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85411
1707185412
[48].计:谋划。
1707185413
1707185414
[49].匈:同“胸”。
1707185415
1707185416
[50].举:攻克。
1707185417
1707185418
[51].受:接纳。
1707185419
1707185420
[52].质:作人质。
1707185421
1707185422
[53].效:献出。
1707185423
1707185424
[54].重:再次。
1707185425
1707185426
[55].见:被。
1707185427
1707185428
[56].倍:通“背”。
1707185429
1707185430
1707185431
1707185432
1707185434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万世一帝的宏图伟业
1707185435
1707185436
〔导言〕本组作品摘选了《秦始皇本纪》、《吕不韦列传》、《李斯列传》三篇的一些重要部分,恰好反映了秦始皇在其先辈大力开拓的基础上最后消灭东方六国,第一次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全过程。秦始皇的统一全国与秦王朝建立后所制定与推行的全部制度与其政策措施,给中国此后两千年的社会形态与政权机构奠定了基础,秦始皇的历史贡献与其历史地位是极其辉煌而又影响久远的。
1707185437
1707185438
吕不韦是援助秦始皇的父亲公孙子楚获取秦国政权,为秦始皇上台铺平道路的人,在他为秦相国的十几年间也为秦国的发展、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今《史记》中的这篇《吕不韦列传》则完全是站在东方诸国的立场,对秦始皇进行丑化、诋毁的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吕不韦的真相则已经无从获知了。
1707185439
1707185440
李斯是协助秦始皇完成统一并制定与推行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人物,因此凡是秦始皇的功劳,其中必然也都有李斯的份儿。但由于秦始皇与李斯的这些建树是史无前例的,他们没有过去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他们过于迷信、依赖法家的残暴统治,而不懂得打天下与守天下的政策措施应该不同;特别是在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为了保官保命投靠了赵高、胡亥的阴谋集团,这个集团不仅未对秦始皇的错误路线拨乱反正,相反更加倒行逆施,把秦王朝的政权拖进了罪恶的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在秦二世三年这个政权就被刘邦、项羽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十五年,秦始皇是一个既有伟大的历史功勋,又有惨痛历史教训的悲剧英雄;李斯的前半生是秦始皇的大功臣,后半生则沦为了丧尽天良、卖身投靠的千古罪人。
1707185441
1707185442
《史记》中秦始皇以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基本都属于司马迁在旧有的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而自秦始皇、李斯开始,这以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就都是司马迁依据零散的档案、依据现存人物的传说,而独自进行加工创作的了。
1707185443
1707185444
1707185445
1707185446
1707185448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秦始皇本纪
1707185449
1707185450
〔选文〕
1707185451
1707185452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1]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2]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1707185453
1707185454
……
1707185455
1707185456
秦初并[3]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4]王,毋以填[5]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6]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7]。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8],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9]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10]。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11]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1707185457
1707185458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12]民曰“黔首”。大酺[13]。收天下兵[14],聚之咸阳,销[15]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16]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17]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18]放[19]其宫室,作[20]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21]。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1707185459
1707185460
……
[
上一页 ]
[ :1.7071854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