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75293e+09
1707175293
1707175294 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出狱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1707175295
1707175296 李斯死后,二世任命赵高任中丞相,无论大事小事都由赵高决定。赵高自知权力过重,就献上鹿,称它为马。二世问左右侍从说:“这是鹿吧?”左右都说:“是马。”二世惊慌起来,以为自己被迷惑,就把太卜召来,叫他算上一卦。太卜说:“陛下春秋两季到郊外祭祀,供奉宗庙鬼神,斋戒时不虔诚,所以才到这种地步。可以依照圣明君主的样子再虔诚地斋戒一次。”于是,二世就到上林苑中去斋戒。整天在上林苑中游玩射猎,一次有个行人走进上林苑中,二世亲手把他射死。赵高让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出面弹劾,说是不知谁杀死了人,把尸体搬进上林苑中。赵高劝谏二世说:“天子无缘无故杀死没有罪的人,这是上帝所不允许的,鬼神也不会接受您的祭祀,上天将会降下灾祸,应该远远地离开皇宫以祈祷消灾。”于是二世就离开皇宫到望夷宫去居住。
1707175297
1707175298 二世在望夷宫里住了三天,赵高就假托二世的命令,让卫士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手持兵器面向宫内,自己进宫告诉二世说:“山东各路强盗大批大批地来了!”二世上楼台观看,看到卫士拿着兵器朝向宫内,非常害怕,赵高立刻逼迫二世自杀。然后取过玉玺把它带在自己身上,身边的文武百官无一人跟从;他登上大殿时,大殿有好几次都像要坍塌似的。赵高自知上天不给予他皇帝之位,群臣也不会答应,就把秦始皇的弟弟叫来,把玉玺交给了他。
1707175299
1707175300 子婴即位之后,担心赵高再作乱,就假称有病而不上朝处理政务,与宦官韩谈和他的儿子商量如何杀死赵高。赵高前来求见,询问病情,子婴就把他召进皇宫,命令韩谈刺杀了他,诛灭了他的三族。
1707175301
1707175302 子婴即位后三个月,刘邦的军队就从武关打了进来,到达咸阳,文武百官都起义叛秦,不抵抗沛公。子婴和妻子儿女都用丝带系在自己脖子上,到轵道亭旁去投降。刘邦把他们交给部下官吏看押。项羽到达咸阳后把他们杀死,秦就这样失去了天下。
1707175303
1707175304 太史公说:李斯以一个里巷平民的身份,在诸侯间游历,入关侍奉秦国,抓住机会,辅佐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秦国统一大业的愿望。李斯位居三公之职,可以称得上是很受重用了。李斯知道儒家《六经》的要旨,却不一心致力于政治清明,用以弥补皇帝的过失,而是凭仗着他显赫的地位,阿谀奉承,随意附合,推行酷刑峻法,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经群起反叛,李斯这才想直言劝谏,这岂不是太愚蠢了吗!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反而受五刑而死,依据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得出了和世俗不同的看法。不然的话,李斯的功绩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
1707175305
1707175306
1707175307
1707175308
1707175309 文白对照史记 [:1707161187]
1707175310 文白对照史记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1707175311
1707175312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1707175313
1707175314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1707175315
1707175316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1707175317
1707175318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巉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
1707175319
1707175320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
1707175321
1707175322 毅还至,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若知贤而俞弗立,则是不忠而惑主也。以臣愚意,不若诛之。”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已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
1707175323
1707175324 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1707175325
1707175326 胡亥不听。而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令蒙毅曰:“先主欲立太子而卿难之。今丞相以卿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赐卿死,亦甚幸矣。卿其图之!”毅对曰:“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宦,顺幸没世。可谓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缪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之言,遂杀之。
1707175327
