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719641e+09
1707196410
1707196411 曹爽本系庸才,用兵行政既多失策,周围复多浮华不实之士,见司马懿年近七十,疾病缠身,以为不足畏,便更加恣意妄为起来。岂知司马懿一直在暗中积聚力量,密为布置,伺机出击。嘉平元年(249年),正当曹爽拥着曹芳轻车外出祭扫高平陵(魏明帝曹叡陵寝)之际,蛰伏多年的司马懿突然一跃而起,在京城发动政变,迫郭太后下诏废曹爽兄弟职,并亲自率兵出迎曹芳。面对司马懿的威逼,曹爽自忖难以抗衡,表示只要不失“富家翁”的地位,愿意放弃权力。司马懿表面答应让其“以侯还第”,事后却将曹氏及其主要党羽一律捕杀,并夷三族。不久,又亲率中军讨伐图谋立楚王曹彪为帝的太尉王凌,迫王凌和曹彪自杀,捕其余党,皆夷三族。为防止日后曹氏宗亲结党作乱,还“悉录魏诸王公置于邺,命有司监察,不得交关”。至此,司马懿终于铲除了主要政敌,为巩固其家族的权势奠定了基础。
1707196412
1707196413 司马懿登上魏国权力顶峰的过程,几乎把先前曹操的经历和手段重新演绎了一遍。区别只是曹操作为汉末割据的开局人物之一,开始时成王败寇,殊难逆料,更具冒险精神。而司马懿则是在群雄经过一番搏杀,强弱大致已判的形势下选择加入一方,似乎比较稳健一些。种种迹象表明,他进入曹氏集团并一开始就与曹丕游处,确是胸有成算的,不过最初的目标大约不外借此以求早日闻达。但随着步步成功,权势欲也日趋膨胀,并对其他政治势力乃至皇权形成威胁。在当时君主集权的政治生态下,这种矛盾冲突一旦发生,结局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当他被曹爽集团挤向权力的边缘时,应对若稍有差池,便会招来灭族之祸。同样,他在对付政敌时,也凶残无比,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不惜滥杀无辜。据此,说他是历史上阴险毒辣一类权臣的典型,固然不错,只是断言他早就有“狼顾鹰视”、图谋不臣的反相,未免难以据信。
1707196414
1707196415 (胡逢祥)
1707196416
1707196417 〔注释〕
1707196418
1707196419 [1].都:定都。
1707196420
1707196421 [2].家:以之为家。
1707196422
1707196423 [3].洽:广博。
1707196424
1707196425 [4].与:参与。
1707196426
1707196427 [5].重:重视。
1707196428
1707196429 [6].间:离间。
1707196430
1707196431 [7].侨:客居。
1707196432
1707196433 [8].每:经常。
1707196434
1707196435 [9].遗:赠送。
1707196436
1707196437 [10].骨鲠:喻刚直。
1707196438
1707196439 [11].书:书信。
1707196440
1707196441 [12].机:机会。
1707196442
1707196443 [13].画:谋划。
1707196444
1707196445 [14].距:通“拒”,抵抗。
1707196446
1707196447 [15].审:知道。
1707196448
1707196449 [16].更:交替。
1707196450
1707196451 [17].直:当值。
1707196452
1707196453 [18].由:经过。
1707196454
1707196455 [19].趋:礼节性地小步快走,以示恭敬。
1707196456
1707196457 [20].不名: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
1707196458
1707196459 [21].故事:先例。
[ 上一页 ]  [ :1.707196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