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78545e+09
1707178545 于是廷尉把淮南王孙刘建供词中牵连出淮南王太子刘迁的事呈报了皇上。皇上派廷尉监趁前去拜见淮南国中尉的机会,逮捕太子。廷尉监来到淮南国,淮南王得知,和太子谋划,打算召国相和二千石大臣前来,杀死他们就发兵。召国相入宫,国相来了;内史因外出得以脱身。中尉则说:“臣在迎接皇上派来的使臣,不能前去见王。”淮南王心想只杀死国相一人而内史、中尉不肯前来,没有什么益处,就罢手放走了国相。他犹豫再三,定不下行动的计策。太子想到自己所犯的是阴谋刺杀朝廷中尉的罪,而参与密谋的人已死,便以为活口都堵住断绝,就对淮南王说:“群臣中可依靠的先前都被拘捕了,现今已没有可以倚重举事的人。您在时机不成熟时发兵,恐怕不会成功,臣甘愿前往廷尉处受捕。”淮南王心中也暗想罢手,就答应了太子的请求。于是太子刎颈自杀,却未能丧命。伍被独自去见执法官吏,坦白了自己参与淮南王谋反的事情,将谋反的详情全盘供了出来。
1707178546
1707178547 法吏因而逮捕了太子、王后,王宫被包围了,将国中参与谋反的淮南王的宾客全部搜查抓捕起来,还搜出了谋反的器具,然后书奏向上呈报。皇上将此案交给公卿大臣审理,案中牵连出与淮南王一同谋反的列侯、二千石、地方豪强有几千人,一律按罪行轻重处以死刑。衡山王刘赐,是淮南王的弟弟,被判同罪应予收捕,负责办案的官员请求逮捕衡山王。天子说:“侯王各以自己的封国作为立身之本,不应彼此牵连。你们与诸侯王、列侯一道去跟丞相商议吧。”赵王彭祖、列侯曹襄等四十三人商议后,都说:“淮南王刘安极其大逆不道,明白无疑谋反之罪,当诛杀不赦。”胶西王刘端发表意见说:“淮南王刘安无视王法肆行邪恶之事,欺诈藏心,扰乱天下,迷惑百姓,背叛祖宗,妄生邪说。《春秋》曾说‘臣子不可率众作乱,率众作乱就应诛杀’ 。刘安的罪行比率众作乱更加严重,其谋反态势已成定局。臣所见他伪造的文书、印墨、符节、地图以及其他大逆不道的事实都有明明白白的证据,其罪极其大逆不道,依法理应处死。至于淮南国中二百石以上官吏和比二百石少的官吏,宗室的宠幸之臣中未触犯法律的人,他们不能尽责匡正阻止淮南王的谋反,也都应当免官削夺爵位贬为士兵,今后不许再为吏当官。那些并非官吏的其他罪犯,可用黄金二斤八两抵偿死罪。朝廷应公开揭露刘安的罪恶,好让天下人都清楚地明白为臣之道,不敢再有邪恶的背叛皇上的野心。”丞相公孙弘、廷尉张汤等把大家的议论逐一上奏,天子便派宗正手持符节去审判淮南王。宗正还未行至淮南国,淮南王刘安已提前自刎死去。王后荼、太子刘迁和所有共同谋反的人都被满门杀尽。天子因为伍被劝阻淮南王刘安谋反时言词雅正,说了很多誉美朝政的话,想不杀他。廷尉张汤说:“伍被最先为淮南王策划反叛的计谋,不可赦免他的罪。”于是杀了伍被。淮南国从此被废,设为九江郡。
1707178548
1707178549 衡山王,名刘赐,乘舒王后生了三个孩子,长男刘爽立为太子,二儿刘孝,三女刘无采。又有姬妾徐来生儿女四人,厥姬妃嫔生儿女二人。衡山王和淮南王两兄弟在礼节上相互责怪抱怨,关系疏远,不相和睦。衡山王听说淮南王制造用于叛逆谋反的器具,也倾心结交宾客来防范他,深恐被他吞并。
1707178550
1707178551 元光六年,衡山王进京朝见,他的谒者卫庆懂方术,想上书请求侍奉天子。衡山王很恼怒,故意告发卫庆犯下死罪,严刑拷打逼他认可。衡山国内史认为不对,不肯审理此案。衡山王便使人上书控告内史,内史被迫办案,但直言衡山王理屈。衡山王又多次侵夺他人田产,毁坏他人坟墓辟为田地。有关部门长官请求追究衡山王的罪责并逮捕,天子不同意,只收回他原先可以自行委任本国二百石官秩以上官吏的权力,改为由天子任命。衡山王因此心怀愤恨,和奚慈、张广昌策划,四处访求谙熟兵法和会观测星象以占卜吉凶的人,他们鼓动衡山王日夜密谋反叛之事。
1707178552
1707178553 乘舒王后死了,衡山王立徐来为王后。厥姬也同时得到宠幸。两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向太子说王后徐来的坏话。她说:“徐来指使婢女用诬蛊邪术杀害了太子的母亲。”从此太子心中对徐来产生怨恨。徐来的哥哥来到衡山国,太子与他饮酒,席间用刀刺伤了王后的哥哥。王后恼怒怨恨,屡次向衡山王诋毁太子。太子的妹妹刘无采出嫁后被休归娘家,先和奴仆通奸,又和宾客通奸。太子屡次责备刘无采,无采很恼火,不再和太子来往。王后得知此事,就殷勤关怀无采。无采和二哥刘孝自年少便失去母亲,不免依附于王后徐来,她就巧施心计爱护他们,让他们一起毁谤太子,为此衡山王多次毒打太子。
1707178554
1707178555 元朔四年中,王后的继母被人刺伤,衡山王怀疑是太子指使人所为,就用竹板毒打太子。后来衡山王病了,太子经常声称有病不去服侍。王后、刘孝、刘无采都说他的坏话:“太子其实没病,而自称有病,脸上还带有喜色。”衡山王大怒,便想废掉他的太子名分,改立其弟刘孝。王后知道衡山王已决意废除太子,就又想让他一并也废除刘孝。王后有一个女仆善于跳舞,衡山王很宠爱她,王后打算让女仆和刘孝私通来玷污陷害他,好一起废掉太子兄弟而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刘广立为太子。太子刘爽知道了王后的诡计,心想王后屡次诽谤自己不肯罢休,就想算计与她发生奸情来堵她的口。一次,王后饮酒,太子上前敬酒祝寿,趁势坐在了王后的大腿上,要求与她同宿。王后很生气,把此事告诉了衡山王。于是衡山王召太子来,打算将他捆起来毒打。太子知道父王常想废掉自己而立弟弟刘孝,就对他说:“刘孝和父王宠幸的女仆通奸,无采又和奴仆通奸,父王打起精神加餐吧,我请求给朝廷上书。”说罢背向衡山王离去了。衡山王派人去阻止他,却不能奏效,就亲自驾车去追捕太子。太子乱说坏话,衡山王便用镣铐囚禁他于宫中。刘孝越来越受到衡山王的亲近和宠幸。衡山王很惊异刘孝的才能,就让他佩上王印,号称将军,让他在宫外的府第中居住,给他很多钱财,用以招揽宾客。登门投靠的宾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都有背叛朝廷的计划,就日夜逢迎鼓动衡山王。于是衡山王指派刘孝的宾客江都人救赫、陈喜制造战车和箭支,私刻天子印玺和将相军吏的官印。衡山王日夜访求如周丘一样的壮士,多次称赞和援引吴楚反叛时的谋略,用它规范自己的谋反计划。衡山王不敢仿效淮南王希冀篡夺天子之位,他害怕淮南王起事吞并自己的国家,准备趁淮南王西进之际,自己就可乘虚发兵平定并占有长江和淮水之间的领地,他希望能够如愿。
