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78348e+09
1707178348
1707178349 司马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略取并开通了夜郎,并且想趁机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有数万人参加筑路。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多得可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以及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筰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且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向司马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筰、冉、駹等都离蜀很近,容易开通道路。郡县在秦朝时就已设置,到汉朝兴国时才废除。如今若能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皇上认为司马相如说得对,就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四匹马驾驭的驿车向前奔驰,凭借财物和巴、蜀的官吏去拉拢西南夷。司马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来迎接司马相如,县令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司马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司马相如畅叙欢乐之情。卓王孙喟然感叹,自恨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与儿子所分一样多。司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冉、筰、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时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柯,并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建桥在孙水上,直通邛、筰。司马相如回京报告皇上,皇上非常高兴。
1707178350
1707178351 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蜀郡的年高长者大多都说开通西南夷没有用,纵然是朝廷大臣也有人是这样认为的。司马相如也想向皇上进谏,但建议业已由自己提出,因而不敢再进谏言了,于是就写文章,假借蜀郡父老的语气,而自己来诘难对方,以此讽谏皇上,并且借此来宣扬自己出使的本意,使百姓了解天子的心意。那文章说:
1707178352
1707178353 汉朝建立已七十八年,美德充盛,存在于六代君王的政事之中,国势威武盛大,历久相传的皇恩深远广大,不但国内百姓受恩惠,就连方外也得到余恩。于是皇上才下令使者西征,阻挠者顺应形势而退让,德教之风所到之处,无不随风倒伏。因而使冉夷臣服,駹夷顺从,平定了筰,保全了邛,占领了斯榆,攻取了苞满。然后让络绎不绝的车马掉转车辕,起程向东来,将回京向天子禀报,到达蜀郡成都。
1707178354
