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58312e+09
1707158312
1707158313 南越丞相吕嘉的年纪很大了,曾经辅佐过三任南越王,他的家族中当官做长吏的达七十多人,男子都娶王族的女儿做妻子,女子都嫁给王子和国王的兄弟等宗室之人,他和苍梧郡的秦王还有姻亲关系。他在南越国中很有权势,南越人都很信任他,许多人都做了他的耳目,在得民心方面超过南越王。南越王给汉朝皇帝上书,吕嘉多次劝阻南越王,南越王没有听从。他产生了反叛的想法,多次以有病推脱不见汉朝的使者。使者都十分留意吕嘉,因为形势的关系,没有诛杀他。南越王、王太后也担心吕嘉等人事先发难,于是摆设酒宴,想通过汉朝使者的权势,图谋诛杀吕嘉等人。汉朝使者都面东而坐,太后面南而坐,南越王面北而坐,丞相吕嘉、大臣们都面西而坐,陪坐饮酒。吕嘉的弟弟担任将军,统领士兵守在宫外。正喝着酒,太后对吕嘉说:“南越归于汉朝统属,这是国家的利益所在,而丞相您嫌这么做不利,为什么呢?”以话来激怒使者。使者正在踌躇,最终没敢动手诛杀吕嘉。吕嘉见周围的人都不同于以往,于是马上起身出去了。太后发怒,想以矛戟刺杀吕嘉,南越王阻止了太后。吕嘉于是安全地出去了,从他弟弟那分取一部分士兵来护卫自己回家,推说自己有病,不愿意见南越王和汉朝使者。吕嘉于是暗中与大臣准备发动叛乱。南越王一向没有诛杀吕嘉的想法,吕嘉明白这一点,因此过了几个月都没有发动叛乱。王太后有淫乱的行为,国中人不服从她,她想自己诛杀吕嘉等人,可是力量又不够。
1707158314
1707158315 天子闻嘉不听王,王、王太后弱孤不能制,使者怯无决。又以为王、王太后已附汉,独吕嘉为乱,不足以兴兵,欲使庄参以二千人往使。参曰:“以好往,数人足矣;以武往,二千人无足以为也。”辞不可,天子罢参也。郏壮士故济北相韩千秋奋曰:“以区区【区区:小小的。】之越,又有王、太后应,独相吕嘉为害,愿得勇士二百人,必斩嘉以报。”于是天子遣千秋与王太后弟樛乐将二千人往,入越境。吕嘉等乃遂反,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又与使者乱,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童仆。取自脱【自脱:自己解脱。】一时之利,无顾赵氏社稷,为万世虑计之意。”乃与其弟将卒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而韩千秋兵入,破数小邑。其后越直开道给食,未至番禺四十里,越以兵击千秋等,遂灭之。使人函封汉使者节置塞上,好为谩辞【谩辞:骗人的言辞。】谢罪,发兵守要害处。于是天子曰:“韩千秋虽无成功,亦军锋之冠。”封其子延年为成安侯。樛乐,其姊为王太后,首愿属汉,封其子广德为龙亢侯。乃下赦曰:“天子微,诸侯力政,讥臣不讨贼。今吕嘉、建德等反,自立晏如【晏如:安然自若。】,令罪人及江淮以南楼船【楼船:水军。】十万师往讨之。”
1707158316
1707158317 皇帝听说南越丞相吕嘉不服从南越王,而南越王、王太后又势单力孤,不能制服,使者又软弱没有决断。又认为南越王、王太后已经归顺汉朝,唯有吕嘉作乱,不值得发动军队,打算派庄参带领二千人前去出使。庄参说:“如果为了友好而前去,只派几个人就足够了;如果是为了打仗而前去,那么二千人不够干什么。”推辞不愿去,皇帝就不叫庄参前去。郏地的壮士、原来济北王的丞相韩千秋奋然道:“凭小小的南越,还有南越王、太后做内应,只有吕嘉从中破坏,我愿意得到二百名勇士,一定将吕嘉斩杀回来报告。”于是皇帝派韩千秋和南越王太后的弟弟樛乐统领二千人前去,来到南越国境内。吕嘉等人终于造反了,向国人下命令说:“国王还年轻。而太后是中原人,又与汉朝使者淫乱,一心想归于汉朝管辖,把先王的珍宝重器全都献给汉朝皇帝来谄媚,带走许多随从,到了长安之后,就把他们卖给汉人当僮仆。她只想得到自己一时解脱的好处,不为赵氏国家的利益考虑,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于是与他的弟弟带领士兵攻打并杀死了南越王、太后以及汉朝的使者。吕嘉派人告诉苍梧郡秦王和各郡县的官员,立明王婴齐的长子——明王婴齐与南越妻子所生的儿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此时韩千秋的军队进入了南越,攻克了几座小城镇。之后,南越径直将道路让开,还供给饮食,在不到番禺四十里的地方,南越派兵袭击了韩千秋等人,于是将他们消灭了。吕嘉派人用匣子封装了使者的符节,放于在边塞之上,友好地讲了一些骗人的言辞来向汉朝谢罪,同时派兵把守要害的地方。于是皇帝说:“韩千秋虽然没有创建功勋,但也配得上军队先锋的首位了。”就封他的儿子韩延年做了成安侯。樛乐,他的姐姐是南越王太后,她是第一个愿意归属汉朝的,就封樛乐的儿子樛广德为龙亢侯。皇帝颁下赦令说:“天子的力量衰微,诸侯就大力征讨,人们就嘲讽大臣不征讨反叛之贼。如今吕嘉、赵建德等人造反,安然自若地擅自称王,我命令罪人与长江、淮河以南的水军共十万前去征讨他们。”
