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96706
1707196707
鲁肃对于孙刘联盟的建立和稳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其最重要一点就是将荆州借给了刘备。赤壁之战前,鲁肃就以吊唁刘表的名义表明了愿与刘备结盟的政治意愿。赤壁之战后将荆州借给刘备,是其政治理念一以贯之的延续。曹操听说荆州出借给刘备时,“方作书,落笔于地”,一个细节描写,表现出曹操此时内心的惊惧与不安,更突出了鲁肃这一番政治布局对于时局的全盘掌控,确实达到了掣肘曹操的巨大作用。
1707196708
1707196709
孙权对于鲁肃的远见卓识是铭记一生的,在公元229年称帝时,不无感慨地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张昭在孙权称帝时本想“褒赞功德”,岂料孙权却说:“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由此可见,孙权对于鲁肃明于世事,剖判历史发展的远见卓识是极为赞赏和钦佩的。
1707196710
1707196711
鲁肃以其广阔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事先预测了汉末直至三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在整体的战略方针层面委曲求全地巩固孙刘联盟的稳固,与关羽谈判之时气氛紧张却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使得刘备“割湘水为界”,进一步确保孙刘联盟不致立即破裂。鲁肃的政治生涯面临过剑拔弩张的赤壁之战,应对过孙刘联盟因荆州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破裂危险。鲁肃的政治理念是一贯的,即确保江东政权与另一政权的稳固同盟,共同对抗北方强大的曹操集团,从历史进程来看,鲁肃的政治作为是成功的。
1707196712
1707196713
(陈佳煜)
1707196714
1707196715
〔注释〕
1707196716
1707196717
[1].摽:标价。
1707196718
1707196719
[2].将:统率。
1707196720
1707196721
[3].候:问候。
1707196722
1707196723
[4].分:情分。
1707196724
1707196725
[5].会:适逢。
1707196726
1707196727
[6].区区:诚挚的样子。
1707196728
1707196729
[7].嫌:嫌疑。
1707196730
1707196731
[8].訾:诋毁。
1707196732
1707196733
[9].拟:类似。
1707196734
1707196735
[10].辑:和谐。
1707196736
1707196737
[11].用事:掌权。
1707196738
1707196739
[12].治:对抗。
1707196740
1707196741
[13].比:等到。
1707196742
1707196743
[14].腾:传递。
1707196744
1707196745
[15].反命:复命。
1707196746
1707196747
[16].更衣:大小便的婉辞。
1707196748
1707196749
[17].向:刚才。
1707196750
1707196751
[18].廓开:阐明。
1707196752
1707196753
[19].业:使成就事业。
1707196754
1707196755
[20].纲维:法度。
[
上一页 ]
[ :1.70719670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