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75438e+09
1707175438 李良攻打下常山以后,回来报告,赵王之后又派李良攻打太原。李良的部队进攻到了石邑,秦国的军队已经十分严密地封锁了井陉要道,从而不能向前进攻。秦国的将领谎称二世皇帝派使者送给了李良一封信,信没有封口,信中说:“李良你曾经侍奉过我并且得到富贵和我的宠信。李良你如果能够放弃赵国返回秦国的话,我就不计较你犯的过错。让你还可以富贵。”李良收到这封信以后,心生怀疑。于是起兵回到邯郸,请求增加兵力。李良还没有回到邯郸,途中就遇到赵王的姐姐外出赴宴回来,并跟着一百多随从的人马。李良远远看见有这样气势,以为是赵王,便伏在地上通报了他的姓名,而赵王的姐姐喝醉了,也不知道李良是将军,只是让她的随从答谢了李良。李良一直都显贵,从地上站了起来,还当着很多随从官员的面,自己感到十分羞愧。随行官中有一个人说:“天下所有的人都想推翻残暴的秦国,有本事的人便抢先自立为王,何况赵王的地位一向在将军之下,而现在,一个女人竟然不为将军下车行礼,请将军让我追上去杀了她。”之前李良已经收到了秦王的信函,本来就有了反赵之心,只是还没下定决心,现在又遇上这样的事,因此十分生气,便派人追赶赵王的姐姐,将其杀死在途中,于是李良就带领着他的军队攻击了邯郸。邯郸方面并不知道李良叛变,武臣、邵骚竟然被杀死。赵人有很多是张耳、陈余的耳目,因此两人能够逃出,并收拾武臣的残军败将,得到了五万人。有的宾客劝张耳说:“你们俩人都是外乡人,客居在此,要想让赵国人听命于你们,很困难;你们只有拥立六国时候赵王的后代,扶助他,才可以成就功业。”于是两人寻访到了赵歇,并拥立其为赵王,让赵歇住在信都。李良带兵攻击陈余,陈余反而击败了李良,李良只好逃了回去,投奔秦将章邯。
1707175439
1707175440 章邯带兵到了邯郸,把城里的百姓都迁徙到了河内,毁掉了城郭,毁坏了所有的建筑物。张耳和赵王逃到了巨鹿城,被秦将王离包围。陈余在北方收集了常山的残余军队几万人,驻扎在巨鹿城的北面。章邯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城南面的棘原。秦军修筑甬道与黄河接连,用来给王离运送军粮。王离兵多粮足,急攻巨鹿城。巨鹿城内粮草已经用尽,兵力也很弱,张耳多次派人去召陈余前来援助,陈余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多,打不过秦军,一直不敢前去援助。相持了几个月的时间,救兵还没有来,张耳十分生气,怨恨陈余,于是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余说:“当初我张耳和您结为生死之交,现在赵王和我随时都可能被杀死,而您有数万军队,却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哪里去了?如果您信守诺言,为什么您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还有获胜的希望。”陈余说:“我想即使我向前进军,最终的结果不光救不了赵国,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何况我不去和秦军同归于尽,我还要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现在要是去决一死战,就如同把肉送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好处呢?”张黡、陈泽说:“事情已经十分紧急了,需要用同归于尽来确立你的诚信,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陈余说:“我死没什么可惜的,只是死得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一定会按照二位说的话去做。”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去攻打秦军,到了前线便全军覆没了。
1707175441
1707175442 正在这个时候,燕、齐、楚的人听说赵国很危险,都前来救援。张敖也向北收聚代地的兵力一万多人赶来,都在陈余附近安营扎寨,却都不敢贸然攻击秦军。项羽的军队多次截断了章邯运送军粮的甬道,王离的军粮不够,项羽便带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于是打败了章邯。章邯带兵败退,各国诸侯的军队才敢攻击包围巨鹿的秦国军队,于是抓获了王离。秦将涉间自杀身亡。最后保全巨鹿的,是楚国出的力。
1707175443
