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64257e+09
1707064257
1707064258 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      《周书·多方》
1707064259
1707064260 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      《周书·文侯之命》
1707064261
1707064262 牿之伤,汝则有常刑!      《周书·费誓》
1707064263
1707064264 乃越逐不复,汝则有常刑!      《周书·费誓》
1707064265
1707064266 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      《周书·费誓》
1707064267
1707064268 峙乃糗粮,无敢不逮;汝则有大刑!      《周书·费誓》
1707064269
1707064270 甲戌,我惟筑,无敢不供,汝则有无余刑,非杀。      《周书·费誓》
1707064271
1707064272 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无敢不多,汝则有大刑!      《周书·费誓》
1707064273
1707064274 1.17.4 “则”表示条件的语义关联。
1707064275
1707064276 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周书·秦誓》
1707064277
1707064278 1.18 兹,凡61见,主要用作副词、指示代词、连词,作关联副词用凡2见。
1707064279
1707064280 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      《周书·酒诰》
1707064281
1707064282 《经传释词》:“兹,犹‘斯’也。《书·酒诰》曰:‘朝夕曰:祀兹酒。’言朝夕戒之曰:惟祭祀斯用酒也。故下文曰:‘饮惟祀。’昭七年《左传》曰:‘三命兹益共。’二十六年《传》曰:‘若可,师有济也;君而之继之,兹无敌矣。’‘兹’字亦与‘斯’同。”[144]《词诠》作“承接连词”[145]。《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副词。表示事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译为‘才’之类。”“为‘作’之借。兹酒,即‘才酒’,(兹)精纽之部。与‘作’精精双声。”[146]“兹”当作关联副词。《立政》还有一见: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
1707064283
1707064284 1.19 作,凡98见,可用作副词和动词。关联副词凡5见,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或存在,可译为“才”。
1707064285
1707064286 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晢,聪作谋,睿作圣。      《周书·洪范》
1707064287
1707064288 《说文·人部》:“作,起也。”[147]引申为“始”。《经传释词》:“作,始也。家大人曰:‘作’之言‘乍’也,乍者,始也。”[148]《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作’之训‘始’为‘才’义,当由其动词‘开始’之义引申虚化而来。作乂,即‘始治’,亦‘才治’。”[149]
1707064289
1707064290 1.20 否则,复音副词,凡3见,用作关联副词。
1707064291
1707064292 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书·无逸》
1707064293
1707064294 《经传释词》:“《汉石经》:‘否’作‘不’,不则,犹‘于是’也。言既已妄诞,于是轻侮其父母也。”[150]
1707064295
1707064296 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书·无逸》
1707064297
1707064298 《经传释词》:“言民于是厥心违怨,于是厥口诅祝也。”[151]
1707064299
1707064300 1.21 丕则,凡2见,用作关联副词1见。
1707064301
1707064302 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      《周书·无逸》
1707064303
1707064304 《经传释词》:“言是人于是有过也。《传》谓‘是人则大有过’,既误训大,又乱其字之先后矣。”[152]《尚书易解》:“丕则,犹言‘于是’。”[153]
1707064305
1707064306 1.22 丕乃,凡4见,用作关联副词3见。
[ 上一页 ]  [ :1.7070642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