1707178355 这时耆老、大夫、荐绅先生共有二十七人,认真严肃地前来拜访。寒喧已毕,趁机进言道:“听说天子对于夷狄之人的态度,只是牵制他们不与其断绝关系而已。而现在却让三郡的士卒疲困不堪,去打通夜郎的道路,到现在已三年,修路之事尚未最后完成,士卒已疲倦劳苦,万民的生活也不富足。如今又要接着开通西夷,百姓劳力已经消耗尽完,恐怕不能最终完成此事,这也是使者的负担啊,我私下为您忧虑。况且那筰、邛、西僰与中原并列,已经许多年了,记都记不清了。仁德之君并不能全靠仁德招来,势强力大的国君也不能全靠武力兼并,想来恐怕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吧!如今割弃良民的财物来增加夷狄的财物,使汉朝依赖的人民遭受疲困,而去侍奉无用的夷狄,鄙陋之人见识短浅,不知道所说的是不是正确。”
1707178356
1707178357 使者说:“怎么说这样的话呢?一定像你说的那样,那么蜀郡人的衣着习惯永不改变,巴郡人的风俗也永远不会变化了。我很讨厌听这种说法。但是这事情的重大意义,本来就不是旁观者所能看出来的。我行程急促,其详情不可能细说给你们听,就为大夫们粗略地陈说一番。
1707178358
1707178359 “大概社会上必先有超越寻常的人,才会有超常的事情出现;有了超常的事情出现,才会创建异乎寻常的功业。超乎寻常,当然是常人感到奇异的。所以说超常的事情刚开始出现时,百姓会惊惧;等到事情成功了,天下之人也就安然太平了。
1707178360
1707178361 “以前洪水涌出,四处泛溢,百姓上下迁移,崎岖且不安宁。大禹为此忧虑,就阻塞洪水,挖掘河底,疏通河道,分散洪水,赈济灾情,使洪水东流大海,使天下百姓永保安宁。承受这样的劳苦,并非只有百姓。大禹终日思虑而心神烦劳,却还要亲身参加劳作,累得手脚都生出老茧,身上瘦得没有肉,皮肤磨得生不出汗毛。所以他的美好功业显赫于无穷的后世,名望传扬到现在。
1707178362
1707178363 “更何况贤明的君主即位后,难道只是委琐龌龊,被文法所拘束,为世俗所牵制,因循旧习,取悦当世而已吗?应当有宏伟崇高的主张,开创业绩,传留法统,以此来成为后世遵行的榜样。所以要尽心努力地做到包蓄兼容,要勤勉思考着把自己变成可与天地比德的人。况且《诗经》里曾经说过:‘普天之下,没有哪个地方不是周王的领土;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人不是周王的臣民。’所以天地之内,八方之外,都逐渐浸润漫延,如果有哪个有生命的东西没受君恩的滋润,贤君将会视为耻辱。如今疆界以内,文武官员,都得到了欢乐和幸福,没有缺漏。而夷狄是不相同风俗的国家,是与我们遥远隔绝,在族类不同的地域,那里车船不通,人迹罕至,因而政治教化还未到达那里,社会风气还很低下。如果接纳他们,他们将在边境做些违犯礼仪的事情;将他们排斥于外,他们就会在自己国内为非作歹,其君亦会被逐杀,君臣关系颠倒,尊卑次序改变,父兄无罪被杀,幼儿与孤儿被当作奴隶,被捆绑者哭喊着,一心向往汉朝,抱怨说:‘听说最仁爱的国君在中原,盛大美德,普及恩泽,万物皆得其所,现在为什么只是我们被遗弃了?’抬起脚跟,思慕不已,就像大旱之时,人们渴望雨水一样。就是残暴之人也要为之流泪感动,更何况当今皇上贤明,又怎么可以就此作罢?所以出师北方,对强大的匈奴进行讨伐,派使者向南方疾驰,责备强劲的越国。四方邻国都受仁德的教化,南夷与西夷的君长像游鱼聚集,仰面迎向水流,愿意得到汉朝封号的以亿计。所以才以沫水和若水为关塞,以牂柯为边界,灵山道凿通,架起桥梁在孙水源头。开创了通向道德的坦途,留传下热爱仁义的传统。将要广施恩德,控制和安抚边远地区的人民,使疏远者不被隔闭,使居住在偏僻不开化地区的人民也得到光明,在这里让战争消除,在那里让杀伐消除。使远近一体,内外幸福安宁,不是康乐之事吗?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尊奉皇上的美德,挽救衰败的社会,继承已经断绝的周代的业绩,这是天子的当务之急。百姓纵然有些劳苦,又怎么能停止呢?
1707178364
1707178365 “况且帝王之事本来就没有不从烦劳开始,而以逸乐结束的。这样说来,那么承受天命的祥瑞,正在通西夷这件事上。如今皇上将要泰山封禅,祭祀梁父山,使车上的鸾铃鸣响,音乐和颂歌之声高扬,汉君之德上同五帝,下越三王。旁观者没有看到事情的主旨,如同鹪明已在空阔的天空中飞翔,而捕鸟者却还眼盯着薮泽,真是可悲啊!”
