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97345
[23].美:赞扬。
1707197346
1707197347
[24].授钺:指兴师。
1707197348
1707197349
[25].反旆:出师归来。
1707197350
1707197351
[26].厥:其。
1707197352
1707197353
[27].厉:通“励”,勉励。
1707197354
1707197355
[28].徇名:舍身以求名。
1707197356
1707197357
[29].昧:贪图。
1707197358
1707197359
[30].阻:倚仗。
1707197360
1707197361
[31].陵:欺凌。
1707197362
1707197363
[32].怀:安抚。
1707197364
1707197365
[33].妨:妨碍。
1707197366
1707197367
[34].逋:逃亡。
1707197368
1707197369
[35].虑:忧虑。
1707197370
1707197371
[36].尚:仰攀婚姻,多指娶公主为妻。
1707197372
1707197373
1707197374
1707197375
1707197377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人格缺陷,误国误人生
1707197378
1707197379
〔导言〕本组所选的三篇列传,其传主都属于在传统王朝政治观念中评价较为负面的——钟会被视作阴刻而有反心,魏延孤傲不受节制,诸葛恪则轻浮不能承当大任。另一方面,三人的优势也是突出的,钟会谋略缜密,魏延勇武无二,诸葛恪才思敏捷,都有超于常人的谋略或勇武,也都曾是各自朝廷中的支柱。他们本有机会以一代名臣的形象流传后世,却都未得到善终。钟会自恃谋略周详,怀有叛逆之心,但由于他行事惨刻,难以获得他人的支持,所以其野心不待展开就迅速败亡。与钟会不同,魏延、诸葛恪都忠于自己的君主,但魏延过于孤傲,引起同僚的敌意与不信任;诸葛恪则失于轻浮,常常不能体恤他人尤其是下属,因而最终也没有人支持,被政敌所消灭。这样的命运,都是富有天资而人生经历少坎坷者值得反省的。
1707197380
1707197381
《三国志》对三人事迹的叙述,体现了传统王朝政治对士人“才”、“德”平衡的看法。这里所说的“德”,不是泛泛的道德修养之类,而是政治中的“德”。传统政治对士人德性的要求,包括忠诚、担当、冲和等多个方面。这三人在政治德性方面都有所缺陷,虽说这并非他们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政治德性的亏欠,的确是他们在王朝政治的价值观中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
1707197382
1707197383
1707197384
1707197385
1707197387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钟会传
1707197388
1707197389
〔选文〕
1707197390
1707197391
文王以[1]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2]共筹度[3]地形,考论事势。景元三年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文王敕青、徐、兖、豫、荆、扬诸州,并使作船,又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为将伐吴者。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4]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于是斩仪。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5]。诸军闻之,莫不震竦。蜀令诸围皆不得战,退还汉、乐二城守。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至汉中。蜀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兵各五千。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合守剑阁拒[6]会。
1707197392
1707197393
……
1707197394
[
上一页 ]
[ :1.70719734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