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64354
犹、攸。上古皆为喻纽幽韵,二者双声叠韵。
1707064355
1707064356
即、作。即,精纽质韵;作,精纽铎韵;二者双声。
1707064357
1707064358
尚、矧。尚,禅纽阳韵;矧,书纽真韵;二者皆为舌音,声母旁纽;韵皆为阳声韵,亦可旁转相通。
1707064359
1707064360
庸、用。上古皆为喻纽东韵,二者双声叠韵。
1707064361
1707064362
上述各组关联副词不仅声韵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用法亦相通。关联副词是语法意义最为稳定的一类副词。有些关联副词又与连词相配用于复句的连接,一经定型,基本不变。当然语言交际简约化的规约,关联副词内部的声韵联系又成了同义类化的催化剂。
1707064363
1707064364
1707064365
1707064366
1707064368
《尚书》诠释研究 (三)时间副词
1707064369
1707064370
1.时间副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1707064371
1707064372
时间副词主要表示与动作行为等有关的时间,既可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也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的时间状态。诸如:快慢缓急、短暂永久;等等。今文《尚书》的时间副词凡41个。即:比、常、初、徂、典、方、姑、古、即、极、疾、既、将、今、旧、俊、弥、末、乃、其、日、时、始、肆、往、昔、遐、先、新、彝、已、庸、永、用、攸、允、哉、肇、终、兹、作。
1707064373
1707064374
1.1 比,时间副词仅1见,表示“近”的意思,可译为“近来”“近日”。
1707064375
1707064376
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 《周书·多士》
1707064377
1707064378
《白话尚书》:“比,近日。”[160]在文献语言中,“比”常和表示时间的名词如“年”“岁”等构成表示时间的短语“比年”“比来”等,可译为“近年”“每年”“近来”等,说详《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707064379
1707064380
1.2 常,凡14见。可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副词2见。
1707064381
1707064382
《助字辨略》:“常,犹‘时时’也。”[161]《词诠》:“常,时间副词,恒也。”[162]“常”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和经常,可译为“时时”“时常”“经常”。
1707064383
1707064384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商书·盘庚上》
1707064385
1707064386
“常”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个常用时间副词,还经常叠用构成叠音副词“常常”。
1707064387
1707064388
1.3 初,凡9见,可用作名词和副词。主要作时间副词,指动作行为的第一次发生,或者指发生后最初的那段时间,5见。《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163]《说文解字注》:“引申为凡始之称。”[164]
1707064389
1707064390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 《周书·康诰》
1707064391
1707064392
王乃初服。 《周书·召诰》
1707064393
1707064394
若生子,罔不坨厥初生,自贻哲命。 《周书·召诰》
1707064395
1707064396
知今我初服,宅新邑。 《周书·召诰》
1707064397
1707064398
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 《周书·多士》
1707064399
1707064400
1.4 徂,凡4见,可作动词和副词。时间副词仅1见,表示现在时间。
1707064401
1707064402
徂兹淮夷、徐戎并兴。 《周书·费誓》
1707064403
[
上一页 ]
[ :1.70706435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