1707175444 这个时候赵王歇、张耳才得以出了巨鹿城,感谢各国的诸侯。张耳和陈余见面,因而责备陈余为什么不肯救赵,并追问张黡、陈泽的下落,陈余生气地说:“张黡、陈泽以同归于尽为由来责备我,我便派他们带领着五千人马先尝试着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没有一人活下来。”张耳不相信,认为是陈余把他们都杀了,多次追问陈余。陈余十分生气,说:“没有想到您对我的怨恨是这样的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个将军的职位吗?”就解下了印信,推给了张耳。张耳也感到十分震惊,不肯接受陈余的印信。陈余之后便站起身来上厕所了。有的宾客规劝张耳说:“我听说‘上天给予的不去接受,反而会遭到祸患’。现在,陈将军把印信交给了您,您如果不接受,就是违背天意不吉祥啊。赶快接收它吧!”于是张耳就佩带了陈余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陈余回来后,也怨恨张耳不推让就收缴了他的大印,于是快步走了出去。张耳就收编了陈余的军队。陈余独自和他部下亲信几百个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从此以后,陈余和张耳在感情上便产生了裂痕。
1707175445
1707175446 之后赵王歇回到了信都居住,张耳就跟随着项羽和其他诸侯一起去了关中。汉元年二月,项羽封各个诸侯为王,张耳游历各个地方结识的人多,很多人都替张耳说好话,项羽平常也听说过张耳是个有才能的人,于是就割了赵国的土地封张耳做了常山王,把都城设立在信都,并把信都改名为襄国。
1707175447
1707175448 陈余以前的宾客中很多人劝说项羽:“陈余、张耳两人一样对赵国有功。”但是项羽因为陈余不随从他一起入关,又听说陈余住在南皮,于是项羽就把南皮周边的三个县封给了陈余,把赵王歇迁移到了代县,改封为代王。
1707175449
1707175450 张耳到他的封国去,陈余更加生气,说:“张耳和我的功劳是一样的,张耳封了王,我却只封侯,这是项羽处理事情不公正。”等到齐王田荣反叛楚国,陈余便派夏说去劝田荣道:“项羽成为了天下的主宰,处理事情却不公正,把好的地方都分封给了将军们去做王,把原来做王的都迁到了不好的地方,现在,又把赵王居住的地方迁到了代县!我希望大王你借给我兵马,以南皮这个地方作为您抵挡的屏障。”田荣想在赵国拉拢党羽以反叛楚国,于是就派遣了兵马听从陈余的指挥。因此,陈余调动了他自己三个县的所有兵力攻打常山王张耳。张耳兵败逃走,张耳想到各诸侯之中没有他可以投奔的地方,说:“汉王虽然和我交情很好,但是项羽的势力太大,何况又是他分封我为王,我想去投奔楚国。”甘公说:“汉王进入关中后,五星会聚于井宿天区。井宿天区是秦国的分星。先到的,一定可以成就霸业。即使现在的楚国十分强大,但以后天下一定归属于汉。”于是,张耳决定去投奔汉。汉王也回师平定了三秦,正在废丘包围进攻章邯的军队。张耳面见汉王,汉王以十分优厚的礼遇接待了张耳。
1707175451
1707175452 陈余击败了张耳以后,收复了赵国全部的土地,把赵王从代县接了回来,让其又做了赵国的国君,赵王对陈余十分感激,就分封陈余做代王。陈余因为赵王十分软弱无能,国内局势才刚刚稳定下来,没有到自己的封国去,留下来辅助赵王治理国家,而派夏说以国相的身份驻守在代国。
1707175453
1707175454 汉二年,汉王向东方进军攻打楚国,并派使者联系赵国,想要和赵国联合一起攻打楚。陈余说:“只要汉王你杀掉张耳,赵国就会和你们联合一起攻打楚国。”于是汉王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非常相像的人砍了头,并派人拿着这个人头去送给陈余。陈余看到后才发兵帮助汉。汉王在彭城的西面打了败仗,陈余又觉察到了张耳并没有死,于是就背叛了汉王。
1707175455
1707175456 汉三年,韩信刚刚平定魏地不长时间,汉王就派张耳和韩信攻下了赵国的井陉,在泜水河畔把陈余杀死了,又在襄国追赶并杀了赵王歇。汉王封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过世,谥号为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接替他的父亲做了赵王,汉高祖的大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赵王敖做了赵国的王后。
1707175457
1707175458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回京途中经过赵国,赵王就脱去自己的外衣,戴上了袖套,每天从早到晚都亲自服侍高祖饮食,态度十分谦卑,很有子婿的礼节。而高祖却随便坐在地上,像个簸箕一样,并伸开两只脚责骂赵王,对他的态度非常傲慢。赵国的国相贯高、赵午一行人都已经六十多岁了,是张耳在世时的宾客,他们的性格都很豪爽、容易冲动,就生气地说:“我们的国君是个懦弱的国君啊!”就劝谏赵王说:“当今天下英雄豪杰并起,有才能的先立为王。现在您对待高祖如此的恭敬,而高祖对您却这般无礼,请让我们替您把他杀掉吧!”张敖听了这样的话,便把自己手指咬出血来,说:“你们怎么能说出这样错的话!何况先父亡了国,是靠着高祖才能得以复国,这样的恩惠子孙也必须要记得,所有事情都是高祖出的力帮的忙啊,希望你们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贯高、赵午等一行人相互讨论说:“这都是我们的错啊。我们的君王有仁厚长者的风范,不肯忘恩负义。但我们的原则是不受他人侮辱,现在怨恨高祖侮辱了我们的君王,所以我们要杀掉高祖,为什么要侮辱我们的君王呢?如果事情成功了,功劳都归王所有;如果失败了,我们自己来承担所犯的罪行!”
