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52629e+09
1707152629
1707152630 其后四岁,白公胜与石乞袭杀楚令尹子西、司马子綦qí于朝。石乞曰:“不杀王,不可。”乃劫王如高府【高府:楚国别宫名。】。石乞从者屈固负楚惠王亡走昭夫人之宫。叶公闻白公为乱,率其国人攻白公。白公之徒败,亡走山中,自杀。而虏石乞,而问白公尸处,不言将亨【亨:同“烹”。】。石乞曰:“事成为卿,不成而亨,固其职也。”终不肯告其尸处。遂亨石乞,而求惠王复立之。
1707152631
1707152632 当初与伍子胥一起逃亡的楚太子建的儿子居住在吴国。吴王夫差在位时,楚惠王打算把胜召回楚国。叶公劝谏说:“胜好勇武,而且暗中寻访不怕牺牲的人,大概是有私心。”楚惠王没有听从他的劝谏。于是把胜召回来了,让他居住在楚国的边城鄢邑,封号是白公。白公回到楚国三年以后,吴王诛杀了伍子胥。
1707152633
1707152634 白公胜回到楚国以后,怨恨郑国杀了他的父亲,于是暗中收养不怕死的人来向郑国报仇。他回到楚国五年后,就请求楚王攻打郑国,楚国的执政大臣令尹子西答应了他的请求。楚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发,晋国却已经出兵攻打郑国了,郑国请求楚国救援。楚国派遣令尹子西前往救援,他同郑国订立了盟约以后就返回了楚国。白公胜愤怒地说:“我的仇人不是郑国,而是子西。”白公胜亲自磨砺宝剑,有人问他说:“用它来干什么?”白公胜回答说:“打算用它杀死子西。”子西听说了这件事以后,笑着说:“白公胜只是像鸡蛋一样的东西罢了,能有什么作为!”
1707152635
1707152636 这以后四年,白公胜与石乞在朝廷上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楚国的令尹子西和司马子綦。石乞说:“不杀掉楚王,不可以。”于是他们把楚惠王劫持到高府。石乞的随从屈固背着楚惠王逃到了昭夫人居住的宫室。叶公听说白公胜作乱,率领他所属封地的部属攻打白公胜。白公胜的人被打败了,他自己逃到山里自杀了。叶公活捉了石乞,审问他白公胜的尸体在哪里,他如果不说就会被烹煮。石乞说:“事情成功了我就可以做卿相,事情如果不成功就被烹煮,本来就应当如此。”他始终没有说出白公胜尸体藏在什么地方。叶公于是把石乞烹杀了,又找回楚惠王,再立他为王。
1707152637
1707152638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lóu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1707152639
1707152640 太史公说:仇恨给人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啊!当王的尚且不能与臣子结下仇怨,何况是地位相当的人呢!假如当初伍子胥与伍奢一道死了的话,那与蝼蛄和蚂蚁的死又有什么不同呢?但他能够放下细小的道义,洗雪了重大的耻辱,使声名流传后世,可悲啊!正当伍子胥被围困在江边的时候,在沿路乞讨煳口的时候,他的内心志向曾经有片刻忘掉对郢都、对楚平王的仇恨吗?所以他克制忍耐,成就功业声名,如果不是抱负远大、刚正有气节的男子汉,谁能够达到这种地步呢?白公假如不自立为王的话,他的功绩谋略也是很值得称道的呢!
1707152641
1707152642
1707152643
1707152644
1707152645 史记(精注全译) [:1707137725]
1707152646 史记(精注全译)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707152647
1707152648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事: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师也辟【辟:邪僻。】,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喭:刚勐,卤莽。】,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亿:猜测。】则屡中。
1707152649
1707152650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
1707152651
1707152652 孔子说“跟着我学习的学生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他们都是才能出众的人。其中在道德行为方面出众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行政事务的有:冉有、季路。在言辞口才方面突出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文献典籍的有:子游、子夏。而颛孙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粗鲁,颜回经常贫穷,端木赐不接受天命而去经商,但是他预测的行情竟然经常是准确的。
1707152653
1707152654 孔子所尊敬和推崇的人:在周朝是老子;在卫国,是蘧伯王;在齐国,是晏平仲;在楚国,是老莱子;在郑国,是子产;在鲁国,是孟公绰。他经常称赞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的出生时间比他们都晚,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1707152655
1707152656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1707152657
1707152658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707152659
1707152660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箪:古代用来盛饭食的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707152661
1707152662
1707152663
1707152664
1707152665 四子侍坐,选自《孔子圣迹图》。
1707152666
1707152667
1707152668
1707152669
1707152670 先圣小像,选自《孔子圣迹图》。
1707152671
1707152672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707152673
1707152674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1707152675
1707152676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昆弟:兄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1707152677
1707152678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 上一页 ]  [ :1.7071526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