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64730
1707064731
1707064732
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 《商书·微子》
1707064733
1707064734
《尚书易解》:“旧,久也。”[192]
1707064735
1707064736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 《周书·无逸》
1707064737
1707064738
《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郑玄曰:“旧,犹久也。”[193]《史记·殷本纪》引“旧”亦作“久”也。
1707064739
1707064740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 《周书·无逸》
1707064741
1707064742
《尚书今古文注疏》引马融曰:“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间。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194]《说文》以“旧”为鸟名,或体从鸟,休声,一说即今之猫头鹰。《说文·久部》亦有“久”字,“以后灸之,像人两胫后有距也。”[195]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古人治病,燃艾灼体谓之灸,‘久’即‘灸’之初字也。字形从卧人,人病则卧床也。末画像以物灼体之形。”[196]久,为“灸”之初文,本为动词。旧、久同音,作时间副词皆为假借。
1707064743
1707064744
1.16 俊,凡13见,可作形容词、名词和副词。时间副词语例凡2见,表示“长久地”“久远地”。
1707064745
1707064746
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 《周书·立政》
1707064747
1707064748
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 《周书·文侯之命》
1707064749
1707064750
《说文·人部》:“俊,材千人也。”[197]郑玄《皋陶谟》“俊乂在官”注:“才德过千人为俊。”[198]“俊”义为名词。俊,通“骏”。《尔雅·释诂》:“骏,长也。”[199]
1707064751
1707064752
1.17 弥,仅1见,用作时间副词,可译为“最终地”。
1707064753
1707064754
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 《周书·顾命》
1707064755
1707064756
《尚书易解》:“弥,终也。”[200]后来副词“弥”和动词“留”凝固成双音节词,表示久病不愈的意思。《白话尚书》:“弥留,最终留于人世。”[201]
1707064757
1707064758
1.18 末,凡4见,可用作形容词和副词。时间副词2见。《词诠》:“末,时间副词,晚也。”[202]皆表最后时间的动作行为,可译为“最终”“最后”“终于”。
1707064759
1707064760
王末有成命,王亦显。 《周书·召诰》
1707064761
1707064762
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 《周书·立政》
1707064763
1707064764
“末”在上古汉语中还可作否定副词和表示禁戒的语气副词,但今文《尚书》未见用例。有学者认为作否定副词或“未”之形误,作语气副词或“毋”“勿”之借。末、毋、勿,上古皆为明纽字。
1707064765
1707064766
1.19 乃,凡255见,可用作连词、副词、代词和语助词。时间副词4见,有三种用法。
1707064767
1707064768
1.19.1 “乃”表动作行为即要发生,可译为“即将”。
1707064769
1707064770
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 《商书·盘庚上》
1707064771
1707064772
《尚书易解》:“乃,犹即也。”[203]
1707064773
1707064774
1.19.2 “乃”表示“开始”义。
1707064775
1707064776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 《周书·金縢》
1707064777
1707064778
《尚书易解》:“‘乃命’之‘乃’,始也,初也,见《词诠》。”[204]文献语言中“乃”亦常训“始”。《汉书·贾谊传》:“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205]颜师古注:“乃,始也。”[206]
1707064779
[
上一页 ]
[ :1.7070647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