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67581e+09
1707067581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      《商书·汤誓》
1707067582
1707067583 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商书·盘庚下》
1707067584
1707067585 尚桓桓,如虎如貔。      《周书·牧誓》
1707067586
1707067587 桓桓,威武的样子。
1707067588
1707067589 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      《周书·多方》
1707067590
1707067591 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      《周书·顾命》
1707067592
1707067593 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周书·顾命》
1707067594
1707067595 《孔传》:“天子称同姓诸侯曰伯父。”[455]胥,互相。暨,与。
1707067596
1707067597 尔尚敬逆天命,以奉我一人!      《周书·吕刑》
1707067598
1707067599 于民之中,尚明听之哉!      《周书·吕刑》
1707067600
1707067601 1.9.2 尚,表示揣测语气。凡1见。
1707067602
1707067603 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周书·秦誓》
1707067604
1707067605 《说文·八部》:“尚,曾也,庶几也。”[456]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庶几,冀及之词。”[457]在今文《尚书》中“尚”亦主要作“冀及之词”,表示祈使语气的8个语例,自《牧誓》至《吕刑》的6个语例皆表命令,可译为“希望”“愿”之类。在今文《尚书》中“尚”还有9个语例用作关联副词,修饰谓语表示事物的残存状态或事情的继续,可译为“还”“还是”“仍然”等,或为“冀及之词”词汇意义的脱落,语法关联意义增强的结果。
1707067606
1707067607 1.10 庶,凡75见,可作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语气副词凡2见,表揣度、猜测语气,今译为“大概”“或许”之类
1707067608
1707067609 予惟曰:“庶有事。”      《周书·洛诰》
1707067610
1707067611 皆听朕言,庶有格命。      《周书·吕刑》
1707067612
1707067613 《尔雅·释言》:“庶,幸也。”[458]“庶”用作副词在文献语言中多表“侥幸”之意。也表示希望出现某种情况,用于祈使句。
1707067614
1707067615 1.11 翼,凡11见,可用作动词和副词。语气副词2见,表示推测语气。
1707067616
1707067617 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周书·大诰》
1707067618
1707067619 翼,或,或许。《尚书易解》:“翼,今按当读为‘意’,犹‘或’也。‘翼’与‘意’古音相同。”[459]《大诰》还有一个语例:“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翼”亦读为“意”,“或许”的意思。《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广雅》:‘意,疑也。’《古书虚字集释》:‘意,为犹‘或’也。’‘意’有‘臆’即揣度之义,作动词,其训‘或’作副词,当由此虚化而来。”[460]
1707067620
1707067621 1.12 义,凡16见,可用作形容词和名词。副词仅1见,表肯定语气。
1707067622
1707067623 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周书·大诰》
1707067624
1707067625 《尚书覈诂》:“义,《礼记·中庸》注:义者,宜也。”[461]《说文·我部》:“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462]“义”本指自己庄严的仪容举止,由“我”“羊”会意。“义”训“宜”,或“宜”之借。上古“义”“宜”皆为疑纽歌韵的字,双声叠韵例得相通。“义”在文献语言中还常用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认为某一动作行为按真理正义应如何如何。(详《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义”副词例释,页697-698。)
1707067626
1707067627 1.13 在,凡102见,可用作介词、动词和副词。用作语气副词仅1见,可译为“终归”“终会”之类。表示对未来动作行为最终结果的预测。
1707067628
1707067629 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周书·君奭》
1707067630
[ 上一页 ]  [ :1.70706758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