,却能让魏王得利,魏王定会抛弃张仪而重用我,这样做对韩国也是有利的。”
1707015038
1707015039 两权相害取其轻。韩国迫于压力,同意公孙衍的意见,出让部分国家权力,以避免战争的发生。公孙衍不战而捞足好处,比起张仪的建议更胜一筹。老迈的魏惠王在公孙衍的游说下,又一次摇摆到了“合纵”的立场,以公孙衍为相,灰头土脸的张仪跌下神坛。
1707015040
1707015041 秦惠王拆散五国合纵的阴谋破产,勃然大怒,发兵攻打魏国,连下曲沃、平周等地。张仪丢了相位,待在魏国,闭门不出。秦惠王没有忘记这位纵横术大师,悄悄派人前往魏国,给张仪送去了很多礼物。直到四年后,张仪才又离开魏国,前往秦国。
1707015042
1707015043 与后来的乱世不同,战国时代的特色是纵横家左右政局的发展。
[ 上一页 ]  [ :1.70701499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