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23818e+09
1707123818 张长寿﹑梁星彭:《关中先周青铜文化的类型与周文化的渊源》,《考古学报》1989年第1期,第1—22页。
1707123819
1707123820 张静﹑田子义﹑李道升:《朝阳小波赤青铜短剑墓》,《辽海文物学刊》1993年第2期,第15—17页。
1707123821
1707123822 张筱衡:《散盘考释》,《人文杂志》1958年第3、4期。
1707123823
1707123824 张学正、张朋川、郭德勇:《谈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的分期和相互关系》,载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第50—71页。
1707123825
1707123826 张映文﹑吕智荣:《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第47—56页。
1707123827
1707123828 张永年:《关于“湖熟文化”的若干问题》,《考古》1962年第1期,第32—37页。
1707123829
1707123830 张镇洪:《建平水泉夏家店文化遗址兽骨研究》,《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1期,第57—63、102页。
1707123831
1707123832 张忠培等:《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载苏秉琦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707123833
1707123834 赵青芳:《南京市北阴阳营第一﹑二次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第7—23页。
1707123835
1707123836 赵生琛:《青海大通上孙家寨的匈奴墓》,《文物》1979年第4期,第49—53页。
1707123837
1707123838 赵松乔:《中国沙漠﹑戈壁的形成和演变》,载《中国干旱地区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707123839
1707123840 镇江市博物馆﹑丹徒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丹徒大港母子墩西周铜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5期,第1—10页。
1707123841
1707123842 镇江市博物馆等:《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3期,第151—154页。
1707123843
170712384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第29—62页。
1707123845
170712384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发掘记略》,《考古学集刊》1989年第6期,第123—142页。
1707123847
170712384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药王庙﹑夏家店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1期,第111—143页。
1707123849
1707123850 周法高:《金文诂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
1707123851
1707123852 朱贵:《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第63—70页。
1707123853
1707123854 朱士光:《评毛乌素沙地形成与变迁问题的学术讨论》,《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第17—27页。
1707123855
1707123856 朱永刚:《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初步研究》,载苏秉琦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707123857
1707123858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载《竺可桢全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707123859
1707123860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7。
1707123861
1707123862 姿念恩:《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1期,第973—981、1003页。
1707123863
1707123864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707123865
1707123866 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1982年第6期,第66—72页。
1707123867
[ 上一页 ]  [ :1.70712381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