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69338e+09
1707169338 八年,楚太子建逃亡到郑国。十年,太子建与晋国密谋偷袭郑国。郑国杀死了太子建,太子建的儿子胜逃到吴国。
1707169339
1707169340 十一年,定公到了晋国。晋与郑商议,杀死周王室作乱的臣子,送敬王回周。
1707169341
1707169342 十三年,定公去世,他的儿子献公虿即位。献公十三年去世,儿子声公胜即位。就在这时候,晋国六卿非常强盛,侵夺郑国领土,于是郑国就衰落了。
1707169343
1707169344 声公五年,郑国的国相子产去世了,郑国人都为他哭泣,就如同自己的亲人去世一样悲伤。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他为人仁慈、关爱他人,侍奉君王忠诚老实。孔子以前曾经经过郑国,与子产就像兄弟一样。等到听说子产去世了,孔子悲哭道:“子产的仁爱,真是古代的遗风啊!”
1707169345
1707169346 八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背叛晋国,向郑国求救,郑国救助了他们。晋国攻打郑国,在铁打败郑军。
1707169347
1707169348 十四年,宋景公灭亡了曹国。二十年,齐国田常杀了国君简公,做了齐国国相。二十二年,楚惠王灭亡了陈国。这一年孔子去世。三十六年,晋国智伯攻打郑国,攻取九个城邑。
1707169349
1707169350 三十七年,声公去世,其儿子哀公易即位。哀公八年,郑人杀死哀公立了声公的弟弟丑为国君,就是共公。共公三年,三晋消灭了智伯。三十一年,共公去世,其儿子幽公即位。幽公元年,韩武子攻打郑国,杀死幽公。郑人立幽公的弟弟骀做国君,就是繻公。
1707169351
1707169352 繻公十五年,韩景侯攻打郑国,夺下雍丘。郑国修筑了京城。
1707169353
1707169354 十六年,郑国攻打韩国,在负黍大败韩军。二十年,韩、赵、魏一起被列为诸侯国。二十三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
1707169355
1707169356 二十五年,郑国国君杀死了国相子阳。二十七年,子阳的党羽一起杀死了繻公骀,立了幽公的弟弟乙为国君,这就是郑君。郑君乙即位后第二年,被郑国占领的负黍地区的人造反,使负黍重新回归韩国。十一年,韩国讨伐郑国,攻取了阳城。
1707169357
1707169358 二十一年,韩哀侯灭了郑国,吞并了郑国领土。
1707169359
1707169360 太史公说:有句俗话说,“因权势和利害使关系密切的,当权势和利害终止的时候,关系也就疏远了”,甫瑕就是这样。甫瑕虽然靠劫持杀死郑子,迎接厉公回国,但厉公最终还是背弃了他,并把他杀了,这与晋国的里克有什么区别呢?而像荀息那样坚守节操,死了也不能保住奚齐。所以说,变故的产生,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呀!
1707169361
1707169362
1707169363
1707169364
1707169365 文白对照史记 [:1707161141]
1707169366 文白对照史记 赵世家第十三
1707169367
1707169368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1707169369
1707169370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1707169371
1707169372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1707169373
1707169374 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
1707169375
1707169376 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霍公求奔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晋献公赐赵夙耿。
1707169377
1707169378 夙生共孟,当鲁湣公之元年也。共孟生赵衰,字子余。
1707169379
1707169380 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重耳。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翟伐廧咎如,得二女,翟以其少女妻重耳,长女妻赵衰而生盾。初,重耳在晋时,赵衰妻亦生赵同、赵括、赵婴齐。赵衰从重耳出亡,凡十九年,得反国。重耳,为晋文公,赵衰为原大夫,居原,任国政。文公所以反国及霸,多赵衰计策,语在晋事中。
1707169381
1707169382 赵衰既反晋,晋之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为適嗣,晋妻三子皆下事之。晋襄公之六年,而赵衰卒,谥为成季。赵盾代成季任国政。二年而晋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为国多难,欲立襄公弟雍。雍时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日夜啼泣,顿首谓赵盾曰:“先君何罪,释其适子而更求君?”赵盾患之,恐其宗与大夫袭诛之,乃遂立太子,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灵公既立,赵盾益专国政。
1707169383
1707169384 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及食熊蹯,胹不熟,杀宰人,持其尸出,赵盾见之。灵公由此惧,欲杀盾。盾素仁爱人,尝所食桑下饿人反捍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赵穿弑灵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为成公。赵盾复反,任国政。君子讥盾“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故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而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
1707169385
1707169386 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1707169387
[ 上一页 ]  [ :1.7071693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