1707178366
1707178367 诸位大夫于是心情茫然,忘却了来意,也忘记了他们想要进谏的话,深有感慨地一同说道:“汉朝的美德,令人信服啊!这是鄙陋之人愿意听到的。百姓虽然有些怠惰,请让我们给他们做个表率。”大夫们惆怅不已,自动后退,拖延了一会儿,便辞别而去。
1707178368
1707178369 此后,有人上书告发司马相如出使时接受了别人的贿赂,因此,他失掉了官职。他在家待了一年多,又被召回到朝廷当了郎官。
1707178370
1707178371 司马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他常患糖尿病。他同卓文君成亲后,很有钱。他担任官职,不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而借病闲待在家,不追慕官爵。他曾经到长杨宫跟随皇上去打猎。这时,天子正喜欢亲自击杀熊和猪,驰马追逐野兽,司马相如上疏加以劝谏,疏中写道:
1707178372
1707178373 臣子听说,万物中有的虽是同类但能力却不尽相同,所以说到力大就称赞乌获,谈到轻捷善射就推崇庆忌,说到勇猛必称夏育与孟赍。我愚昧,私下以为人有这种情况,兽应该也有这种情况。现在陛下喜欢登上险阻的地方,射击猛兽,突然遇到超群轻捷的野兽,在你毫无戒备之时,它狂暴进犯,向着你的随从和车驾冲来,车驾来不及掉转车辕,人也没机会施展技巧,纵然有逢蒙和乌获的技巧,才力也发挥不出来,枯萎的树木和腐朽的树桩全都可以变成祸害。这就像胡人、越人出现在车轮下,夷人和羌人紧跟在车后,难道不是很危险吗!虽然是绝对安全而无一点害处,但这里却本不是天子应该接近的地方。
1707178374
1707178375 况且道路清除然后行走,驱马奔驰选择道路中央,有时还会出现马口中的衔铁断裂、车轴钩心脱落的事故,更何况跋涉在蓬蒿中,奔驰在荒丘废墟上,前面有猎获野兽的快乐,而内心里却没有突然事故的应付准备,大概是很容易出现祸患的了。至于看轻君王的高贵地位,不以此为安乐,却乐意出现在尽管有万全准备而仍有一丝危险的地方,我自己以为陛下不应该这样做。
1707178376
1707178377 大概明察之人都能远在事情发生之前,就予见到它的出现,智慧之人多能在祸害还未形成之前就避开它。祸患本来多半都在暗蔽之处隐藏,在人们疏忽之时发生。所以谚语说:“家中积累千金,不在堂屋檐下坐。”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却可以用来说明大事。我希望陛下留意、明察。
1707178378
1707178379 皇上认为司马相如说得很对。回来路过宜春宫时,司马相如向皇上献赋,哀悼秦二世行事的过失。赋的言辞是:
1707178380
1707178381 登上倾斜不平的漫长山坡,一同走进雄峻的层层宫殿。俯视曲江池弯曲的岸边和小洲,望着高低不齐的南山。山岩空深且高耸,通畅的溪谷空阔且豁然开朗。溪水急速地向远处流去,注入宽广低平的水边高地。欣赏各种树木荫蔽繁茂的美景,浏览茂密的竹林。向东边的土山奔驰,在沙石上的急流中提衣走过。缓步徘徊,路过二世坟墓,将他凭吊。他自己行事不谨慎,导致国家灭亡,权势丧尽。他听信谗言,不肯醒悟,使得宗庙灭绝。呜呼哀哉!他的操守品行不端正,坟墓荒芜且无人修整,魂魄无处可归,也无人向他祭祀;飘逝到极远且无边的地方,逾是久远逾暗昧。像魍魉似的精魄升空飞扬,经历广大的九天远远逝去。呜呼哀哉!
1707178382
1707178383 司马相如被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武帝既赞美子虚之事,司马相如又看出皇上喜爱仙道,趁机说:“上林之事算不上是最美好的,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未完稿,请让我写完后献给皇上。”司马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间,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并不是帝王心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赋中写道:
1707178384
