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48741
越王句践,其先祖是夏禹的后代,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少康将其庶子封于会稽,让其供奉、守护对夏禹的祭祀。他们在身体上纹上花纹,剪断头发,开辟荒芜的土地,创建了城邑。经过二十多代的繁衍,传承到允常。允常时期,与吴王阖庐交战,彼此结下怨仇并且互相攻伐。允常去世后,其子句践继位,成为越王。
1707148742
1707148743
句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庐听说允常去世,就出兵攻打越国。越王句践派出不畏死亡的勇士挑战,排成三行队列,来到吴军阵前,大叫着一同拔剑自杀。吴军都惊呆了观看,越军趁机突袭吴军,吴军在槜李被打败,越军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在临终时,告诉他的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能忘了越国。”
1707148744
1707148745
句践三年(前494年),句践听说吴王夫差在日夜不断地操练军队,准备伐越报仇,越王准备率先赶在吴国之前出兵讨伐。范蠡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兴兵乃是凶器,发动战争是违背道义的,强行夺取是处事中最下一等的行为。搞阴谋诡计是违背道德的事,喜欢运用凶器,亲自尝试去做最下等的事情,天帝是禁止这种行为的,做这种事的人不会有好结果。”越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于是并兴兵征伐。吴王听说越国来犯,立即调动所有精锐迎击越军,在夫椒打败了越军。越王句践只凭借剩下的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上。吴军追击并将其包围。
1707148746
1707148747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句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行成:议和。】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触战:拼死一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句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1707148748
1707148749
句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1707148750
1707148751
越王句践对范蠡说:“我因为没有听从你的劝告,以至落到这样的境地,该怎样解决呢?”范蠡回答说:“能够保全自己的人,必须要能够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危机与倾覆之难的人,必定能够得到百姓拥护;能够正确处理事理的人,一定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现在唯有低声下气送以厚礼,如果他还是不同意讲和,就只能自己充当人质去侍奉吴王。”句践说:“好。”于是派遣大夫文种前往吴国求和。文种面见吴王时双膝跪地向前爬行,磕头说:“君王您的亡国之臣句践派遣陪臣文种,斗胆来告知您的属下:句践请求成为您的臣子,其妻子愿成为您的婢女。”吴王将要答应他。伍子胥告诉吴王说:“上天已经将越国赐给了吴国,不可以答应他。”文种回来后,将结果告诉了句践。句践准备杀掉妻子,焚毁各种宝物,与吴国决死一战。文种阻止句践说:“吴国的太宰伯嚭非常贪财,可以用好处来引诱他,请派人暗中与他联络议和之事。”于是句践就搜集了美女、宝物,派文种秘密地献给了太宰伯嚭。伯嚭收下礼物后,就带着文种拜见吴王。文种磕头说:“希望大王能够赦免句践的种种罪过,收下句践所有的宝物。假如他不幸未能得到大王的赦免,句践就会杀光他的妻子儿女,焚毁所有宝物,统领五千兵马与吴军死战到底,您也会付出代价。”伯嚭也趁机游说吴王说:“越王已经准备投降成为我国臣子,假如将其赦免,对于我国是很有好处的。”吴王想要答应越国。伍子胥进谏说:“现在不消灭越国,将来一定会追悔莫及。句践是贤能的君主,文种、范蠡都堪称良臣,倘若让他们回到越国,必然会作乱。”吴王没有听从,最终赦免了越王,罢兵回国了。
1707148752
1707148753
句践被围困在会稽时,曾经伤心地叹息说:“我将会在这里终结我的一生吗?”文种说:“商汤曾经被关在夏台,周文王曾经被囚禁于羑里,晋文公重耳曾经逃奔翟国,齐桓公小白曾经逃难到莒国,但他们最终都能称王或称霸。这样看来,今天的境遇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福气呢?”