1707178556
1707178557 元朔五年秋,衡山王将进京朝见天子。经过淮南国时,淮南王竟说了一些兄弟情深的话,消除了以前的嫌隙,约定彼此共同制造谋反的器具。衡山王便上书推说身体有病,皇上赐书准许他不入朝。
1707178558
1707178559 元朔六年中,衡山王使人上书皇上请求废掉太子刘爽,改立刘孝为太子。刘爽闻讯,就派和自己很要好的白嬴到长安上书,控告刘孝私造战车箭支,还和淮南王的女侍通奸,意欲以此挫败刘孝。白嬴来到长安,还未来得及上书,官吏就逮捕了他,因他与淮南王谋反事有牵连予以囚禁。衡山王听说刘爽派白嬴去上书,害怕他讲出国中不可告人的秘密,就上书反告太子刘爽干了大逆不道的事应处死罪,朝廷便将此事下交沛郡审理。
1707178560
1707178561 元狩元年冬,负责办案的公卿大臣到沛郡搜捕与淮南王共同谋反的罪犯,没有捕到,但却在衡山王儿子刘孝家抓住了陈喜。官吏控告刘孝藏匿陈喜。刘孝认为陈喜平素屡次和衡山王计议谋反,很害怕他会供出此事。他听说律令规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责,又怀疑太子指使白嬴上书将告发谋反之事,就抢先自首,控告陈喜、救赫等人参与谋反。廷尉审讯验证属实,公卿大臣便请求逮捕衡山王加以治罪。天子说:“不要逮捕。”他派遣中尉司马安、大行令李息赴衡山国就地查问衡山王,衡山王据实一一做了回答。官吏把王宫包围起来严加看守。中尉、大行令还朝,将情况上奏,公卿大臣请求派大行令、宗正和沛郡府联合审判衡山王。衡山王闻讯就刎颈自杀。刘孝因主动自首谋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与衡山王女侍通奸之罪,仍被处死弃市。王后徐来也犯有以诬蛊谋杀前王后乘舒罪,连同太子刘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不孝的罪,也都被处死弃市。所有参与衡山王谋反事的罪犯一概满门杀尽。衡山国废设为衡山郡。
1707178562
1707178563 太史公说:《诗经》上说“抗击戎狄,惩治楚人”,此话果然正确啊!淮南王、衡山王虽是骨肉至亲,拥有疆土千里,封为诸侯,但是不致力于遵守藩臣的职责去辅佐天子,反而一味心怀邪恶之计,图谋叛逆,导致父子相继二次亡国,人人都不得尽享天年,而受到天下人耻笑。这不只是他们的过错,也是当地习俗浇薄和居下位的臣子影响不良的结果啊。楚国人轻捷勇猛凶悍,喜好作乱,这些早在古代就记载于书了。
1707178564
1707178565
1707178566
1707178567
1707178568 文白对照史记 [:1707161219]
1707178569 文白对照史记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1707178570
1707178571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1707178572
1707178573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1707178574
1707178575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1707178576
1707178577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1707178578
1707178579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1707178580
1707178581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1707178582
1707178583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1707178584
1707178585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1707178586
1707178587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仇其货乎”?
1707178588
1707178589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1707178590
1707178591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1707178592
1707178593 太史公曰:孙叔敖出一言,郢市复。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
1707178594
[ 上一页 ]  [ :1.7071785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