1707158318
1707158319 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越侯二人为戈船、下厉将军,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
1707158320
1707158321 元鼎六年冬,楼船将军将精卒先陷寻陕,破石门,得越船粟,因推而前,挫越锋,以数万人待伏波。伏波将军将罪人,道远,会期后【期后:过了约定期限。】,与楼船会乃有千余人,遂俱进。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楼船自择便处,居东南面;伏波居西北面。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越素闻伏波名,日暮,不知其兵多少。伏波乃为营,遣使者招降者,赐印,复纵令相招。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犁旦【犁旦:黎明。】,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以其故校尉司马苏弘得建德,封为海常侯;越郎都稽得嘉,封为临蔡侯。
1707158322
1707158323 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益封:增加食邑户数。】。楼船将军兵以陷坚为将梁侯。
1707158324
1707158325 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
1707158326
1707158327 元鼎五年(前112年)秋天,卫尉路博德担任伏波将军,从桂阳出兵,直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担任楼船将军,从豫章出兵,直下横浦;过去归顺汉朝受封为侯的两个南越人担任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从零陵出兵,一部分人直下离水,一部分人直达苍梧;派驰义侯率领巴蜀的罪犯,征发夜郎的军队,直下牂柯江:这些军队全都在番禺会师。
1707158328
1707158329 曾国藩:“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五世九十三岁越国必有善政,赵光、赵定、居翁之属汉,必有事实兹皆不书,略人之所详也太后之淫乱置酒之坐次详人所略也故知记事之文,宜讲剪裁之法。”
1707158330
1707158331 元鼎六年(前111年)冬天,楼船将军率领精兵率先攻克了寻陕,之后又攻克了石门,缴获了南越的战船和粮食,于是向前进军,击败南越的先头部队,统领几万人等候伏波将军。伏波将军统领罪犯,路途遥远,正巧过了约定期限,与楼船将军会合的只有一千多人,于是一起进军。楼船将军在前边,抵达番禺。赵建德、吕嘉都据城而守。楼船将军自己挑选了有利的地形,驻扎在番禺的东南方;伏波将军驻扎在番禺的西北方。就在天黑时,楼船将军袭击并打败了南越人,放火将城烧了。南越人平素就听说过伏波将军的名声,现在天黑,不清楚他有多少军队。伏波将军于是安下营寨,派使者去招降,赐予他们官印,又让他们去招降南越的其他将士。楼船将军勐烈攻打、焚烧敌军,反而促使敌军进入伏波将军的营中投降。黎明时分,番禺城中的敌军全都投降了伏波将军。吕嘉、赵建德已经在昨夜和他们的几百名属下逃亡到了海上,乘船西去。伏波将军又趁机向已经投降的南越贵族询问,得以知道吕嘉的去向,派人去追赶。由于本为南越校尉而现为汉军司马的苏弘捉住了赵建德,所以封他为海常侯;南越的郎官都稽捉住了吕嘉,封他为临蔡侯。
1707158332