1707148754
1707148755
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重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填:通“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1707148756
1707148757
1707148758
1707148759
1707148760
句践,选自《东周列国志》。
1707148761
1707148762
句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大夫逢同谏曰:“国新流亡,今乃复殷给,缮饰备利,吴必惧,惧则难必至。且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句践曰:“善。”
1707148763
1707148764
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越王句践于是返回越国,从此勤劳刻苦,苦心孤诣,把苦胆挂在座位旁边,坐着或躺着的时候,都会经常凝望着苦胆,吃饭时也会品尝苦胆,说:“你难道忘记了在会稽所受到的耻辱吗?”他亲自耕地劳作,其妻子亲自织布,饮食当中没有肉,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的衣服,谦恭有礼,礼贤下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百姓,吊唁死者,与百姓同甘共苦。句践希望由范蠡来主持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领兵打仗之类的事,文种比不上我;而振兴国家,安抚百姓,我比不上文种。”于是句践将全国的政务都交给了文种,派范蠡与大夫柘稽前往吴国议和,充当人质。两年后吴王把范蠡送了回来。
1707148765
1707148766
句践从会稽返回的七年里,始终在安抚他的官员和百姓,希望能够报复吴国。大夫逢同劝谏说:“国家才刚刚承受了流亡的事情,现在才重新富庶起来,假如我们现在整军备战,吴国必然惧怕,惧怕的话灾祸也就随之降临。况且勐禽在袭击猎物时,一定会故意隐匿其身型。现在吴国的军队正在攻打齐国和晋国,又与楚国、越国有着很深的仇恨,名气虽大,但实际上已经损害到了周室的威望,功德少而战功多,一定会骄横狂妄。为越国着想,不如结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晋国,并给吴国好处。吴国的志向非常远大,必然会轻易发动战争。我们联络以上这些势力,齐、晋、楚三国出兵攻伐吴国,越国此时趁吴国疲敝,就能够打败它。”句践说:“好。”
1707148767
1707148768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让:责备。】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墟:成为废墟,指被灭。】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忍:残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1707148769
1707148770
居三年,句践召范蠡曰:“吴已杀子胥,导谀【导谀:即道谀,谄谀。】者众,可乎?”对曰:“未可。”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习流:熟习水战的士兵。】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1707148771
1707148772
过了两年,吴王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我听说越王句践吃饭不吃两道菜,与百姓甘苦与共。这个人如果不死,将来一定会给我国带来祸患。越国对于吴国而言,属于心腹大患;齐国对于吴国而言,只相当于疥癣般的小病。希望大王暂时放弃攻打齐国,首先攻打越国。”吴王不听劝告,于是攻打齐国,在艾陵打败了齐军,俘获了齐国的高子、国子后返回吴国。吴王责备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吴王很生气,伍子胥想要自杀,吴王知道后阻止了他。越国大夫文种说:“我看吴王执政已经处于过于骄横自大的状态了,请尝试着向他借粮,来试探他对越国的态度。”文种前往吴国请求借粮,吴王打算借给他,伍子胥规劝吴王不要借,吴王最后还是把粮借给了越国,越王于是暗自高兴。伍子胥对吴王说:“大王不听我的劝告,三年之后,吴国将要成为废墟了吧!”太宰伯嚭听到这些话,就数次就对待越国的政策与伍子胥争论,并趁机进谗陷害伍子胥:“伍员表面忠诚,实际却是残忍的人,连他的父亲与哥哥都不管不顾,怎么可能真心顾及大王呢?大王从前想要讨伐齐国,伍员极力劝阻,不久讨伐齐国获胜,他反而由此对大王心存怨恨。大王不防范伍员,伍员必定会作乱。”伯嚭又与越国大夫逢同合谋,向吴王进谗言诬陷伍子胥。吴王开始并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他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氏,吴王因此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等伍子胥完成使命回国后,吴王派人赐给了伍子胥一把属镂剑并命其自杀。伍子胥大笑着说:“我辅佐你父亲成就霸业,我又立你作了吴王,当初你表示要将吴国的一半分给我,我并没接受,此事作罢,如今你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我。唉,唉,你独自一人必然不能维持这个国家!”告诉使者说:“一定要取出我的眼睛放置在吴国都城的东门上,好让我看到越国军队进城!”从此以后吴王任用伯嚭主持国政。
1707148773
1707148774
过了三年,句践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掉了伍子胥,他周围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攻打吴国了吗?”范蠡回答:“还不行。”到了第二年春季,吴王北上前往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吴国的精锐部队都跟随吴王北上,只留下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都城。句践再次询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句践派出善于水战的士兵二千人,精兵四万人,国王的卫兵六千人,各类军官一千人,征讨吴国。吴国军队被打败,进而杀掉了吴国太子。吴国派人向吴王告急,此时吴王正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害怕天下诸侯知晓吴国战败的消息,就严格保密。吴王完成黄池会盟之后,就派人送厚礼到越国与其讲和。越王估计自己还不能灭掉吴国,就与吴国议和了。
