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35236
赖国故城西北有蛤蜊山遗址。据民间传说,赖国始祖叔颖的老婆有拜月的特殊爱好,于是老赖为老婆在这里挖了个拜月池;蛤蜊山上面还有赖国九烈女墓,说的是赖国被楚灵王灭亡后,灵王看上了九个漂亮的赖国少女,想要收入寝宫。九个少女不甘受辱,组团投湖自尽了。没有被迁到鄢地的赖国钉子户把九具尸体捞了出来,筑造了一个小坟头,就被称作赖国九烈女墓了。包信镇现在建有叔颖公陵园,2012年还有上千个赖姓人在那里举办祭祖大典呢。
1707035237
1707035238
1707035239
1707035240
1707035242
先秦古国志 东不羹、西不羹
1707035243
1707035244
国名:不羹(东不羹)
1707035245
1707035246
方位:今河南舞阳
1707035247
1707035248
姓:?
1707035249
1707035250
建立:?
1707035251
1707035252
灭亡:前534—前531年灭于楚灵王
1707035253
1707035254
国名:不羹(西不羹)
1707035255
1707035256
方位:今河南襄城
1707035257
1707035258
姓:?
1707035259
1707035260
建立:?
1707035261
1707035262
灭亡:前534—前531年灭于楚灵王
1707035263
1707035264
东不羹和西不羹,是不知从何时建立的两个小国。其中东不羹在现在河南舞阳一带,西不羹在现在河南襄城一带。前534—前531年,楚灵王北上灭亡陈国、蔡国和东不羹、西不羹四国,将楚国的前线向北推进。为了巩固四地的防御,灵王在四地设置县,每县大约留下三万兵力。楚国大夫申无宇认为这四县“尾大不掉”,势力太强最终会威胁楚王的统治,但是灵王没听。两年之后,灵王弟公子比、公子黑肱以及陈、蔡的遗民造反,时任蔡公的公子弃疾倒戈加入,走投无路的楚灵王自杀身亡。之后公子弃疾又用计使公子比、公子黑肱自杀,自己登位是为楚平王。楚平王为了稳定局势恢复了陈、蔡二国,但东不羹和西不羹因为太弱小,还是没有被楚国吐出来。
1707035265
1707035266
1707035267
1707035268
1707035270
先秦古国志 唐国
1707035271
1707035272
国名:唐
1707035273
1707035274
方位:今河南唐河
1707035275
1707035276
姓:姬
1707035277
1707035278
建立:西周时期
1707035279
1707035280
灭亡:前505年灭于楚昭王
1707035281
1707035282
主要人物:唐惠侯、唐成公
1707035283
1707035284
说到唐国,大家最早肯定想到唐尧的唐国。在西周初年,唐国被周成王灭亡,并封给弟弟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儿子燮改国号为晋,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晋国。而“唐国”的名字,却不知何时由另外一支姬姓带到今河南唐河一带,作为“汉阳诸姬”的一员牵制楚国北上。当然效果不是很好,唐国的亲戚们差不多被楚国吃了个精光,唐国倒是审时度势,依附楚国而苟延残喘。前597年,唐国国君跟随楚庄王参加邲之战,楚军先击败晋国中军,然后楚庄王派人去告诉唐惠侯说:“寡人没有品德又贪婪,以致遇见了大敌,然而要是寡人打不过,不也是您的耻辱吗?还请借点兵啊!”意思是你老唐别光顾着做后勤,还得跟我上前线去。唐惠侯只得联合楚将潘党攻击晋国上军,不过晋国上军统帅士会足智多谋,在敖山设置伏兵迎敌,楚唐联军没有获得显著的胜利。
1707035285
[
上一页 ]
[ :1.7070352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