1707158333 苍梧王赵光,是南越王的同姓族人,听到汉军来了,和名为定的南越揭阳县令自行决定归属汉朝;南越桂林郡监居翁告谕瓯骆归属汉朝:他们都被封为侯。戈船将军、下厉将军的部队,以及驰义侯所出动的夜郎军队还未赶到,南越就被平定了。于是汉朝在南越设立了九个郡。伏波将军增加食邑户数。楼船将军的部队因为攻破了敌人的坚固防守,他因此被封为将梁侯。
1707158334
1707158335 从尉佗开始称王后,经历五代共九十三年而后南越国灭亡。
1707158336
1707158337 太史公曰:尉佗之王,本由任嚣。遭汉初定,列为诸侯。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其后亡国,征【征:征兆。】自樛女;吕嘉小忠,令佗无后。楼船从欲,怠傲失惑【失惑:放荡惑乱。】;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1707158338
1707158339 太史公说:尉佗称王,本来是因为任嚣。遇到汉朝刚刚平定天下,他因此被封为诸侯。隆虑侯率领军队讨伐南越,遭遇了酷暑潮湿的气候,士卒多染病无法行军,赵佗因此越发骄傲。瓯越、骆越相互攻打,南越也随之动摇。汉军来到南越境内,婴齐到京城去当宿卫。后来南越灭亡,征兆是从樛氏女开始的;吕嘉小小的忠心,却导致了赵佗的王位没有继承下来。楼船将军肆意放纵,怠慢骄傲,放荡惑乱;伏波将军不得志,智谋却越发增长,因祸而得福。可见成功与失败的转化,就如同木工纠正墨线那样。
1707158340
1707158341
1707158342
1707158343
1707158344 史记(精注全译) [:1707137774]
1707158345 史记(精注全译)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1707158346
1707158347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畔:通“叛”,背叛。】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便附:愿意归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1707158348
1707158349 闽越王无诸与越东海王摇,他们的先辈都是越王句践的后裔,姓驺。秦国兼并天下后,他们都被废除了王的称号,成为首领,将他们的领地方改设为闽中郡。等到诸侯反叛秦朝时,无诸、摇带领越人归顺了鄱阳县令吴芮,即人们所说的鄱君,追随诸侯消灭秦朝。在那个时候,项籍掌握大权,没有封无诸、摇为王,因此他们不归附楚国。汉军攻打项籍,无诸、摇带领越人辅佐汉王。汉五年(前202年),重新将无诸立为闽越王,让他在闽中旧地称王,在东冶定都。孝惠帝三年(前192年),列举高帝时越人的功绩,认为闽君摇的功劳很多,他的民众愿意依附他,于是立摇做东海王,在东瓯定都,世人俗称他为东瓯王。
1707158350
1707158351 后数世,至孝景三年,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独东瓯从吴。及吴破,东瓯受汉购,杀吴王丹徒,以故皆得不诛【诛:惩罚。】,归国。
1707158352
1707158353 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鼢,鼢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固:本来。】其常,又数反复,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于是中大夫庄助诘鼢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诉【诉:通“诉”,诉说。】?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曰:“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节:符节。朝廷使者所持信物,用牦牛尾制成。】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
1707158354