1707178385 有位大人在世上啊,居住在中原。住宅布满万里啊,竟不足以使他稍微停留。哀伤世俗的胁迫困厄,便轻飞离世,向着远方漫游。乘着赤幡为饰的副虹,载着云气而上浮。状如烟火的云气长竿竖起,拴结起光熖闪耀的五彩旌旗。作为旌旗的飘带垂挂着旬始星,拖着彗星作为旌旗垂羽。旌旗随风披靡,婉转逶迤,婀娜多姿地摇摆着。揽取欃枪做旌旗,弯曲的彩虹作为绸在旗竿上缠绕着。天空赤红深远而又暗淡无光,奔涌狂飙,云气飘浮。驾着应龙、象车屈曲有度地前行,以赤螭、青虬为骖马蜿蜒行进。有时龙身屈曲起伏,昂首腾飞,奔驰恣意,有时又隆起屈折,盘绕卷曲。时而伸颈摇头,起伏前进,时而举首不前;时而放任散慢,自我放纵,时而昂首不齐。有时忽退忽进、吐舌摇目,如趋走飞翔之鸟,左右相随;有时龙头摇动,屈曲婉转,像惊兔奔跑,如屋梁相互依靠。或踏到路上缠绕喧嚣,或飞扬跳跃,奔腾狂进。或迅捷飞翔,互相追逐,疾如闪电,突然明亮,雾气消除,散尽云气。
1707178386
1707178387 斜渡东极而登上北极啊,与仙人们互相交游。走过曲折错综广大深远的地方再向右转啊,横渡飞泉向着正东。召来众仙全都加以挑选啊,在瑶光之上布署众神。让五帝做向导啊,使太一返回,做侍从的是陵阳子明。右边是含雷左边是玄冥啊,前有陆离后有潏湟。让王子侨当小厮,使羡门高做差役,令岐伯掌管药方。火神祝融担任警戒,清道防卫啊,消除恶气,然后前进。我的车子集合有万辆之多啊,混合彩云做成的车盖,华丽的旗帜树起。让句芒率领随从啊,我要前往南方去游戏。
1707178388
1707178389 经过崇山见到唐尧啊,在九嶷拜访虞舜。车骑纷繁纵横交错啊,重累杂乱并驰向前。骚扰沖撞且混乱啊,洒洒洋洋大水无垠。群山簇聚罗列,万物丛集茂盛啊,到处散布,繁盛参差。径直驰入雷声隆隆的雷室啊,穿过崎岖不平的鬼谷。遍览八纮而远望四荒啊,渡过九江又越过五河。往来于熖火之山,浮过弱水河啊,横渡浮渚方舟,涉过流沙河。忽然在葱岭山休息,在泛滥的河水中游戏啊,令女娲奏瑟,让冯夷跳起舞来。天色昏暗不明啊,召来屏翳雷师,诛责风神而刑罚雨师。西望昆仑恍恍惚惚啊,径直奔驰三危山。推开天门闯进帝宫啊,载着玉女与她同归。登上阆风山而高兴地停下歇息啊,就像乌鸟高飞而稍事休息。在阴山上徘徊,婉曲飞翔啊,到今天满头白发的西王母我才目睹。她头戴玉胜住在洞穴中啊,幸亏有三足鸟供她驱使。一定要像这样的长生不死啊,即便能活万世也不值得高兴。
1707178390
1707178391 回转车头归来啊,走到不周路断绝,在幽都会餐。呼吸沆瀣而餐食朝霞啊,咀嚼灵芝花,稍食玉树花朵。抬头仰望而身体渐渐高纵啊,纷然腾跃疾飞上天。穿过闪电的倒影啊,涉过丰隆兴云制作的滂沛雨水。自长空而降驰骋游车和导车啊,抛开云雾而疾驰远去。迫于人世社会的狭隘啊,缓缓走出北极的边际。在北极之山把屯骑遗留啊,超越先驱在天北门。下界深远而不见大地啊,上方空阔而看不到天边。视线看不清模糊,听觉恍惚无所闻。腾空而上到达远处啊,独自长存而超越无有。
1707178392
1707178393 司马相如既已献上《大人之颂》,天子非常高兴,飘飘然有凌驾云天的气概,心情爽快好似遨游天地之间那样。
1707178394
1707178395 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取回他的全部书;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司马相如已经死去,家中也没有书。询问司马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就没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所以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其他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只见那书上写道:
1707178396
1707178397 上古开始之时,由天降生万民,经历君王各代,一直到秦。沿着近代君王的足迹进行考察,聆听远古君王的美名遗风,繁多而纷乱,名声和事迹被淹没而不称道者,数也数不尽。能够继承舜、禹,崇尚尊号美谥的,封禅泰山而稍可称道者只有七十二君。行事顺从善道,没有谁不昌盛;违逆常理,行事失德,谁能生存?
[ 上一页 ]  [ :1.70717834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