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42083e+09
1707142083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带:衣带。】,泰山若厉【厉:磨刀石。】,国以永宁,爰【爰:于是。】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陵夷:衰微。】衰微也。
1707142084
1707142085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秏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1707142086
1707142087 太史公说:古代臣子的功勋分为五等,凭借德行创建基业、安定国家的,称之为“勋”;凭借进言立功的,称之为“劳”;凭借武力立功的,称之为“功”;表明功劳等级的,称之为“伐”;计算他们资历长短的,称之为“阅”。封爵的誓言上说:“即使黄河像衣带一样细了,泰山像磨刀石一样小了,也要使封国永远安宁,恩泽延续到子孙后代。”当初开始封爵,未尝不是想巩固国家的根本,但到了后来,它的枝叶却逐渐衰败、微弱下去了。
1707142088
1707142089 朱东润:“读史之功,莫甚于读表,其所得往往有出于纪传世家以外者。余读《高祖功臣侯年表》,知诸侯功状,史迁皆有所本以资移录,其间存亡攻守之故,迁亦未能尽悉。”
1707142090
1707142091 我读了高祖对功臣封侯的记载,考察当初分封的爵位到后来之所以丧失的情况,认为:实际情况与传闻截然相反!《尚书·尧典》上说“要使万国的诸侯协调和睦”,这“万国的诸侯”变迁不断,到夏、商时期,已经有千年之久了。周初时期曾分封了八百个诸侯,到了幽王、厉王之后的诸侯的史迹,出现在《春秋》上。《尚书》上所记载的唐尧、虞舜所封的侯伯,历经夏、商、周三代,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们还能保全自己的封爵,并能够作为屏藩来保卫周天子,这难道不是由于他们能够坚守仁义,遵循周天子的法规的缘故吗?汉朝在创建之后,受封的功臣有一百多人。当时,天下才初步安定,原本大城名都中的人口大多逃亡在外,留存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二三。所以,大的诸侯的封邑不超过一万户,小的诸侯的封邑只有五六百户。过了几代之后,老百姓重新返回乡里,户口逐渐繁衍,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代,有的封邑的人口的数量竟能达到四万,甚至小侯的封户也成倍地增长,因而他们的财富也迅速汇集起来。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却因此而骄奢自满,忘记了他们的祖先在创业时的艰难,专干一些邪恶放荡的事情。到武帝太初之时,只过了百年的时间,保存下来的侯爵只剩下五个,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全都耗费殆尽了。国家的法网日渐严谨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也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认真真地对待当世的禁令。
1707142092
1707142093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绲:同“混”。】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着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1707142094
1707142095 生活在当今之世,要记住古人处世的道理,是因为可以引以为鉴,当然,古今的做法未必全都相同。作为帝王的人要各自有不同的礼法和政务,最重要的是应该以成功的经验作为准则,哪能混同一致呢?分析诸侯王能够得到尊重、宠幸或遭受废弃、屈辱的原因,也是在当今时代能够取得成功或遇到失败的道理所在,何必专门去寻找古代的传闻呢?于是,我便仔细地考察了诸侯王被废立的始末,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并附以文字说明,但其中也有一些没能够详尽地记录下来。我只记述了那些清楚明确的材料,那些有疑问的地方就没有记录。如果后世有人想推究和阐述高祖分封功臣的原委,这个表就可以提供参考。
1707142096
1707142097
1707142098
1707142099
1707142100
1707142101
1707142102
1707142103
1707142104
1707142105
1707142106
1707142107
1707142108
1707142109
1707142110
1707142111
1707142112
1707142113
1707142114
1707142115
1707142116
1707142117
1707142118
1707142119
1707142120
1707142121
1707142122
1707142123
1707142124
1707142125
1707142126
1707142127
1707142128
1707142129
1707142130
1707142131
1707142132
[ 上一页 ]  [ :1.7071420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