1707158355 几代之后,到了孝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造反,企图让闽越王跟从自己,闽越王不愿意随从,只有东瓯王跟从吴王。等到吴王失败,东瓯王接受汉朝的重金收买,在丹徒刺杀了吴王,因此都没有被惩罚,回到了自己的国中。
1707158356
1707158357 吴王刘濞的儿子刘子驹逃亡到了闽越,他怨恨东瓯人杀害了他的父亲,常常劝闽越王攻打东瓯。到了建元三年(前138年),闽越出动军队围攻东瓯。东瓯的粮食消耗尽了,非常窘困,将要投降,于是派人向皇帝告急。皇帝向太尉田鼢征求意见,田鼢回答说:“越人之间互相攻打,本来是常有的事,他们又多次反复无常,不值得劳烦中原朝廷前去救助。从秦朝开始就抛他们,不把他们作为从属国。”于是中大夫庄助责问田鼢说:“只怕力量小不能救助,恩德浅不能庇护;假如确定能够,为什么不管他们?再说秦朝连咸阳在内全都抛弃了,更何况是丢弃越国呢!现在小国因为窘困而来向陛下告急,陛下不加以援救,那它应该到哪里去诉苦告急呢?又靠着什么来养育天下万国呢?”皇帝说:“太尉不值得在一起谋划。我刚登帝位,不打算拿出虎符调发郡国军队。”于是派庄助持符节到会稽调发军队。会稽郡太守想拒绝不给他派军队,庄助于是斩杀了一位军司马,让人们知道皇帝的意愿,于是会稽郡太守才派兵渡海救援东瓯。还没有抵达,闽越王就带着军队离开了。东瓯王请求把全国民众迁徙到中原来,于是就带着全部民众迁来,居住在长江和淮河之间。
1707158358
1707158359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擅:擅自。】发兵击而以闻【闻:把事情报告上级。】。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不请:不向汉天子请示。】,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鏦【鏦:铁柄小矛,此处指用矛刺杀。】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余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众持正。天子闻之,为余善不足复兴师,曰:“余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1707158360
1707158361 到了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攻打南越。南越遵守与皇帝的约定,没有私自派兵还击,而把这事报告给皇帝。皇帝派大行王恢从豫章出兵,派大农韩安国从会稽出兵,他们都担任将军。军队尚未越过阳山岭,闽越王郢派军队在险要之处抵御。他的弟弟余善于是和丞相、宗族人商议说:“我们的国王因为擅自派兵攻打南越,没有向皇帝请示,所以皇帝的军队来征讨。如今汉军人多而强大,现在就是侥幸战胜了,日后前来征讨的汉军会更多,直到消灭我们国家为止。如今杀了国王来向皇帝谢罪。汉朝皇帝如果接受我们的请求,就会停止进军,就一定会使闽越一国得到保全;如果不接受,我们就奋力作战;如果不能取胜,我们就逃入大海。”大家都说:“好。”于是就用矛戟杀死了国王,派使者把他的头送到大行王恢那里。大行王恢说:“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诛杀东越王。现在东越王的人头已经送到,又谢了罪,不用战斗就除掉了祸害,没有比这更大的好处了。”于是以灵活处理的方式终止了军事行动,并通知大农韩安国的军队,又派使者捧着东越王的人头急驰向皇帝报告。皇帝下诏让两位将军的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说:“东越王郢等率先作恶,只有无诸的孙子繇君丑没有参与这个阴谋。”于是派郎中将前去将繇君丑立为越繇王,主持对闽越先祖的祭祀。余善杀了郢之后,他的威势传遍全国,国民大多依附他,他就私自称王。繇王无力纠正,使他的部众持正不邪。皇帝听说后,认为余善的事不值得出动军队,说:“余善几次同郢阴谋作乱,而后来率先诛杀了郢,令汉军不必受劳苦。”于是将余善立为东越王,与繇王一同并存。
[ 上一页 ]  [ :1.7071583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