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068831
[437]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页190。
1707068832
1707068833
[438]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31。
1707068834
1707068835
[439] 杨筠如:《尚书覈诂》,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页122。
1707068836
1707068837
[440] 钱宗武:《汉语论丛》,香港21世纪中国国际网络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页102。
1707068838
1707068839
[441]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244。
1707068840
1707068841
[442] 周秉钧:《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页145。
1707068842
1707068843
[443]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24。
1707068844
1707068845
[444] 周秉钧:《白话尚书》,岳麓书社,1990年,页85。
1707068846
1707068847
[445]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08。
1707068848
1707068849
[446]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09。
1707068850
1707068851
[447]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161。
1707068852
1707068853
[448]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161。
1707068854
1707068855
[449] 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1707068856
1707068857
[450]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164。
1707068858
1707068859
[451]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岳麓书社,1985年,页104。
1707068860
1707068861
[452]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页262。
1707068862
1707068863
[45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经韵楼藏版影印本,1981年,页620。
1707068864
1707068865
[454] 杨树达:《词诠》,中华书局,1954年,页239。
1707068866
1707068867
[455]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页244。
1707068868
1707068869
[456]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页28。
1707068870
1707068871
[457]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216。
1707068872
1707068873
[458] (宋)邢昺:《尔雅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页2583。
1707068874
1707068875
[459] 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页160。
1707068876
1707068877
[460]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页284。
1707068878
1707068879
[461] 杨筠如:《尚书覈诂》,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页163。
1707068880
[
上一页 ]
[ :1.70706883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