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69967e+09
1707169967
1707169968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邺,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负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1707169969
1707169970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上蔡、召陵,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
1707169971
1707169972 “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王之使者出过而恶安陵氏于秦,秦之欲诛之久矣。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
1707169973
1707169974 “夫憎韩不爱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爱南国非也。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间之。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1707169975
1707169976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秦桡之以讲,识亡不听,投质于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而挟韩之质以存韩,而求故地,韩必效之。此士民不劳而故地得,其功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
1707169977
1707169978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通韩上党于共、宁,使道安成,出入赋之,是魏重质韩以其上党也。今有其赋,足以富国。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是韩则魏之县也。魏得韩以为县,卫、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韩,二周、安陵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1707169979
1707169980 二十年,秦围邯郸,信陵君无忌矫夺将军晋鄙兵以救赵,赵得全。无忌因留赵。二十六年,秦昭王卒。
1707169981
1707169982 三十年,无忌归魏,率五国兵攻秦,败之河外,走蒙骜。魏太子增质于秦,秦怒,欲囚魏太子增。或为增谓秦王曰:“公孙喜固谓魏相曰‘请以魏疾击秦,秦王怒,必囚增。魏王又怒,击秦,秦必伤’。今王囚增,是喜之计中也。故不若贵增而合魏,以疑之于齐、韩。”秦乃止增。
1707169983
1707169984 三十一年,秦王政初立。
1707169985
1707169986 三十四年,安釐王卒,太子增立,是为景湣王。信陵君无忌卒。
1707169987
1707169988 景湣王元年,秦拔我二十城,以为秦东郡。二年,秦拔我朝歌。卫徙野王。三年,秦拔我汲。五年,秦拔我垣、蒲阳、衍。十五年,景湣王卒,子王假立。
1707169989
1707169990 王假元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
1707169991
1707169992 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1707169993
1707169994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天方令秦平海内,其业未成,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1707169995
1707169996 魏氏家族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毕公高原本和周天子是同姓。武王伐纣之后,高被封在毕地,所以就以毕为姓。他的后代中断了爵位,变成了平民,有的留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他的后代中有个叫毕万的,侍奉晋献公。
1707169997
1707169998 晋献公十六年,赵夙为晋君驾车,毕万为车右护卫,去攻打霍、耿、魏,并将这几个地方都占据了。献公把耿地封给赵夙,把魏地封给毕万,他们两人都做了大夫。主管占卜的卜偃说:“毕万的后代子孙一定很兴旺。‘万’是满数;‘魏’是高大的意思。用这样的名称封赏,这是上天对他的赞许和帮助。天子所统治的叫做兆民,诸侯所统治的叫做万民。如今封他的名称是大,后边又跟着满数,他以后一定会拥有很多民众。”当初,毕万为侍奉晋君这件事占卜吉凶,得到屯卦后又变为比卦。辛廖推断说:“好。屯卦象征坚固,比卦象征进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吉利的呢?将来必定会繁盛兴旺。”
1707169999
1707170000 毕万得到封赏后第十一年,晋献公去世,他的四个儿子争夺君位,晋国发生内乱。而毕万的子孙更加兴旺了,并随他们的国名称为魏氏。毕万生了武子。魏武子以魏氏诸子的身份侍奉晋公子重耳。晋献公二十一年,魏武子跟随重耳一起流亡在外,十九年后返回晋国,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就让魏武子承袭魏氏的封爵,并把他加封到了大夫的地位,他的官府设在魏邑。魏武子生了悼子。
1707170001
1707170002 魏悼子把官府迁到了霍邑。他生了魏绛。
1707170003
1707170004 魏绛侍奉晋悼公。悼公三年,晋悼公会见各位诸侯。悼公的弟弟杨干搞乱队列,魏绛杀了杨干的仆人羞辱他。悼公生气地说:“会合诸侯这件事是大家的荣耀,如今你却羞辱我的弟弟!”将要诛杀魏绛。有人劝说悼公,悼公才停止。后来又任用魏绛掌管政事,派他去同戎、狄交好,戎、狄从此亲附晋国。悼公十一年,悼公说:“自从我任用了魏绛之后,八年期间,九次会合诸侯,戎、狄都与我们和睦相处,这全靠您的努力呀!”就赐给魏绛乐器和乐队,魏绛再三辞让,然后才接受。魏绛把官府迁到安邑。魏绛去世后,谥号是昭子。他生了魏赢,魏赢生了魏献子。
1707170005
1707170006 魏献子侍奉晋昭公。昭公去世后,晋国的六卿强盛起来,公室逐渐衰败下去。
1707170007
1707170008 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告老,魏献子掌管国政。晋室宗族祁氏和羊舌氏互相诽谤,六卿把他们诛杀了,收回他们的全部封地重新划分为十个县,并派他们的儿子分别去这十县担任大夫。魏献子与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一同担任晋国的上卿。
1707170009
1707170010 在这之后十四年,孔子在鲁国任代理宰相。又过了四年,赵简子由于晋阳之乱,联合了韩氏、魏氏一起攻打范氏和中行氏。魏献子生了魏侈,魏侈跟随赵鞅一起讨伐范氏和中行氏。
1707170011
1707170012 魏侈的孙子是魏桓子,他和韩康子、赵襄子一起攻打消灭了智伯,并瓜分了他的领地。
1707170013
1707170014 桓子的孙子是文侯魏都。魏文侯元年,也正好是秦灵公元年,魏文侯跟韩武子、赵桓子、周威王生活在一个时代。
1707170015
1707170016 文侯六年,魏文侯在少梁筑城。十三年,魏文侯派子击率兵围攻繁和庞两地,并将那里的百姓迁出。十六年,进攻秦国,在临晋、元里筑城。
[ 上一页 ]  [ :1.70716996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