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068202e+09
1707068202
1707068203 [123] 余德泉:《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页438。
1707068204
1707068205 [124]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72。
1707068206
1707068207 [125]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363。
1707068208
1707068209 [126] 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页152。
1707068210
1707068211 [127]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页213。
1707068212
1707068213 [128]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页3212。
1707068214
1707068215 [129] 徐仁甫:《广释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页84。
1707068216
1707068217 [130]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页182。
1707068218
1707068219 [131] 尹君:《文言虚词通释》,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620。
1707068220
1707068221 [132]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75。
1707068222
1707068223 [133]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454。
1707068224
1707068225 [134] 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页44。
1707068226
1707068227 [135]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页256。
1707068228
1707068229 [136]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页169。
1707068230
1707068231 [137]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3。
1707068232
1707068233 [138]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1。
1707068234
1707068235 [139] 周秉钧:《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页101。
1707068236
1707068237 [140] 周秉钧:《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页95。
1707068238
1707068239 [141]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0。
1707068240
1707068241 [142]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380。
1707068242
1707068243 [143]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页222。
1707068244
1707068245 [144]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68。
1707068246
1707068247 [145]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266。
1707068248
1707068249 [146] 余德泉:《古汉语同义虚词类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页631。
1707068250
1707068251 [147]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页165。
[ 上一页 ]  [ :1.7070682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