1707148775
1707148776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句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句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句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君:君临,拥有。】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乃蔽其面,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1707148777
1707148778
句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句践胙,命为伯。句践已去,渡淮南【南:南归。】,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1707148779
1707148780
过了四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与百姓都疲惫不堪,精锐军队全都战死在与齐国、晋国两国的战争中。越军大败吴军,并留下来包围吴军三年,吴军战败,越军又将吴王围困在姑苏山上。吴王派公孙雄袒露上身,跪地前行,向越王求和说:“孤助无援的臣子夫差说几句肺腑之言,从前曾在会稽得罪过您,夫差不敢违背您的命令,与君王讲和,让您回到国都。现在君王抬脚就可以诛杀孤臣,孤臣也必然服从,而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您也能够如当年在会稽山时一样,赦免我的罪过吧!”句践于心不忍,想要答应夫差。范蠡说:“会稽的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收取。如今上天将吴国赐予越国,越国难道能够违抗天意吗?而且君王每天早晨上朝,到了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讨伐吴国已有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可以这样做吗?况且上天赐予了反而不接受,一定会反过来受到上天的惩罚。‘砍伐树木制作斧柄,而斧柄的样式就在旁边。’君王忘记了会稽山上的厄运吗?”句践说:“我想要听你的话,但是我不忍心如此对待他的使臣。”范蠡于是下令击鼓进兵,说:“越王已经把大权交予了我,吴国使臣赶快离开,不然就要获罪了。”吴国的使臣哭泣着离开了。句践很怜悯夫差,就派人对夫差说:“我会将你安置到甬东,统治一百户人家。”吴王夫差谢绝说:“我年纪大了,不能继续侍奉君王!”随后就自杀了。他自杀时遮住自己的脸说:“我没有颜面见伍子胥啊!”越王埋葬了吴王,诛杀了太宰伯嚭。
1707148781
1707148782
句践平定了吴国,就率军向北渡过淮河,与齐国、晋国在徐州会盟,向周王献上贡品。周元王派人赐予句践祭肉,封他为霸主。句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南归,把淮河附近的土地赠给了楚国,把吴国占领的宋国的土地还给宋国,将泗水以东一百里的土地赠给了鲁国。就在此时,越军横行于长江、淮河以东,诸侯都来祝贺,句践被称为霸王。范蠡离开了越国,在齐国写信给大夫文种说:“飞鸟被猎杀干净了,良弓就要被藏起来;狡兔被杀掉了,猎狗也就即将被烹煮。越王的脖子极长,嘴像鸟嘴一般尖,这种人只可以与其共患难,不能够与他共享乐。你为何还不离开呢?”文种看到书信后,便称病不再上朝。有人进谗言说文种想要谋反,越王赐给文种一把剑,说:“你教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策,我只运用了其中三种就消灭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前往死去的先王那里尝试一下那些计策吧。”文种于是自杀了。
1707148783
1707148784
句践卒【句践卒:时间为公元前465年。】,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强立。
1707148785
1707148786
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重:重视。】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待:对付。】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而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间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奈何其以此王也!”
1707148787
1707148788
句践去世后,其子王鼫与继位。王鼫与去世后,其子王不寿继位。王不寿去世后,其子王翁继位。王翁去世后,其子王翳继位。王翳去世后,其子王之侯继位。王之候去世后,其子王无强继位。
1707148789
1707148790
越王无强在位时,越国兴兵向北攻打齐国,向西攻打楚国,与中原各诸侯争雄。在楚威王时期,越国向北攻打齐国,齐威王派人告诉越王说:“越国如果不讨伐楚国,大而言之,无法称王,小而言之,无法为伯。猜测越国之所以不去攻打楚国,是由于没有得到晋国的帮助。韩、魏两国原本就不会去攻打楚国。假如韩国去攻击楚国,它的军队会覆灭,将领会被杀,那么叶城和阳翟两地就危险了;假如魏国去攻打楚国,它的军队也会覆灭,将领会被杀,那么陈和上蔡地区就不安全了。因此韩、魏两国追随越国,也不会为了越国而冒军队覆灭、将领被杀的危险,不会效汗马之劳。你如此重视得到韩、魏两国的帮助,是为什么呢?”越王说:“我们对韩、魏两国的要求,并非让他们出兵攻打楚国,更何况是让他们攻城围邑呢?我们希望魏军能够集结在大梁城下,希望齐军能够在南阳、莒地练兵,集结于常、郯一带,如此一来方城以北的楚军就不敢南下,淮河、泗水之间的楚军就不能东进,商、于、析、郦、宗胡等中原信道以西的楚军,就不足以防御秦军,江南地区以及泗水流域的楚军就不足以对付越军。那么齐、秦、韩、魏四国就能够在楚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这样,韩、魏两国就能不用战斗而分得土地,不用耕种就得到收获。现在不这样做,韩、魏两国却在黄河、华山一带与中原各国作战,受齐、秦两国利用,我们寄予厚望的韩、魏两国如此失策,怎么能够依靠它们来称王呢!”
[
上一页 ]
[ :1.7071487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