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49941
1707149942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韩厥与郄克率领八百辆战车的兵力讨伐齐国,在鞍邑打败齐顷公,俘虏了逢丑父。于是,晋国设置六卿,而韩厥占据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1707149943
1707149944
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景公生病,占卜结果说是大业的后代子孙中有不能申诉冤屈的人作怪。韩厥称赞赵衰的功劳,并说从今往后已经没有人来祭祀他,用这样的办法感动了景公。景公问道:“他还有后代吗?”韩厥于是便谈到赵武,景公便把赵氏原有的田邑重新给了赵武,让他延续赵氏的香火。
1707149945
1707149946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老:退休。】。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子徙居州。
1707149947
1707149948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于韩、魏、赵矣。”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
1707149949
1707149950
贞子卒,子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代。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于诸侯。
1707149951
1707149952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
1707149953
1707149954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郑败我负黍。
1707149955
1707149956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1707149957
1707149958
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献子退休。献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宣子承袭父亲的爵位。宣子迁徙到州邑居住。
1707149959
1707149960
晋平公十四年(前544年),吴国的季札出使晋国,他说:“晋国的政权最终会归给韩、魏、赵三家所有。”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韩宣子和赵、魏共同瓜分了祁氏、羊舌氏的十个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韩宣子与赵简子一起侵伐范氏、中行氏。宣子去世,他的儿子贞子承袭了爵位。贞子迁到平阳居住。
1707149961
1707149962
韩贞子去世,他的儿子简子即位。韩简子去世,他的儿子庄子即位。韩庄子去世,他的儿子康子即位。韩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联手打败了知伯,瓜分了他的土地,他们三家的土地更大了,超过了当时晋国诸侯的土地。
1707149963
1707149964
韩康子去世,他的儿子武子即位。武子二年(前423年),讨伐郑国,杀掉他们的国君幽公。十六年(前409年),韩武子去世,他的儿子景侯继立。
1707149965
1707149966
韩景侯虔元年(前408年),攻打郑国,夺取雍丘。二年(前407年),郑军在负黍将打败韩军。
1707149967
1707149968
景侯六年(前403年),韩国和赵、魏一同被列为诸侯。
1707149969
1707149970
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1707149971
1707149972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九年,秦伐我宜阳【宜阳:韩国早期都城,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是岁魏文侯卒。
1707149973
1707149974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晋:此指韩。】。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1707149975
1707149976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1707149977
1707149978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
1707149979
1707149980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浍huì。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1707149981
1707149982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朱。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1707149983
1707149984
八年,申不害【申不害:当时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1707149985
1707149986
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1707149987
1707149988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果不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1707149989
1707149990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十一年,君号为王。与赵会区鼠。十四年,秦伐败我鄢。
[
上一页 ]
[ :1.7071499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