1707175328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褓,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于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于楚。成王观于记府,得周公旦沈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1707175329
1707175330 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1707175331
1707175332 蒙恬,他的祖先是齐国人。蒙恬的祖父是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他的官职做到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开始担任秦国的将领,攻打韩国,占领了成皋和荥阳两座城池,设置了三川郡。庄襄王二年,蒙骜率兵攻打赵国,占领了三十七座城池。秦始皇三年,蒙骜再次攻打韩国,又占领了十三座城池。始皇五年,蒙骜率兵攻打魏国,占领了二十座城池,又设置了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去世了。蒙骜的儿子名叫蒙武,蒙武的儿子名叫蒙恬。蒙恬曾做过狱讼记录工作,并负责管理有关文件和狱讼档案。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成为秦国的裨将军,和大将军王翦一起攻打楚国,获得大胜,杀死了项燕。始皇二十四年,蒙武再次攻打楚国,擒获了楚王。蒙恬还有个弟弟叫蒙毅。
1707175333
1707175334 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为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之后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他因功被授予内史的官职。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就派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向北进军驱逐戎狄,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在此之后修筑长城,利用险要的地理形势,设置要塞,其范围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盘旋一万多里。于是渡过了黄河并占据阳山,弯弯曲曲地向北进发。不畏烈日严寒,风风雨雨地在外十多年,坚守上郡。就在这段时间,蒙恬的声威让匈奴惧怕。秦始皇格外尊重推崇蒙氏一族,信任并赏识蒙氏的才能。因而亲近蒙毅,蒙毅最高官做到上卿。外出蒙毅就陪着始皇同坐一辆车子,回到朝廷中就侍奉在秦始皇跟前。蒙恬在外担当着军事的重任而蒙毅经常在朝廷内出谋划策,被大家称为忠信大臣。因此,就算是其他的将相们也没有敢和他们争宠的。
1707175335
1707175336 赵高,他是赵国王族中被疏远的亲属。赵高家中兄弟几人都是生下来就被阉割而成为宦者为皇帝奴役,赵高的母亲也因为犯法而被处以刑罚,所以赵高一家世世代代地位低下。秦王听说赵高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并且精通刑狱法令,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一职。赵高就私下里侍奉公子胡亥,教导胡亥应该如何决断讼案。后来赵高犯下了重罪,秦王让蒙毅依照法令处置他。蒙毅不敢违抗法令,依法应该判处赵高死刑,剥夺他的官籍。始皇看在赵高办事鞠躬尽瘁,赦免了他,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
1707175337
1707175338 秦始皇打算巡游天下,途经九原郡,直到甘泉宫。就派蒙恬为他开路,从九原郡到甘泉宫,打通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然而,这条通道没有能够完成。
1707175339
1707175340 始皇三十七年冬天,始皇外出巡游会稽,在大海附近,向北直奔琅邪。途中得了重病,派蒙毅回去祷告山川神灵。没等到蒙毅返回,始皇走到沙丘就逝世了。始皇逝世的消息被封锁了,文武百官都不知道。这个时候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侍奉在秦始皇左右。赵高平时就得到胡亥的宠幸,打算立胡亥继承王位,又记恨蒙毅曾经要依法处罚他而没有袒护他,于是就有了杀害之心。就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拥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即位之后,便派遣使者,假造罪名,赐公子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自杀后,蒙恬心生怀疑,又请求申诉。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主管官吏处理,另外派人接替他的职务。胡亥用李斯的家臣担任护军一职。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就已经得知扶苏的死讯,当下就打算放了蒙恬。赵高害怕蒙氏再次当权执政,怨恨他们。
1707175341
1707175342 蒙毅祈祷山川神灵后回来,赵高趁机向胡亥表示忠心献策,想要杀害蒙氏兄弟,就对胡亥说:“我听说先帝很久以前就选择贤人重用能人,想要册立您为太子,而蒙毅劝阻说‘不可以’。如果他既然知道您贤明有才能还长久拖延不让册立,那么,就是既不忠实而又欺骗先帝了。以我的见解,不如杀死他。”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就在代郡把蒙毅囚禁起来。在此以前,就已经把蒙恬囚禁在阳周。等到秦始皇的灵车回到咸阳并安葬以后,太子就登基即位做了二世皇帝,这时赵高最得宠信,每天都毁谤蒙氏,搜集他们罪过并检举弹劾他们。
[ 上一页 ]  [ :1.70717529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