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26796e+09
1707026796 朱英回答说:“您担任楚国宰相二十多年了,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形同国君。如今楚王病得奄奄一息,早晚要归天的。您辅佐年幼的国君,大权在握,跟伊尹、周公类似,等到君主长大成人了,再把政权交还给他。由此看来,整个楚国不都在您的掌控下吗?这就叫毋望之福。”
1707026797
1707026798 “那什么是毋望之祸呢?”春申君又问。
1707026799
1707026800 “李园以外戚把权,楚王一死,他就不能执掌国政了,到时就成了您的政敌。您要小心李园这个人,他不管兵事,却暗中豢养死士,这明摆着是针对您。只要楚王一死,他势必要抢先一步,入宫夺权,杀您灭口。这就是毋望之祸。”
1707026801
1707026802 “那谁又是毋望之人呢?”
1707026803
1707026804 “我。您安排我为郎中,只要楚王一死,李园入宫,我就替您杀了他。我就是毋望之人。”
1707026805
1707026806 听到这里,春申君笑了。他笑,是因为朱英根本不明白事情的真相。朱英哪里晓得,太子就是我春申君的儿子,而李园就是我的大舅子,我们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他怎么可能杀我呢?但春申君不能把真相说出来,只是笑着对朱英说:“你还是放心吧。李园只是个软弱的家伙,我对他特别好,哪是如你所说的那样呢?”
1707026807
1707026808 在春申君的三千门客中,有本领的人,恐怕也就只有这个朱英了。既然春申君不肯听自己的建议,朱英惟恐祸及自身,索性不辞而别,远走高飞了。
1707026809
1707026810 可是春申君的判断是大错特错。他认为李园与自己是坐在同一条船上,这是低估了李园的野心。楚王一死,太子继位,春申君作为生父,权力不可动摇,那么李园能当什么角色?倘若春申君死了,李园作为楚王的舅舅,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外戚,没有人可以跟他抗衡的。再说了,天底下知道太子身份的人就这几个,李园不杀春申君,难保春申君不杀他灭口呢。这就叫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1707026811
1707026812 春申君必须死,李园从计划实施的那一天起,这就是确定无疑的目标。
1707026813
1707026814 十七天后,楚考烈王没能躲过死神的召唤。果然不出朱英所料,楚王一死,李园抢先一步入宫,安排刺客埋伏在棘门。春申君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当他驾着马车赶到王宫时,刚步入棘门,埋伏在两旁的刺客手持利刃,发疯似地一拥而上。春申君何尝料想到有此变局,他根本没防备,既无警卫,身上也不曾穿戴铠甲。任凭他权倾楚国,但在此时此刻,在棘门之内,却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罢了。说实话,他根本连想的机会都有,几支利刃,如电光火石一般疾刺而来,直插入春申君体内。这位相国身体晃了几晃后,一头栽倒在地。刺客一手纠着他散落的头发,一手用锋利的刀残忍地割下其首级,往外一抛,扔出棘门外。
1707026815
1707026816 战国四公子中的最后一人,便以如此惨淡的下场走完人生。这个结局,不仅朱英看到了,十几年前荀子就预见到了。其实春申君并不是个糊涂人,但是他性格的弱点决定了他的命运,这可能跟他人生道路太顺有关系。在四公子中,春申君的权势最重,在楚考烈王上台后的二十五年里,他的地位没有遭到任何人的挑战。仕途过于坦荡,对人心的险恶估计不足,特别是不能分辨奸邪,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1707026817
1707026818 春申君死后,李园灭其家族。春申君所任用之人,也纷纷受排挤打击,其中也包括荀子。这位大学问家最后远离政治,终老于兰陵。惟一可以庆幸的是,春申君身死族灭后,实际上还留下一条血脉,他就是春申君与李小妹的儿子,继承王位的楚幽王。楚幽王与秦王嬴政一样,实际上都不是出于王族,只是两人的命运最后迥然不同。楚幽王十几岁便早夭了,而秦王嬴政最终成为一代大帝秦始皇。
1707026819
1707026820 李园这个来自赵国的阴谋家最终成为楚国宰相,可是经此一折腾,一度复兴的楚国很快又走下坡路了。楚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十五年后,楚国亡于秦国之手。
1707026821
1707026822 自从信陵君窃符救赵后,东方六国本有机会团结一致共同对抗秦国。可惜的是,东方君主中没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各国都心怀鬼胎,各自盘计自身利益,遂使合纵运动成为一句空谈。屋漏偏逢连夜雨。信陵君遭排挤郁郁而终,魏国复弱;燕赵打了十几年战争,严重消耗双方实力;楚国政局动荡,春申君死于非命。这一连串事件,最终令东方诸国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1707026823
1707026824
1707026825
1707026826
1707026827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1707019042]
1707026828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十二章 秦王嬴政
1707026829
1707026830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1707019043]
1707026831 一 从商贾到政客:吕不韦
1707026832
1707026833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太子嬴政被立为秦王,他就是历史上最雄才伟略的君主秦始皇。当时他年仅十三岁,国家大事全决于宰相吕不韦,年轻的秦王尊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他与秦王嬴政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1707026834
1707026835 我们且从头说起吧。
1707026836
1707026837 吕不韦是卫国人,从事经商生意。卫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出过不少大人物,比如吴起、商鞅等。到了吕不韦时,卫国的国力更加衰微,不断遭到魏国的蚕食。在这样一个乱世里,吕不韦却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的生意遍及魏、韩、赵等国,后来定居于阳翟,成为一名大富翁。倘若吕不韦只是打点他的生意,恐怕也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名,更谈不上有大作为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了一个挤身政界的良机。
1707026838
1707026839 由于秦昭王在位时间特别长,秦国太子悼当了许多年的太子,也无缘王位,在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时死了。两年后,安国君被立为秦国太子。安国君当时四十岁左右,儿子众多,有二十几个,可是偏偏他的正室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出于外交的需要,秦国需要派一位公子到赵国当人质,挑来挑去,最后挑了安国君的一个儿子,他的名字叫子楚(又名异人)。当人质可不是好玩的,特别是秦、赵两国都是强国,随时可能爆发战争,两国关系一旦恶化,人质性命难保。子楚在安国君的二十几个儿子中,按年龄排列,不算大也不算小。他是夏姬所生,母亲不得宠,这也决定了他在一大帮兄弟中混得不好,所以当人质这种倒霉事,就落到他的头上了。
1707026840
1707026841 子楚实在有理由为自己的命运嗟叹,在王室家族中,他不得宠,在赵国当人质,更是落魄。秦国政府根本不理会人质的安全,多次出兵攻打赵国,令赵国人相当恼怒,只是当时两国军事冲突规模尚小,赵国才没有处死人质子楚。不要看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他的待遇可不怎么样。在赵国期间,他入不敷出,日常费用尚且不足,还得养车养马,可以说是捉襟见肘,狼狈不堪。混到这种地步,子楚也不禁产生自卑的心态。
1707026842
1707026843 可是有一个人却对子楚产生兴趣了,这个人便是大富商吕不韦。
1707026844
1707026845 当时吕不韦正在赵国首都邯郸做生意,别看他是个生意人,其实很有政治投机眼光。他对秦国的政局十分熟悉,此时秦昭王已经年老,他一死,太子安国君便继位,到时他最宠爱的华阳夫人就是王后了。可是华阳夫人并无子嗣,到时谁来继承呢?吕不韦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在子楚身上投资呢?倘若通过自己的运作,把子楚推上秦王的宝座,那自己岂不是成为秦王的恩人么?
[ 上一页 ]  [ :1.7070267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