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23582
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707123583
1707123584
梁星彭:《〈论先周文化〉商榷》,《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4期,第86—91页。
1707123585
1707123586
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建平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2期,第11—29页。
1707123587
1707123588
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辽宁喀左南洞沟石椁墓》,《考古》1977年第6期,第373—375页。
1707123589
1707123590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第5期,第306—309页。
1707123591
170712359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喀左县博物馆:《喀左和尚沟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第110—115页。
1707123593
1707123594
辽宁省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宁城县南山根的石椁墓》,《考古学报》1973年第2期,第27—39页。
1707123595
1707123596
林幹:《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07123597
1707123598
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载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707123599
1707123600
林向荣:《阿坝藏族自治州双语使用情况调查》,《民族语文》1985年第4期,第42—48、41页。
1707123601
1707123602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南京: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1707123603
1707123604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1707123605
1707123606
刘观民:《内蒙古赤峰市大甸子墓地述要》,《考古》1992年第4期,第304—309页。
1707123607
1707123608
刘观民、徐光冀:《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第117—140页。
1707123609
1707123610
刘观民﹑徐光冀:《内蒙古东部地区青铜时代的两种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年创刊号,第5—14页。
1707123611
1707123612
刘幻真:《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6期,第485—496页。
1707123613
1707123614
刘节:《古邢国考》,《禹贡》半月刊第4卷第9期,1947。
1707123615
1707123616
刘来成:《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考古》1966年第5期,第231—242页。
1707123617
1707123618
刘启益:《西周夨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第42—46页。
1707123619
1707123620
刘廷善:《内蒙古宁城县小榆树林子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5年第12期,第619—621页。
1707123621
1707123622
刘兴:《东南地区青铜器分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第90—101页。
1707123623
1707123624
刘兴、季长隽:《江苏丹阳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文物》1980年第8期,第3—6页。
1707123625
1707123626
刘兴﹑吴大林:《江苏溧水县拓塘﹑乌山土墩墓清理简报》,《文物数据丛刊》1982年第6期,第73—77页。
1707123627
1707123628
刘兴﹑吴大林:《谈谈镇江地区土墩墓的分期》,《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期,第79—85页。
1707123629
1707123630
卢连成:《扶风刘家先周墓地剖析——论先周文化》,《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第37—48、56页。
1707123631
[
上一页 ]
[ :1.70712358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