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198327
1707198328
[19].陵:侵犯。
1707198329
1707198330
[20].阶:根由。
1707198331
1707198332
[21].向:如果。
1707198333
1707198334
[22].窃:偷偷地。
1707198335
1707198336
[23].絜:比较。
1707198337
1707198338
[24].遂:终于。
1707198339
1707198340
[25].奄有:全部占有。
1707198341
1707198342
[26].效:征验。
1707198343
1707198344
[27].彝:常。
1707198345
1707198346
[28].见:被。
1707198347
1707198348
[29].潜:暗中。
1707198349
1707198350
[30].唱义:同“倡义”。
1707198351
1707198352
[31].工:精致。
1707198353
1707198354
[32].谢:辞去官职。
1707198355
1707198356
[33].加:超过。
1707198357
1707198358
[34].资:资助。
1707198359
1707198360
[35].杖:依凭。
1707198361
1707198362
[36].矜:夸耀。
1707198363
1707198364
[37].罄:尽。
1707198365
1707198366
[38].遄:快速。
1707198367
1707198368
1707198369
1707198370
1707198372
二十四史鉴赏辞典 世家与皇家的权力平衡
1707198373
1707198374
〔导言〕中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中兴”一词。所谓“中兴”,即一个王朝在稍显疲态后并未灭亡而是重新崛起。从这个意义讲,两晋司马氏政权也有两次“中兴”。一次是西晋末,洛阳、长安相继陷落,两个皇帝相继被俘,司马氏政权奄奄一息。此时司马睿在江东建国,继续沿用“晋”之国号,使司马氏政权死而复生。另一次是东晋孝武帝时期,先有桓温篡位之危,后有苻坚南伐之险,无论哪一次都使司马氏政权面临生死抉择。
1707198375
1707198376
两次危亡,两次中兴,与两个人有密切关系,这就是王导和谢安。
[
上一页 ]
[ :1.707198327e+09 ]
[
下一页 ]