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50035
1707150036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芈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楚王听入质子于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于秦楚。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于齐,是齐孤也。公又为秦求质子于楚,楚不听,怨结于韩。韩挟齐魏以围楚,楚必重公。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韩,公叔、伯婴必以国待公。”于是虮虱竟不得归韩。韩立咎为太子。齐、魏王来。
1707150037
1707150038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厘王。
1707150039
1707150040
厘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愍王出亡。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二十一年,使暴䳒救魏,为秦所败,䳒走开封。
1707150041
1707150042
苏代又对秦宣太后的弟弟芈戎说:“公叔、伯婴担心秦国把虮虱送回韩国,您为什么不替韩国前往楚国请求放回质子虮虱呢?楚王听凭虮虱回韩国,那么公叔、伯婴会知道秦国和楚国并不把虮虱的事看成重要的事,就一定会让韩国听命于秦国和楚国。秦楚两国就可以依靠韩国让魏国陷入窘境,魏国不敢和齐国联合,这样,齐国就被孤立了。然后您再替秦国到楚国请求把质子虮虱送到秦国,楚国不同意,就会与韩国结怨。韩国就会依靠齐国和魏国去围攻楚国,楚国就一定会重视您。您可以依靠秦国和楚国两国的重视对韩国施加恩德,公叔、伯婴就必然会用整个国家来侍奉您。”于是虮虱最终也没能回到韩国。韩国立公子咎为太子。齐王、魏王都前来韩国祝贺。
1707150043
1707150044
襄王十四年(前298年),韩国与齐、魏两国一起攻打秦国,行进到函谷关时就驻扎下来。十六年(前296年),秦国把河外的土地和武遂还给了韩国。同年,襄王去世,太子咎即位,就是厘王。
1707150045
1707150046
厘王三年(前293年),派公孙喜率领周和魏的军队攻打秦国。秦国打败了二十四万韩军,并在伊阙俘虏了公孙喜。五年(前291年),秦国攻取韩国的宛城。六年(前290年),韩国割让给秦国武遂一带二百里的土地。十年(前286年),秦军在夏山打败韩军。十二年(前284年),韩厘王和秦昭王在西周的都城举行会盟并协助秦国攻打齐国。齐国战败,齐愍王出逃。十四年(前282年),韩王和秦王在两周之间会盟。二十一年(前275年),韩王派暴䳒前去救援魏国,被秦军打败,暴䳒逃到开封。
1707150047
1707150048
郝敬:“韩小而据天下之冲首尾腹背受敌延祀垂二百年二人之力也。子长归功于韩厥存赵孤,阴德之报,苟存一大夫孤,而食报千里之国二百年天眷赵盾,不多于尧舜乎?《春秋》且谓赵盾弑君也,愚信经而已。”
1707150049
1707150050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于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陈筮:亦写作“陈筌”,齐人,仕于韩。】曰:“事急,愿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魏冉,秦昭王舅,时任秦相。】。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于华阳之下。是岁,厘王卒,子桓惠王立。
1707150051
1707150052
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秦击我于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马服子:赵将赵括,马服君赵奢之子。】卒四十余万于长平。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1707150053
1707150054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1707150055
1707150056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1707150057
1707150058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川郡。韩遂亡。
1707150059
1707150060
厘王二十三年(前273年),赵、魏两国攻打韩国的华阳。韩国向秦国告急,秦国没来援救。韩国的相国对陈筮说:“事态非常紧急,希望您尽管生病了,也能连夜赶到秦国。”陈筮来到秦国拜见穰侯魏冉。穰侯说:“事情非常紧急了吧?因此才派您来。”陈筮说:“还不紧急。”穰侯生气地说:“像你这样怎么还能为你的主子做使臣呢?你们的使臣相继前来,都是来告诉我们情况十分危急,你来了却说不着急,这是为什么呢?”陈筮说:“韩国如果真的形势紧急了,就会改变政策追随其他的国家;正因为并不危急,所以才来求救。”穰侯说:“您不必去拜见秦王了,我立即发兵救援韩国。”秦国援军八天就赶到了,在华阳山下打败了赵军和魏军。同年,厘王去世,他的儿子桓惠王继立。
1707150061
1707150062
桓惠王元年(前272年),韩军攻打燕国。九年(前264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陉城,在汾水的旁边修筑城池。十年(前263年),秦军在太行山攻击韩军,韩国的上党郡守向赵国献出上党郡投降。十四年(前259年),秦国攻取赵国的上党,在长平杀死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十七年(前256年),秦军攻取韩国的阳城、负黍。二十二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二十四年(前249年),秦军攻取韩国的城皋、荥阳。二十六年(前247年),秦军完全攻取了韩国的上党地区。二十九年(前244年),秦军攻取了韩国的十三座城。
1707150063
1707150064
三十四年(前239年),桓惠王去世,他的儿子韩王安继立。
1707150065
1707150066
韩王安五年(前234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形势危急,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国扣留了韩非,并借故杀掉了他。
1707150067
1707150068
九年(前230年),秦军俘虏韩王安,占领了韩国全部领土,并设置颍川郡。韩国于是灭亡。
1707150069
1707150070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余世,宜乎哉!
1707150071
1707150072
太史公说:韩厥打动晋景公,让赵氏孤儿赵武承袭了赵氏的爵位,从而成全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名,这是天下的阴德。韩氏的功劳,在晋国并不能看出有多么大。然而,韩氏与赵氏、魏氏最终都做了十几代的诸侯,这是应该的呀!
1707150073
1707150074
1707150075
1707150076
1707150078
史记(精注全译)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1707150079
1707150080
陈完者,陈厉公他tuō【陈厉公他:据《左传》,陈厉公名跃。】之子也。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卜完:为陈完占卜未来的吉凶。】,卦得《观》之《否pǐ》:“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1707150081
1707150082
厉公者,陈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厉公兄鲍立,是为桓公。桓公与他异母。及桓公病,蔡人为他杀桓公鲍及太子免而立他,为厉公。厉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于蔡人,数归,厉公亦数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厉公杀其父与兄,乃令蔡人诱厉公而杀之。林自立,是为庄公。故陈完不得立,为陈大夫。厉公之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蔡人杀陈他”,罪之也。
1707150083
1707150084
庄公卒,立弟杵臼,是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寇。御寇与完相爱,恐祸及己,完故奔齐。齐桓公欲使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檐:通“担”。】,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工正:周代官名,掌管官府经营的手工业。】。齐懿仲【齐懿仲:懿仲是陈国大夫,太史公误记其为齐人,后文以女妻陈完,亦为陈完尚未逃离陈国时事。】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蜚,和鸣锵锵。有妫gu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京:强大。】。”卒妻完。完之奔齐,齐桓公立十四年矣。
[
上一页 ]
[ :1.7071500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