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2225e+09
1707022250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些无中生有的事情附会在苏秦身上呢?我想,这主要是出于平衡连横与合纵两大谋略的需要。纵横家的看家本领,一为连横,一为合纵。事实上秦国实施的连横战略是极其有效的,而东方诸侯也确实有过合纵主张,但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了平衡纵横家的两大看家法术,后世纵横家也要杜撰出一个所谓的合纵高手,结果就套到苏秦身上,遂使他成为神话般的人物。
1707022251
1707022252 倘若苏秦从坟墓中爬出来,他也认不得书上那个无所不能的“苏秦”了。对后世“纵横家”来说,他们不在乎这个“苏秦”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他的故事能激励自己就行。在苏秦身上,实际上寄托了纵横术士们的梦想,能从社会底层奋斗到权力高层,冲破身世、贫穷的种种束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这大概就是苏秦得以显名身后的原因罢。
1707022253
1707022254 如果要说苏秦的贡献,那就是他提出“合纵”的主张,这个外交新思维在战国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真正把东方诸侯合纵运动推向高潮的人,并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犀首)。与此同时,与“合纵”对抗的“连横”战略也横空而出,在秦国主持连横运动的人,则是张仪。在没有刀光血影的外交舞台上,纵横家们粉墨登场,奉献出一幕幕精彩的大戏。其中最精彩的对阵,当然是张仪与公孙衍的交锋。
1707022255
1707022256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位大师级纵横家的故事。
1707022257
1707022258
1707022259
1707022260
1707022261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1707019000]
1707022262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三 张仪的发迹史
1707022263
1707022264 张仪早年与苏秦一样遭遇过许多挫折,坎坷似乎是纵横家成长道路上必须修炼的课程,唯有坎坷,才能完全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1707022265
1707022266 据《史记》所载,张仪是魏国人,与苏秦是同门师兄弟,他的年龄可能比苏秦要小。在求学期间,他的聪明才智就让苏秦自叹弗如,他才思敏捷,巧舌如簧,天生就是一块纵横家的料。不过刚出道那会,他与苏秦一样,四处碰壁,狼狈不堪。
1707022267
1707022268 从鬼谷子那儿学成归来后,张仪自以为可以行走天下了,便开始了他的游说生涯。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他在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得到赏识。此时魏国正是魏惠王统治时期,也是魏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过渡期。魏国之衰从人才的流动也可看出一斑,商鞅、公孙衍、张仪等人都是由魏入秦,在魏国默默无闻,到了秦国反倒光芒四射,这说明魏惠王在吸纳人才上表现很差。
1707022269
1707022270 张仪家里很穷,可是他不甘心过小日子,不想种地或者打工,他自认为凭借自己非凡的口才,一定可以出人头地的。于是他来到了楚国,很快成为楚相国府里的门客,正当他以为可以平步青云时,不想却发生了一件事。一回,他与相国(令尹)一同喝酒,喝完酒后,相府丢失了一块玉璧,于是大家便怀疑是张仪偷的。相府的门人对相爷说:“张仪这小子家里贫穷,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您的玉璧。”大家一听,纷纷表示赞成,找个替罪羊多省事啊,于是把攻击矛头都对准了张仪。
1707022271
1707022272 就这样,张仪被抓起来,严刑拷打,遭鞭苔数百下,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咬紧牙关,死不承认。他也想过有可能被活活打死,多数人挨不住打就屈打成招了,可是他决不,因为他就算招了,也交不出玉璧。如果他承认自己是小偷,那政治前途就此画上一个句号了。所以张仪横下一条心,哪怕被打死,也不能承认这个罪名。宰相府的人尽管严刑逼供,可是毕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张仪就是小偷,最后也只能把半死不活的他给释放了。
1707022273
1707022274 体无完肤的张仪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心疼地说:“唉,夫君您要是不读书,不学游说之术,怎么会蒙受这等冤曲与耻辱啊。”
1707022275
1707022276 张仪张大嘴巴,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1707022277
1707022278 看着夫君那可爱的样子,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
1707022279
1707022280 “这就够了。”张仪乐呵呵地说。
1707022281
1707022282 这就是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乐观心态,而心态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信心将成就一个人的未来。
1707022283
1707022284 楚国是呆不下去了,要去哪呢?
1707022285
1707022286 张仪正在苦思冥想之际,有人跑来给他指明了一条路,来人对他说:“您不是跟苏秦是同学吗?现在他在赵国当大官了,您怎么不去投奔他呢?”张仪一听,一拍大腿,对啊,他已听说苏秦在赵国挂了相印,如今自己这么落魄,去找老同学准没错。于是他打点行装,动身前往赵国。
1707022287
1707022288 其实这位“指路者”正是苏秦派来的。苏秦的目的就是要把张仪引到赵国,因为他有一个大计划。可是张仪对此一无所知,他兴致冲冲地到了赵国后,马上前往苏秦的府邸,到了大门口,他递上名片,求见苏秦。可是苏秦早已暗中交待了府里的下人,既要留下张仪住几天,又不要引见给自己。这样,张仪在苏秦府中呆了几天,心急如焚,心里颇怪自己的老同学,怎么这人一富贵,就完全没有同窗之谊了呢?
1707022289
1707022290 几天后,终于有人来通报,可以见苏秦了。张仪心想,老同学总算还没忘了我呢。可是他哪知道,很快他就要被羞辱一番了。
1707022291
1707022292 张仪进到内堂,只见苏秦高高坐在堂上,见到他进来,也没吭声,只是用手略示意一下,下人便引张仪坐在下堂,离苏秦远远的,只能抬头仰望自己的同学。显然,苏秦故意坐得高高的,保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接下来,苏秦要关照老同学一下,他让人端上些食物赐给张仪。张仪一瞧,都是些下人们吃的菜肴,心里颇为不痛快。不想此时苏秦又奚落他道:“老同学哪,凭着你的才能,竟然穷困潦倒到这个地步,我真为你感到羞耻啊。当然了,我可以在赵侯面前举荐你一下,让你富贵,只是你不值得我这样做呢。”
1707022293
1707022294 张仪来的时候,本想着沾沾老同学的光,总能捞点好处,没想到吃下等食物,还要挨骂蒙羞,他不禁怒气冲冲。可是苏秦才不管他呢,等他吃完后,就象打发下人一样,把他打发走了。这下子张仪的自尊心遭到了空前打击,他走出苏秦府邸大门,恨恨地想:苏秦,你别得意,我以后得给你苦头吃才行。
1707022295
1707022296 此时的张仪自己一文不名,怎么报复呢?显然,如果他不能象苏秦那样,挂上某国的相印,那报复就是一句空话了。那要到哪一国呢?赵国最怕的国家是哪个呢?很显然是正在崛起中的秦国。那好,我就到秦国去吧。张仪下了决心,动身前往秦国。
1707022297
1707022298 只是张仪未尝想到,他是苏秦大计划中的一枚棋子。张仪离开后,苏秦这才对一位门客说出实情:“张仪是天下奇才,我都比不上他。如今我侥幸被赵国任用,赵国最大的敌人就秦国,而能够掌握秦国大权的人,只有张仪。只是张仪还没有时来运转,他现在穷困潦倒,很难有机会接近秦国君主。我怕他会贪图小利,以致于浪费成就大功业的机会,所以故意羞辱他,就是为了激发他的斗志。如今他动身前往秦国了,一路上会遇到许多麻烦,您帮我在路上照应他。”
1707022299
[ 上一页 ]  [ :1.707022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