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23536
江上波夫:《騎馬民族国家》,东京:平凡社,1986。
1707123537
1707123538
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太岗寺工作组:《南京西善桥太岗寺遗址的发掘》,《考古》1962年第3期,第117—124页。
1707123539
1707123540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参考数据》1955年第5期,第58—62页。
1707123541
1707123542
蒋赞初:《关于江苏的原始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第35—43页。
1707123543
1707123544
蒋赞初:《关于秦淮河流域古代文化的一些问题》,载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707123545
1707123546
蒋智由:《中国人种考》,上海:华通书局,1929。
1707123547
1707123548
靳枫毅:《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1989年第8期,第17—43页。
1707123549
1707123550
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第177—208页。
1707123551
1707123552
喀左县文化馆:《记辽宁喀左县后玟村发现的一组陶器》,《考古》1982年第1期,第108—109页。
1707123553
1707123554
喀左县文化馆等:《辽宁省喀左县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文物》1977年第12期,第23—27、43页。
1707123555
1707123556
喀左县文化馆等:《辽宁喀左北洞村出土殷周青铜器》,《考古》1974年第6期,第364—372页。
1707123557
1707123558
李殿福:《建平孤山子﹑榆树林子青铜时代墓葬》,《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2期,第1—9、77页。
1707123559
1707123560
李峰:《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第265—283页。
1707123561
1707123562
李恭笃、高美骏、冯永谦:《内蒙古赤峰县四分地东山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5期,第420—429页。
1707123563
1707123564
李恭笃:《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第1—12、81页。
1707123565
1707123566
黎光明﹑王元辉:《川西民族调查记录(1929)》,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
1707123567
1707123568
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1707123569
1707123570
李经汉、梁宝玲:《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10期,第877—893页。
1707123571
1707123572
李庆发﹑张克举:《辽西地区燕秦长城调查报告》,《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2期,第41—42页。
1707123573
1707123574
李庆龙:《明人董越有关朝鲜著作与明人对朝鲜的认识》,《史原》1993年第19期,第173—212页。
1707123575
1707123576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
1707123577
1707123578
李学勤:《宜侯夨簋与吴国》,《文物》1985年第7期,第13—16、25页。
1707123579
1707123580
李学勤:《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文物》1980年第8期,第35—40、84页。
1707123581
1707123582
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707123583
1707123584
梁星彭:《〈论先周文化〉商榷》,《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第86—91页。
1707123585
[
上一页 ]
[ :1.7071235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