1707175459
1707175460 汉八年,高祖从东垣回来,途中经过赵国,贯高等人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中隐藏了武士,想要在途中拦截杀死高祖。高祖经过那里时想要在此地留宿,心中不安,就问道:“这个县的名称叫什么?”回答说:“叫柏人。”“柏人,是被别人迫害的意思啊!”没有留宿就直接离开了。
1707175461
1707175462 汉九年,贯高的仇人知道了贯高想要杀皇上的计谋,就向皇上告密说贯高要谋反。于是皇上把赵王、贯高等人一起抓了起来,十多人都争着要自杀,只有贯高十分生气地骂道:“你们自杀干什么?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大王确实没有参与此事,却要被一起逮捕;如果你们都死了,谁来替大王解释他根本就没有反叛之意呢!”于是他们被关在栅槛密布而又十分坚固的囚车里和赵王一起押送到长安。审判张敖所犯的罪行。皇上向赵国发布通告说大臣和宾客凡是追随赵王的全部灭族。贯高和宾客孟舒等一行人,都自己剃掉了头发,用铁圈锁住自己的脖子,假扮赵王的家奴跟着赵王前来京城。贯高一到,出庭接受审问,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此事,赵王他确实不知道。”官吏审讯他们,严刑拷问鞭打几千下,用烧红的铁条去刺他们,直到他们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但始终再也没说过话。吕后几次劝说道张敖因为鲁元公主的缘故,是不会参与这种事的,皇上生气地说:“如果让张敖他占据了天下,难道他还会顾虑你的女儿吗!”皇上听不进吕后的劝告。廷尉把审理贯高的情况和供词报告给了皇上,皇上感叹说:“真是壮士啊!有谁了解他,私下去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与他是同乡,一向都很了解他。他原本就是为赵国建功立业、不肯背叛诺言的人。”皇上派泄公拿着符节到舆床前询问贯高。贯高仰起头看看说:“是泄公吗?”泄公慰问、寒喧,像平时一样和他说话,询问张敖到底有没有参与这个计划。贯高说:“人是有感情,有谁不爱他的父亲和妻子呢?现在我三族都因为此事被判处死刑,难道我会用自己亲人的性命来换回赵王吗!但是赵王他确实没有参与,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此事。”贯高详细地说出了他们之所以要杀掉皇上的本意,和赵王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于是泄公回宫后,把了解到的情况十分详细地向皇上做了报告,于是皇上便赦免了赵王。
1707175463
1707175464 皇上很赞赏贯高为人讲信义,就派泄公把他赦免赵王的事告诉贯高,说:“赵王已经从关押处放了出来。”因此也赦免贯高。贯高高兴地说:“我们赵王真的被放了吗?”泄公说:“是的。”泄公又说:“皇上还称赞您,所以也赦免了您。”贯高说:“我被打得遍体鳞伤而不死的原因,是为了帮赵王辩护他确实没有谋反之意,现在赵王已经被释放了,我的责任也已尽到,就算现在我死了也不遗憾啦。何况为人臣子有了谋杀皇上的名声,还有什么脸面再继续服侍皇上呢!即使是皇上不杀我,我的内心怎么能不惭愧。”于是仰起头来卡断了自己的咽喉而死。就在这时,他的名字已经被天下人知晓。
1707175465
1707175466 张敖被释放不久后,因为娶了鲁元公主的缘故,被皇上封为宣平侯。于是,皇上夸奖张敖的宾客,只要是以钳奴的身份跟随着张王入关的,都做到了诸侯相、郡守。一直到孝惠、高后、文帝、孝景时期,张王宾客的后代们也都做到了二千石俸禄的高官。张敖在高后六年去世。张敖的儿子张偃被封为鲁元王。因为张偃的母亲是吕后的女儿,所以吕后封他做鲁元王。元王懦弱,兄弟年龄又小,于是就分封张敖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封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高后去世后,吕氏的族人胡作非为,图谋叛乱,被大臣们杀死了,并且一并废掉了鲁元王以及乐昌侯、信都侯三人。孝文帝即位以后,又分封原鲁元王张偃为南宫侯,延续了张氏的后代。
1707175467
1707175468 太史公说:张耳、陈余两人在社会传说中都是有才能的人;他们的宾客奴仆,也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居住过的国家没有不取得卿相地位的。可是,以前张耳、陈余两人贫穷卑贱不得志的时候,彼此相互信任,发誓同生共死,难道不是义无反顾的吗?而等到他们有了自己的地盘,争夺利益的时候,最终还是自相残杀,都恨不得把对方杀死。为什么从前是那样真诚地互相赏识倾慕、信任,而后来又相互背叛,彼此的态度是那样的乖张、残酷呢?难道这不是为了权力、利益而交往吗?虽然他们的名声十分广、宾客又多,而他们所做的恐怕和吴太伯、延陵季子等人相比,就大不一样了。
1707175469
1707175470
1707175471
1707175472
1707175473 文白对照史记 [:1707161189]
1707175474 文白对照史记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1707175475
1707175476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1707175477
1707175478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1707175479
1707175480 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1707175481
1707175482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1707175483
1707175484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1707175485
1707175486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1707175487
[ 上一页 ]  [ :1.70717543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