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87725
1707187726
[32].尝:曾经。
1707187727
1707187728
[33].坐:犯罪。
1707187729
1707187730
[34].除:去除。
1707187731
1707187732
[35].复:恢复。
1707187733
1707187734
[36].加:超过。
1707187735
1707187736
[37].足己:自满。
1707187737
1707187738
[38].逊:恭顺。
1707187739
1707187740
1707187741
1707187742
1707187744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外戚世家
1707187745
1707187746
〔选文〕
1707187747
1707187748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1]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2]涂山,而桀之放[3]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4]《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5]不亲迎。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6]命何。甚哉,妃[7]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驩合[8]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9]称命,盖难言之也。非通幽明之变,恶能[10]识乎性命哉?
1707187749
1707187750
太史公曰:秦以前尚[11]略[12]矣,其详靡得而记焉。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后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13]。
1707187751
1707187752
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吕太后以重亲[14]故,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诈取后宫人子为子。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本牢甚,然无益也。高后崩,合葬长陵。禄、产等惧诛,谋作乱。大臣征之,天诱[15]其统,卒灭吕氏。唯独置孝惠皇后居北宫。迎立代王,是为孝文帝,奉汉宗庙。此岂非天邪?非天命孰能当之?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1707187753
1707187754
……
1707187755
1707187756
高祖崩,诸御幸[16]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17]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1707187757
1707187758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
1707187759
1707187760
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于是乃追尊薄父为灵文侯,会稽郡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已下吏奉守冢,寝庙上食祠如法。而栎阳北亦置灵文侯夫人园,如灵文侯园仪。薄太后以为母家魏王后,早失父母,其奉薄太后诸魏有力者,于是召复魏氏,赏赐各以亲疏受之。薄氏侯者凡一人。
1707187761
1707187762
薄太后后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吕后会葬长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
1707187763
1707187764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18]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19]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20]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为梁孝王。
1707187765
1707187766
窦皇后亲蚤[21]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1707187767
1707187768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22]卖,其家不知其处。传[23]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侯,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24]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他何以为验?对曰:“姊去[25]我西时,与我决[26]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27]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28]于长安。
1707187769
1707187770
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县[29]此两人。两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又复效[30]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与居。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31]人。
1707187771
1707187772
选自《史记》卷四十九
1707187773
1707187774
〔赏析〕外戚,指的是君主的后妃及其受封赠的族人,是中国古代君主制中的一个特殊的政治族群;而凡立后宠妃,其族人亦必有受封,故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现象。《史记·外戚世家·索隐》云:“外戚,纪后妃也,后族亦代有封爵故也。”《外戚世家》即记其事。史公对外戚没有意识形态的偏见,认为自古一个朝代的兴盛,不仅是由于受命创制之君有充沛盛大的君德,其中也有后妃外戚的贤辅助。在实际的政治中,外戚既会发挥正面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意义;涂山、有娀、姜原及大任是夏商周三代后妃的正面例子,末喜、妲己、褒姒即是其负面例子。秦以前,外戚的故事不得其详。吕后以刚毅佐高祖定天下而为开国皇后,与史公所谓受命帝王亦有外戚之助合,故《外戚世家》首述吕后。
[
上一页 ]
[ :1.70718772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