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4601e+09
1707146010
1707146011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晏平仲:晏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1707146012
1707146013 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蘧qú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1707146014
1707146015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夫子:指孙林父。】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1707146016
1707146017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叔向:姓羊舌,名肸,晋国大夫。】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1707146018
1707146019 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1707146020
1707146021 七年,楚公子围弑其王夹敖而代立,是为灵王。十年,楚灵王会诸侯而以伐吴之朱方,以诛齐庆封。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十二年,楚复来伐,次于干谿,楚师败走。
1707146022
1707146023 十七年,王余祭卒,弟余眜立。王余眜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焉。
1707146024
1707146025 四年,王余眜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于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则王余眜后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余眜之子僚为王。
1707146026
1707146027 季札离开鲁国,又出使到齐国。他劝晏平仲说:“您赶快交出封地和权力。没有了封地和政权,才能免除灾难。齐国的政权将要易手,在不能确定归入谁手之时,灾难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晏子通过陈桓子将自己的封地和权力都交了出去,所以他才在栾施、高强两大豪门的权力斗争中幸免于难。
1707146028
1707146029 季札离开齐国,出使到郑国。他见到子产,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他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荒淫奢侈,灾难即将到来,政权一定会落入您的手中。一旦您主政,要谨慎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就会衰败。”季札离开郑国,前往卫国,他对蘧援、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道:“卫国有很多的君子,没有祸患。”
1707146030
1707146031 季札从卫国前往晋国,准备在宿地住下时听到了钟声,他说道:“真奇怪啊!我听说,有辩才却不修德行,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孙林父得罪了君王还住在这里,害怕还来不及,怎么还在敲钟奏乐?孙林父住在这里,就好像燕子在幕布上筑巢一样非常危险。君王还没有安葬,可以敲钟奏乐吗?”于是离开这里,孙林父听到了季札的话,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听过奏乐。
1707146032
1707146033 季札前往晋国,对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的国政将要落到你们三家手中了吧!”他将要离开晋国,对叔向说道:“您一定要努力啊!晋国国君奢侈无度但是还有很多良臣,大夫们都很富有,政权将落到那三家手中。您为人正直,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免遭祸患。”
1707146034
1707146035 季札刚从吴国出来出使的时候,北上的途中曾经去拜访徐国的国君。徐君很喜欢季札的宝剑,但是口中没敢说出来。季札心里知道了,但是因为出使中原各国要用到宝剑,所以就没有将宝剑献给徐君。返回时又到了徐国,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于是便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后转身而去。随行的人说道:“徐君已经去世了,宝剑还给谁呢?”季札说道:“不对。当初我已经在心里想好了要将宝剑送给他,怎么能因他已经去世就违背我的心意呢!”
1707146036
1707146037 七年(前541年),楚国公子围杀死楚王夹敖自立为王,就是楚灵王。十年(前538年),楚灵王会盟诸侯攻打吴国的朱方县,想要杀掉齐国原来的相国庆封。吴国也出兵攻打楚国,攻取了楚国的三座城池后撤退。十一年(前537年),楚国出兵讨伐吴国,一直打到雩娄。十二年(前536年),楚国又一次讨伐吴国,在干谿驻军,后来战败撤走。
1707146038
1707146039 十七年(前531年),吴王余祭去世,他的弟弟余眜继位。吴王余眜二年(公元前529年),楚国公子弃疾杀死楚灵王,自立为楚王。
1707146040
1707146041 四年(前527年),吴王余眜去世,想将王位传给弟弟季札。季札推让并逃走。于是吴国人说:“先王有遗命,哥哥去世由弟弟继位,一定要将王位传给季子。季子如今逃走不接受王位,那么余眜就是兄弟中最后一个继位的君王。如今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应当继立。”于是余眜的儿子僚便被立为吴王。
1707146042
1707146043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王舟:吴国先王所乘之舟,名余皇。】。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1707146044
1707146045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1707146046
1707146047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钟离。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1707146048
1707146049 伍子胥之初奔吴,说吴王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利。”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是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
1707146050
1707146051 十二年冬,楚平王卒。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札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柰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而谒【谒:请。】王僚饮。王僚使兵陈于道,自王宫至光之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铍:两刃剑。】。公子光详【详:通“佯”,假装。】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匈:同“胸”。】,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hé庐。阖庐乃以专诸子为卿。
1707146052
1707146053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公子光讨伐楚国,打了败仗并丢失了先王的座船。他非常害怕,偷袭楚军,夺回先王的座船后回到吴国。
1707146054
1707146055 五年(前522年),楚国逃亡在外的大臣伍子胥来到吴国,公子光以宾客之礼节接待他。公子光是吴王诸樊的儿子。他一直认为:我的父辈兄弟四人,王位应当传给季子。季子既然不接受国家,我的父亲又是最先继位为王的。既然不传给季子,就应当由我继承王位。所以他在暗中招纳贤士,想要袭杀王僚。
1707146056
1707146057 八年(前519年),吴国派公子光攻打楚国,战胜楚军,将楚国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接回吴国。随后乘胜北伐,打败陈国、蔡国的军队。九年(前518年),公子光讨伐楚国,攻占了居巢、钟离。起初,楚国边城上一位卑梁氏的少女和吴国边城的妇女因为采桑之事而发生争执,两位女子的家人都很气愤,互相攻击杀戮,两国边城的长官听说了这件事,因气愤而互相攻打,吴国的边城被灭掉。吴王知道以后勃然大怒,便出兵攻打楚国,占领了居巢、钟离这两座城邑后撤退。
1707146058
1707146059 伍子胥刚到吴国的时候,向吴王僚陈述进攻楚国的好处。公子光说道:“伍子胥的父亲兄长被楚王所害,他是想为自己报私仇而已。我没有看到攻打楚国对吴国有什么好处。”于是伍子胥看出公子光心怀异志,便找到了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并引荐他见公子光。公子光很高兴,对伍子胥以礼相待。伍子胥退隐退到乡间耕作,等待专诸采取行动。
[ 上一页 ]  [ :1.7071460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