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20971
1707020972
魏惠王当即点兵十万,以庞涓为统帅,同时纠集小喽啰宋国、卫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杀向赵国。庞涓行军打仗还是颇有一套本领,他一路攻势凌厉,直杀到赵国首都邯郸城下,包围邯郸城。
1707020973
1707020974
邯郸告急!
1707020975
1707020976
赵成侯不得不紧急向楚国、齐国求援。
1707020977
1707020978
魏、赵之间的战争,很快演变成为一场世界大战。
1707020979
1707020980
1707020981
1707020982
1707020984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三 围魏救赵
1707020985
1707020986
我们必须说,到了战国时代,各路诸侯已经不像春秋时代那么讲信用、讲义气了,更多的是讲利益。凭什么要拯救赵国呢?首先得对自己有好处才行,要是没好处,谁愿意做这等赔本的买卖呢?
1707020987
1707020988
我们先来看看楚国人是怎么想的。
1707020989
1707020990
楚宣王接到赵国的告急求援信后,召大臣前来商量。要不要援赵呢?众说纷纭,有人说:“不要救赵国。魏国占有优势,必定狮子大开口,要求赵国割大片土地,赵国人肯定不会同意,要血战到底。我们坐山观虎斗,等他们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
1707020991
1707020992
大夫景舍反驳道:“魏国进攻赵国,最担心的事就是楚国从背后偷袭。如果我们不出兵,魏国就没有后顾之忧,而赵国却有灭亡的危险。这岂不是楚国与魏国勾结,一起图谋赵国吗?倘若赵国见楚国不出手相救,一怒之下向魏国投降,并联合魏国进攻楚国,那我们就麻烦了。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只出一小部分军队援救赵国,赵国一旦听说我们卷入战争,一定会拼力与魏国决战。同时,魏国人一旦发现我们只是虚张声势罢了,就不会轻易从赵国退兵,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做到让魏、赵两国两败俱伤。到时我们联合齐国、秦国,可以一举攻破魏国。”
1707020993
1707020994
这就叫损人利己。
1707020995
1707020996
楚宣王同意景舍的判断,派他率一支兵力不多的小分队,袭击魏国,搞些小骚扰。
1707020997
1707020998
魏惠王想当中原老大,可是真的太难了,为什么呢?因为魏国挡了别人的“财”路。秦国要向东扩张,必须打掉魏国;楚国要向北扩张,必须挤掉魏国;齐国要向西扩张,也得搬开魏国这个绊脚石。
1707020999
1707021000
赵国同时向齐国求援。
1707021001
1707021002
注意哦,赵成侯并不向秦国求援。作为三晋分裂出来的国家,他深知秦国是心腹之患,让秦国人来帮忙,岂不是引狼入室?
1707021003
1707021004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齐国人对援赵抗魏这件事,又有什么高见呢?
1707021005
1707021006
自从齐威王上台后,赵成侯一直向他示好。威王元年(公元前356年),两国君主在平陆会晤,赵成侯承认齐国作为大国的领袖地位。现在赵小弟有难了,作为大哥的齐威王是救还是不救呢?齐威王把文武百官召集过来,听听大家的看法。
1707021007
1707021008
宰相邹忌根本就不是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他马上跳出来说:“这不关我们的事情,还是不救的好。”
1707021009
1707021010
可是另一名大夫段干纶(或作段干朋)则反对说:“如果我们不出兵相救,不仅没有义气,而且对我们也不利。”
1707021011
1707021012
“哦?”齐威王对段干纶的说法很感兴趣,接着问:“为什么呢?”
1707021013
1707021014
段干纶答道:“倘若魏国兼并赵国,那对齐国有害无利。”
1707021015
1707021016
不错,让对手强大就等于削弱自己,齐威王点了点头道:“那好,寡人就出兵救援邯郸。”
1707021017
1707021018
“且慢,”只听得段干纶又发言了,“臣下所说的救援,并非直接把军队开到邯郸城外。我们的作法,应该是同时削弱赵、魏两个国家,把我们的利益最大化。那要怎么做呢?我的意见是,我们的打击对象不是赵国境内的魏军,而是向南进攻魏国境内的襄陵。我们不直接援助赵国,邯郸城难以长期坚守,势必落入魏军之手。我们等待魏军疲惫不堪之时,以逸待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样一来,赵国、魏国都将在战争中削弱实力,而我们将成为惟一的胜者。”
1707021019
1707021020
“好啊!”齐威王听得眉开眼笑。
[
上一页 ]
[ :1.70702097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